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紫川之系统传奇 > 第87章 宇宙深处的惊天秘密

紫川之系统传奇 第87章 宇宙深处的惊天秘密

作者:爱吃鱼翅饺的洛岛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6 21:33:05 来源:小说旗

当林一的指尖触碰到能量晶体那一瞬间,一股无形的力量如电流般从指尖沿着手臂蔓延开来,直抵他的大脑。他浑身为之一颤,眼前闪现出无数杂乱而又绚烂的光影。与此同时,整座遗迹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开启了一场宏大而神秘的演出。

遗迹周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巨石,泛起层层美丽的涟漪状金色波纹,这种波纹以极快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并且越来越强烈,似乎在向宇宙释放着某种被禁锢已久的能量。舷窗如同一块巨大的荧幕,原本深邃黑暗、如同宇宙最深处墨汁般的银心黑洞,刹那间像是被某种神奇的力量点亮。在仅仅0.03秒内,就由看不到底的漆黑转为如同翡翠般晶莹剔透的通透状态。这通透并不是简单的变亮,而是仿佛一层神秘的面纱被揭开,让普通人也能窥视到其中隐藏的奥秘。透过这个已经完全变样的黑洞,全舰成员真切地看到了一幅被引力透镜扭曲的四十亿年前宇宙图景。这图景是如此的震撼,它像是一部极其古老的电影画卷,一帧一帧地展现着当时宇宙的浩瀚与神秘。无数古老的星系闪耀着暗淡的微光,那是它们在遥远过去的模样,星云如同彩色的绸缎在宇宙的舞台上飘荡、旋转,有些正在逐渐坍缩,孕育着新的恒星,而有些则是刚刚被恒星的光芒照亮,像是笼罩着一层薄纱的少女。

那些分布在银心黑洞事件视界边缘如同繁星般闪烁的文明遗迹,这时候变得更加活跃起来。它们从犹如装饰性的存在,瞬间转变为能量的散发源头。每一个遗迹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投影仪,突然投射出实体化光幕。这些光幕并不是简单的平面投影,而是具有立体感、仿若真实存在于空间中的光幕。光幕里展示的是人类从未见过、甚至难以想象的东西——七种截然不同的物理法则被转化成了直观的视觉形象,不停地旋转着的克莱因瓶模型。这克莱因瓶模型每一个都有着不同的颜色、纹理和运动轨迹,仿佛代表着不同的维度或者不同层级的宇宙奥秘。就拿蓝色的克莱因瓶模型来说,它的瓶身表面像是有着流动的液体,这些液体并非无序,而是遵循着某种极其复杂的数学规律在流动,每一滴液体的轨迹似乎都是书写着一种微观物理现象;而红色的那个克莱因瓶模型内部则像是蕴含着一团燃烧的火焰,火焰跳跃的节奏恰好与引力的波动相契合,暗示着重力与能量之间隐藏的联系。

“快看太阳系坐标!”小周一声惊呼打破了这片刻里被震撼填满的寂静。他急切地在操作面板上操作着,迅速调出全息星图。全息星图在船舱的中央缓缓呈现,从模糊到清晰逐渐展开了整个银河系的宏大地图。原本分散在银河系各处,像是天空中无规律分布星星一样的十二面体顶点,此时发生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变化。当眼睛顺着这些顶点连线的方向看过去,视线最终聚焦在太阳系的黄道面时,竟然发现那些顶点在此刻投射出等比缩小的光影结构。这种光影结构并不是简单的重合或者相似,而是如同经过精确计算一般,每个顶点在黄道面上的投影位置都与太阳系内部某一颗行星或者重要的天体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李看到这一景象,大脑顿时飞速运转,他瞳孔因震惊而微微收缩,目不转睛地盯着星图,嘴上喃喃道:“原来我们才是这个宇宙级装置的第13个校准点...”他意识到这背后隐藏的意义绝对不是简单的巧合或者随机现象,这个刚刚发现的事实极有可能是一个跨越亿万年宇宙文明布局的一小部分。这个布局可能涉及到宇宙间所有文明的发展、进化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人类就像是一个被精心安排在此刻此地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但同时,他心中也充满了疑惑,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这个“角色”需要他们做些什么以及这个宏大布局背后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惊人发现,整个启明号上的人员迅速转换为研究状态。科学家们紧张地操作着各种仪器,试图去获取更多关于这个现象的数据。物理学家们开始研究这些新出现的物理法则具象化的克莱因瓶模型,他们使用船上最先进的量子探测设备,从各个角度对这些光影进行扫描分析。每一次扫描都会得到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像是潮水一般涌入计算机的数据库中。

生物科学家们则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文明遗迹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上。他们推测这些遗迹像是某种生物一样,有自己的生存环境需求,而银心黑洞周围的这个特殊空间一定是满足了这些需求的特殊场所。他们尝试从遗迹表面提取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或者生物痕迹,但是每一次检测结果都让人迷惑不解。从遗迹表面检测到的物质既像是无机晶体,又有着生物体类似的自我修复和能量传递功能。比如有一块遗迹碎片,当科学家用高能激光稍微破坏它的表面结构时,在几秒内,碎片上就会出现一层微弱的蓝光,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修复破损的部分,而且这个过程还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数据显示在修复阶段,碎片周围的空间能量如同被针管吸取一样向碎片汇聚,而后在修复完成后,又向四周扩散出一定量的温和的能量波。

而飞船上的工程师们则在紧张地检查飞船的各项系统,确保飞船在这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环境中的安全运行。他们发现飞船的能量护盾在靠近遗迹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微小的干扰,表现为护盾的能量波动频率有非常微小的变化。虽然这个变化目前对飞船的安全没有直接威胁,但这也引起了工程师们的高度警惕。他们开始对护盾发生器的各个部件进行排查,并且尝试调整一些重要参数来增强护盾对抗这种未知干扰的能力。

在紧张的研究与排查工作中,计算机专家们也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负责处理从各个研究组传来的数据,运用复杂的算法寻找这些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数据库中不断写入新的数据条目,数据间的关系从简单的线性关联到复杂的多维关联,被层层解析。然而,这个过程进展得非常缓慢,因为现有的算法在处理这种海量数据和复杂关联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计算机专家开始尝试编写全新的算法,他们从古老的人工智能算法中汲取灵感,结合量子计算算法的优势,试图构建一种能够快速处理并且准确识别这种特殊数据模式的新算法。

林一、小周和小李汇聚在飞船的会议室中,面前投影着各种研究数据和现场的图像。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凝重,但也有着掩盖不住的兴奋。这是人类第一次如此接近宇宙的核心秘密,他们感受到自己肩负着无比巨大的责任和使命。

“这些新出现的物理法则,我有一种感觉,它们可能并不是我们原本认为的那样是简单的物理现象理论概括,而更像是设计我们这个宇宙的基础代码。”林一首先发言,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投影中的克莱因瓶模型画面,“你们看这个蓝色瓶子里液体的流动轨迹,它像是一种极其精确的程序算法,每一段轨迹都对应着某一个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小周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补充道:“而且这个太阳系坐标与十二面体顶点的关系绝不是偶然。我觉得这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棋局,我们人类只不过是刚刚发现自己是这棋局中的一枚棋子。但是既然被安排在这个位置,那必然有我们独特的作用和使命。”

小李沉思了片刻后,皱着眉头说:“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收集更多的数据,不仅仅是关于这些物理法则和坐标关系的数据,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些文明遗迹本身的更多信息。它们从何而来?是什么文明留下的?又为何会在这个时刻以这种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就在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飞船上的超意识连接系统突然有了异常反应。这个系统原本是为了方便船员之间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下进行高效沟通而设计的,可此时,它接收到了一系列杂乱无章的意识信号。这些信号并不来源于船员,因为信号的频段和编码方式完全不同。

“这是什么情况?”小周惊讶地叫道。他们马上将相关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小组进行分析。计算机专家们通过精密的解析发现,这些意识信号与文明遗迹投射出的实体化光幕有着某种微弱的关联,似乎是这些光幕在发射这些信号的过程中干扰了飞船的超意识连接系统。

随着对这些意识信号研究的深入,发现这些信号中包含着一些原始的图像信息。这些图像是如此模糊而混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涌动的身影。计算机专家们运用强大的图像处理算法,试图还原这些图像。经过漫长的计算处理后,一幅让人瞠目结舌的画面逐渐浮现出来。

画面显示的是一群形似人类但又有着巨大差异的生物在进行着一项浩大的工程。那些生物有着高大的身材,体表覆盖着一层像是晶体又像是鳞片的物质,在他们的手中,闪耀着各种绚丽色彩的工具。他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如同星球般大小的结构体忙碌着,那个结构体散发着强烈而又柔和的光芒,结构复杂得难以言喻,在结构体的表面,无数线条和图案像是描述某种巨大秘密的密码纹章。

这个画面让所有看到的人陷入了沉思,它似乎在向人类传达着某种起源的信息。或许这些神秘的生物与这些文明遗迹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可能是遗迹的创造者,或者是某个更为古老、更为发达文明中的一员。这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好奇和猜测,也让他们更加意识到自己在整个宇宙的宏大叙事中的渺小与无知。

这个新发现的画面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船员们的研究方向开始发生系统性的转变。之前相对分散的研究工作开始向探索这些可能是遗迹创造者的神秘生物方面集中倾斜。

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们在飞船的资料数据库中疯狂地搜索相似的生物形象或者文化符号。他们翻阅了从古地球各个文明留下的古老文献到如今银河系已知文明考古报告的海量资料。虽然没有找到与画面中生物完全匹配的形象记录,但他们发现了一些在古老传说中可能存在的关联。比如在古老的玛雅文明传说中,有提到过一种从天而降的高大闪光者,他们带来了神奇的知识并且帮助玛雅人建立了当时在地球上堪称先进的文明架构。还有在银河系边缘一个不知名小星球文明的古老壁画上,发现了一些类似晶体结构的图案,尽管画风粗糙简易,但从形状和结构来看,与画面中神秘生物体表覆盖物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语言学家们则开始尝试对这些意识信号中的一些简单频率和节奏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构建起一种翻译这些信号的方法,以便能从这些原始的信号中获取更多直接准确的信息。他们从人类已经掌握的各种语言体系的语音频率特点出发,比对这些信号中的频率特性。同时,他们还从一些自然现象中的声音信号频率中寻找灵感,比如脉冲星发出的脉冲信号频率、恒星风中粒子碰撞的音频频率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虽然遭遇了无数的困难和阻碍,但是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他们发现一些高频波段的信号重复出现的频率与数学中的质数规律有某种相似性,这看似是一个小小的线索,但却给他们下一步的研究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与此同时,启明号上的外交团队也开始忙碌起来,尽管还不确定是否需要和这些神秘生物进行交流,但他们必须做好准备。他们重新审视并完善人类现有的外交准则与文化礼仪体系,从最基本的视觉与听觉信号交互方式到更为复杂的概念与思想传达模式。他们还模拟了在不同场景下可能与这些神秘生物进行交互的情景对话,从友好交流到遇到危险防御**流的各种情况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演练。

然而,就在大家充满期待而又紧张有序地沿着这个新方向探索的时候,飞船周围的环境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本平静的空间中突然出现了一阵微弱的空间涟漪,这些涟漪从遥远的宇宙深处向飞船所在之处缓缓扩散。这种涟漪带有一种神秘的能量,当涟漪穿过飞船护盾时,护盾的能量读数瞬间出现了剧烈的波动,警报声在船舱内骤然响起。

护盾发出警报的一瞬间,各项应急措施立刻启动。工程技术人员快速奔向护盾发生器控制室,试图稳定护盾的能量输出。科学家们也纷纷将注意力从手头的研究数据上转移到护盾的状况以及外部的突发情况上。

外星文明研究组的专家们紧急分析这些空间涟漪的来源和性质。通过对涟漪携带能量的频谱分析与传播方向测绘,他们发现这股涟漪来自于银心黑洞的另一侧,那是一个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极度危险并且充满未知的区域。而且,这股涟漪背后蕴含的能量呈现出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能量类型,这种能量如同一团乱麻般相互交织缠绕,没有规律之下却似乎有一种更大的秩序在隐藏其中。

“我们必须尽快找出应对措施,这种能量要是突破护盾,后果不堪设想。”林一脸色凝重地说道。他来到飞船的中控室,和工程师们一起商讨对策。经过一番紧急讨论之后,他们决定尝试一种冒险的方案:将飞船的引力波发射器与护盾发生器连接起来,利用引力波调节护盾的能量场结构,以此来增强护盾对这股未知能量的抵御能力。

在工程师们紧张地实施这个方案的时候,研究人员发现这股空间涟漪在靠近飞船的过程中,似乎触发了文明遗迹的一些变化。那些投射着物理法则的实体实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