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被送养,傻柱后悔了 > 第240章 西跨院大丰收

西跨院。

众人回家之后,对于刚刚那场针对傻柱和许大茂家打架召开的全院大会,也是感慨万千。

常威为此还特意嘱咐了何建设和常胜利一番,告诫他们以后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要注意分寸,千万不能学傻柱和许大茂那样动不动就打架斗殴。

现在可是新国家,凡事儿都得遵纪守法。

打架打赢了进监狱,打输了进医院……

一番训诫听的何建设和常胜利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了,何建设眼珠子一转,赶紧转移话题。

“师父,您不是有话要跟我妈说嘛,

这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鸡也不叫了,狗也不咬了,

趁着我干妈也在,能帮您做个见证,有啥话您就赶紧说吧。”

听到何建设小嘴叭叭的,小词儿一套一套的,众人皆是一愣。

随即,常威立马反应过来,这是好徒弟给自己搭台子制造表白机会呢。

常威给了何建设一个“爷们儿,好样的!”的小眼神,看向刘秀华,喉结耸动,一时间还有些紧张。

刘秀华也反应过来何建设话里话外的意思,抬头看了一眼常威,一想到他马上就要当着孩子们的面说那些事儿,饶是她经过人事,都不由羞红了脸。

只有孙菊花还蒙在鼓里,听了何建设的话,她左看看刘秀华,右看看常威,暗暗嘀咕。

这是要干啥?

咋还要我见证呢?

难道?

琢磨了好一阵儿,孙菊花好像也琢磨过味儿来了,她看着二人,嘴角不由扬起一抹弧度,眼神中还隐隐有些期盼。

就在这时,常威终于下定了决心,嘴唇微动,缓缓开口。

“秀华……我……”

常威说了半句,或许还是紧张,突然停了下来。

犹豫两秒,常威再次说道:“秀华,我喜欢你,我想娶你,你愿意吗?”

常威的话音刚落,屋子里的众人就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似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刘秀华身上,紧张的等待着刘秀华的回应。

刘秀华的脸颊已经红的都要滴出血来了,她低着头,双手不自觉的绞着衣角,心脏噗噗直跳。

接连做了几个深呼吸之后,刘秀华这才抬起头来看着常威:“我比你大六岁,你……”

“我不在乎,这是小事儿!”常威一下子就猜到了刘秀华的想法,直接打断了她:“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

听到这话,刘秀华的脸颊红的更厉害了。

就连何建设都感觉头皮发麻,鸡皮疙瘩满身爬!

没想到师父看起来大大咧咧的,跟个糙老爷们儿似的,竟然这么会撩!

这个年代,如此霸道真诚的表白,别说包子母亲受不了,是个女的都降不住啊!

果然。

沉默几秒之后,刘秀华红着脸点了点头。

“哇噢!亲一个!亲一个!”

看到包子母亲答应了师父,何建设带头鼓掌大声起哄道。

常胜利和何梅梅也反应过来了,紧跟着鼓起了掌,大声附和起来:“亲一个!亲一个!”

随后,孙菊花和双胞胎姐妹也咧着嘴笑着附和起来。

看到孙菊花和孩子们起哄,刘秀华羞的更是不敢抬头了。

虽然她的心里早就对常威有了好感,也同意了和他在一起。

可女人天生脸皮薄,再加上这个年代男女关系还没那么开放,又当着孩子们的面呢,刘秀华哪敢啊?

别说刘秀华了,面对孩子们的调侃起哄,就连常威都有些害羞了,站在原地,只知道一个劲儿的傻笑。

虽然常威很想在西跨院多待一会儿,可两人毕竟还没结婚,他也不好在西跨院待太久,以免让人说闲话。

好在明天就是周末,不用上班。

西跨院的玉米棒子早就能收割了,不过这段日子刘秀华一直在忙街道办的工作,腾不出空来收割。

常威准备明天一大早就领着胜利来西跨院帮着把棒子收割了。

到时候,也可以和秀华商量一下结婚的事儿。

约定好明天再见,常威便领着常胜利离开了95号院。

当夜,常威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兴奋的一夜难眠。

刘秀华躺在自家大炕上,也是心情复杂,百感交集,一直到后半夜,才沉沉睡去。

……

翌日,一大早。

常威骑着自行车驮着常胜利就来到了95号院。

一进院就被门神阎埠贵拦了下来:“常公安您怎么来了?”

“今儿个建设家收割庄稼,我正好休息,来帮帮忙。”常威笑着打了声招呼,就朝里面走去。

两人说话的功夫,王大牙看到常威走了出来,一听常威今天是来帮何建设家收割庄稼的。

当下表示自己今天也休息,迈步就跟了上去。

屋里的任素华见状,喊上王大壮也跟着去了西跨院。

人多力量大,西跨院那三分地的棒子原本需要何建设一家人收割两天。

可有了常威和王大牙这两个大男人的加入,一上午就全部收割完了。

这还是何建设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空间里偷偷摸摸的放出来几十根玉米棒子,要不然收割的速度只会更快。

中午,刘秀华、孙菊花、任素华三个女人忙碌午饭。

常威、王大牙和一群孩子们则是在阴凉地手搓玉米粒。

王大牙:“嘿,上午光顾着收割了也没仔细看,建设家今年这收成不错啊!”

听到这话,常威也打量了一下院子里的玉米棒子,眉头微微一挑。

常威虽然不是农民,可他当兵的那些年,也没少帮着老乡种地。

49年以前一亩地的棒子产量大概在60到90市斤之间,刘秀华家里的这片地也就三分左右,正常来说亩产也就是20-30市斤之间。

建国后种子技术改良之后,亩产逐步增加至100-150市斤之间。

三分地的收成也就是30到50市斤之间。

再加上院子里的土地水肥一些,收成还能提高一点点。

可撑死了,也不会超过60市斤。

但是,刚刚常威打眼瞧了一圈,院里这堆玉米棒子保守估计也得有个110-120市斤左右。

按照百分之65左右的出粉率,怎么着也得磨个70-80斤左右的玉米面。

多了将近一倍玉米面,这简直就是农业的奇迹!

要知道昨天秦淮如和贾张氏的娘家,两家人也就只给贾家送来了80斤粮食,还都是掺杂了棒子磨成的棒子面。

而刚刚常威算的刘秀华家这70到80斤粮食,可都是不掺杂棒子的玉米面。

三分多地收成将近80斤细粮,这不是大丰收,是什么?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