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项羽崛起 > 第174章 谋划灭燕,决意一统

重生之项羽崛起 第174章 谋划灭燕,决意一统

作者:大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0:58:27 来源:小说旗

燕国境内,锦衣卫的密探们仿若隐匿于暗夜的幽影,悄无声息地穿梭于市井街巷、山川要塞,将燕国当下的局势如丝线般细细编织,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去。这些密报经层层辗转,最终落定在陈平案头。陈平深知事态紧急,不敢有半分耽搁,怀揣密信,一路快马加鞭,径直奔赴将军府,将其呈递给项羽。

项羽展开密信,目光凝重地逐字研读。只见信中详述燕国如今的窘迫:国力衰微,朝堂之上乱象丛生,燕熙胆小怯懦,龟缩于王宫深处,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北部边境,鲜卑铁骑频繁侵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南部受英布大军严密压制,动弹不得;西部则被刘邦、樊哙的势力牢牢封堵,毫无退路。燕国恰似一只被困于绝境的困兽,四面楚歌,孤立无援。

阅罢密信,项羽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豪情。他敏锐地察觉到,此刻正是一举灭燕、实现华夏统一的绝佳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项羽当机立断,即刻传令,命人快马加鞭,火速召范增、萧何、张良、韩信来将军府,共商这改天换地的宏图大计。

不多时,众人齐聚将军府议事大殿。殿内气氛凝重,众人神色肃穆,皆深知此次议事关系重大。项羽将燕国密信递与众人传阅,而后声如洪钟般说道:“诸位,燕国如今局势危急,孤有意趁此良机挥师北上,一举灭燕,完成统一大业,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范增率先开口,他轻抚花白胡须,目光深邃如渊:“羽儿,燕国如今内忧外患,看似摇摇欲坠,不堪一击。然我军若欲踏平燕国,仍需审慎思量。先论兵力,我军虽兵强马壮、士气高昂,但燕国境内地势错综复杂,北部毗邻鲜卑之地,山林茂密、沟壑纵横,若贸然进军,极易陷入敌军埋伏。依臣之见,我军可调动的精锐之师约有二十万,不妨先遣五万先锋军,挑选熟悉北方地形的勇将率领,先行探路,摸清敌军虚实,主力部队随后稳步跟进。”

韩信微微颔首,起身发表自己的见解:“范老所言在理。依我之策,可从南部英布大军驻地抽调五万精锐北上。这五万兵马训练有素,且长期在边境驻扎,对北方的气候与环境已有一定适应。他们从南向北推进,可对燕军形成强大的压迫之势,使其首尾难顾。而燕国北部边境,虽暂无我楚国大军驻扎,但境内的灭胡军皆由我楚国锦衣卫暗探建立,已在当地蛰伏许久,对地形和民情了如指掌。可即刻传令给灭胡军,命他们全部汇合在北部发起骚扰攻击,牵制燕军兵力,扰乱其部署。待英布所率的五万大军抵达,与灭胡军形成南北呼应之势,如此一来,燕军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另外,还需预留三万兵力作为预备队,部署在两国交界的战略要地,一则可随时支援前线,二则能应对周边势力可能的干扰。”

萧何眉头紧蹙,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兵力固然关键,但后勤保障亦不容小觑。燕国路途遥远,粮草转运极为艰难。臣建议在靠近燕国边境之处,广设粮草补给点,确保前线供应无虞。同时,提前征调民夫,负责粮草运输,以维持军队的持久作战能力。至于官员任命,待我军攻克燕国后,可从楚国现有官员中挑选一批富有治理经验者,先行赶赴燕国各地,稳定局势,安抚百姓。”

张良略作思忖,徐徐说道:“燕国历经战火洗礼,百姓渴望太平已久。我军占领燕国后,应即刻颁布安民告示,减免赋税徭役,着力恢复民生。官员任命方面,除选派楚国官员外,亦当酌情任用燕国本地贤能之士,如此既能收揽民心,又可借助其熟悉当地民情的优势,更好地治理燕国。此外,对于燕国原有的军事力量,可进行收编改造,为我所用,壮大我军实力。”

众人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将灭燕的各个环节剖析得细致入微。项羽凝神细听,不时点头赞许。一番深入探讨后,他心中已然有了定数。

项羽猛地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如炬,沉声道:“诸位所言,皆切中要害。孤意已决,即刻挥师北上,发动灭燕之战,成就统一大业!范增,你负责统筹全局,精心制定详细作战计划;萧何,全力筹备后勤保障,务必确保粮草充足;张良,着手谋划占领燕国后的安民与官员任命事宜;韩信,亲自挂帅,统领主力部队,务必一举攻克燕国!”

众人齐声领命,声震大殿:“谨遵霸王令!”

随着这一声令下,楚国上下顿时忙碌起来。一场关乎燕国命运、影响华夏格局的大战,就此拉开帷幕,风云变幻,山河即将改写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