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项羽崛起 > 第189章 易水关归楚

重生之项羽崛起 第189章 易水关归楚

作者:大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0:58:27 来源:小说旗

燕凛屹立于将军府门前的台阶之上,凛冽寒风似刀割般呼啸而过,肆意撩动着他鬓角的发丝,却丝毫无法驱散他心底那沉甸甸的阴霾。他双唇紧抿,犹如被铁锁牢牢焊住,凝重的目光仿若能穿透层层人群,缓缓扫过一张张满含期待的面庞。每一张脸,都刻满了生活的沧桑与此刻的焦灼,那一双双眼睛,恰似漆黑夜幕中渴望曙光的星辰,直直地凝视着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倾注在他一人身上。时间仿佛凝固,许久,他才像是用尽全身力气,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从喉咙深处艰难挤出,略带沙哑地说道:“大伙的心意,我燕凛明白了,容我好好思量一番。” 百姓们听闻此言,彼此间目光交汇,虽未得到确切答复,但从燕凛那凝重的神色与这稍显松动的话语中,已然察觉将军内心有所动摇。于是,他们纷纷缓缓起身,膝盖沾满尘土却浑然不觉,怀揣着那一丝来之不易的希望,相互搀扶着,或是三两成群低声议论,逐渐散去,徒留空荡荡的街道与满心纠结的燕凛。

燕凛拖着仿若灌了铅般沉重的步伐,独自返回将军府内。每一步都踏得极为缓慢,仿佛脚上绑着千斤巨石。他走进房间,屋内昏暗的光线宛如他此刻的心境。他在案几前坐下,案几上摆放的兵书与地图,此刻已无法吸引他的目光。他眉头紧锁,眉心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投降与否的念头如同两条相互纠缠、吐着信子的毒蛇,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疯狂啃噬着他的内心。他时而回想起自己多年来对燕国的忠诚,那些在战场上挥洒的热血,对燕国王室的铮铮誓言;时而又浮现出百姓们苦苦哀求的面容,以及易水关如今艰难的处境,粮草渐乏,兵力悬殊,若再坚守下去,恐怕这一城百姓都将生灵涂炭。这两种念头反复拉扯,令他痛苦不堪,内心仿若被架在熊熊烈火上炙烤。

就在这时,一阵轻柔却又突兀的敲门声传来。“进来。” 燕凛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疲惫与一丝不耐烦。门缓缓被推开,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卫战满脸笑意地走进来。卫战身为燕凛的小舅子,同时也是他的亲卫,平日里与燕凛关系亲近,燕凛待他如亲兄弟一般,不仅在生活上多加照料,还时常传授他行军打仗的本领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此刻,瞧见燕凛满脸愁容,原本上扬的嘴角瞬间收敛,率先开口道:“姐夫,是不是正琢磨着投降的事儿呢?” 燕凛抬眸看向卫战,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仿佛在问你怎么知道,随后说道:“你这小子,鬼精鬼精的,有啥想法?也是来劝我投降的?”

卫战收起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向前走了两步,站定后说道:“姐夫,我确实是为此事而来。你知道吗,楚国如今推行的政策,处处都为百姓着想。就拿土地政策来说,他们把无主之地分给穷苦百姓耕种,还免费提供农具和种子。在楚国的南阳郡,有个李老汉,从前一家人挤在一间破旧茅屋,每逢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一家人食不果腹,孩子饿得面黄肌瘦。分地之后,官府的人亲自上门指导,帮他在地里种上庄稼。当年风调雨顺,再加上新的耕种技术,庄稼获得大丰收。如今,李老汉不仅还清了之前的债务,还盖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见人就夸楚国的好政策。还有商业政策,大幅降低商税,全力鼓励商贸往来。郢都的集市,每日人潮涌动,热闹非凡。集市的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有从西域运来的香料、精美的丝绸,也有本地的各种手工艺品。有个卖布的张娘子,以往生意冷清,商税一降,往来商人增多,她的铺子门庭若市。张娘子每天从早忙到晚,不仅雇了伙计帮忙,还扩大了店面,赚得盆满钵满,百姓们买卖便捷,生活富足,整个郢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燕凛微微皱眉,疑惑道:“你说的这些,都是从哪儿知晓的?” 卫战笑了笑,脸上闪过一丝神秘,继续说道:“姐夫,别急,听我慢慢道来。还有那灭胡军,这可是楚国锦衣卫暗探在燕国精心组建的一支精锐之师。说起它的由来,霸王深知北方胡族侵扰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燕国的边境小城,时常遭受鲜卑、匈奴的抢掠,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霸王便命令潜伏在燕国的锦衣卫暗探,深入民间,招募那些流离失所却又心怀热血的流民,组建了这支军队,专门用来对付胡族。他们纪律严明,作战勇猛,所到之处,胡族闻风丧胆。有一回,鲜卑集结了数千骑兵,进犯燕国边境小城。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小城内火光冲天,百姓的哭喊声不绝于耳。灭胡军得知消息后,连夜整顿军备,星夜兼程赶来救援。他们一路急行军,人不卸甲、马不停蹄,赶到小城时,虽略显疲惫,但士气高昂。面对数倍于己的鲜卑骑兵,灭胡军毫无惧色,他们巧妙地利用地形,设下埋伏。待鲜卑骑兵进入包围圈,一声令下,万箭齐发,随后将士们奋勇杀出,短兵相接。经过一番激烈厮杀,不仅成功赶走鲜卑,还夺回被抢物资,原封不动地交还给百姓。百姓们夹道欢迎,纷纷拿出家中仅有的食物,感谢灭胡军的救命之恩,对灭胡军感恩戴德。”

燕凛听到此处,眼神中瞬间充满疑惑,追问道:“你怎么对这些事了解得如此详尽?灭胡军是楚国锦衣卫暗探组建的,你为何会知晓?” 卫战见瞒不过姐夫,便深吸一口气,神色变得郑重起来,说道:“姐夫,实不相瞒,早在一年多前,我就加入了锦衣卫。你还记得吗?那时楚国与燕齐两国大战,我在战场上不幸被俘。被押送到俘虏营的那一刻,我满心绝望,原本打算以死殉国,毕竟姐夫你平日里常教导我要忠君爱国。” 卫战顿了顿,陷入回忆之中,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当时霸王亲自来到我们俘虏营进行宣讲。他站在高台之上,身姿挺拔,仿若一座巍峨的山峰。目光坚定而温和,扫过每一个俘虏的脸庞,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你们心中的忠君爱国,我理解。但你们可曾想过,这君,究竟指的是谁?这国,又是为了谁?我们所忠于的,应是祖国华夏,这华夏大地,山川秀丽,百姓勤劳善良。而君,并非某一个人,而是天下百姓。若为了一个昏庸的君主,让百姓受苦,让这大好河山满目疮痍,这能算得上忠君爱国吗?我们拿起武器,不是为了给昏君陪葬,而是为了守护天下百姓,守护这锦绣山河。’他的话,如同重锤一般,一下又一下,重重地敲开了我们的心门。许多俘虏都被霸王的宣讲所打动,眼中原本的绝望渐渐褪去,燃起一丝希望,我便是其中之一。后来,隶属于锦衣卫的一位统领前来招人,看我有些胆识,便将我招入了锦衣卫。在锦衣卫中,我不断学习,知晓了楚国诸多的政策与布局,也看到了楚国的勃勃生机。”

燕凛听完卫战的讲述,不禁长叹一声,那声音中满是感慨与无奈,说道:“呵呵,没想到霸王早已布下这盘大棋,不愧是霸王啊!爱民?这世上有几个统治者是真心爱民的?我燕凛只求能保一方百姓平安,事到如今,看来也只有投降这一条路了。卫战,你去告诉刘邦,我燕凛可以死,但他若是敢伤害百姓,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他。”

卫战听后,连忙笑着说道:“姐夫,你这是想哪儿去了?我来就是怕你愚忠,为燕熙守节才来劝你,没人会让你死。霸王十分看重你这样的将领,而且霸王是真的爱民。就说那次,楚国遭遇大旱,数月未曾降雨,庄稼歉收,土地干裂,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霸王得知后,心急如焚,亲自下令开仓放粮,还组织士兵奔赴各地,帮百姓打井找水。士兵们不畏艰辛,在烈日下挖掘,许多人手上磨出了血泡,却依旧坚持。他还制定了楚军的八项纪律,其中一条便是不许拿百姓一针一线。行军途中,士兵们宁可自己挨饿,啃食树皮草根,也绝不抢夺百姓的粮食。有一次,一支楚军队伍路过一个村庄,村民们因害怕军队抢掠,纷纷躲了起来。可楚军士兵们不仅没有打扰村民,还帮忙修缮了村里破旧的房屋。再者,在楚国新占领的城池,霸王要求军队协助修缮城墙、道路,恢复生产。有个叫赵家庄的村子,因战乱破坏严重,房屋倒塌,田地荒芜。楚军来了之后,帮着重建房屋,一砖一瓦,亲自动手。还从楚国请来了农技专家,传授百姓新的耕种技术,教他们如何改良土壤、合理灌溉。村子很快便恢复了生机,百姓们对楚军赞不绝口。”

燕凛听完卫战的解释,不禁惊呼道:“霸王真的是这般作为?我不贪图官位,只求百姓能平平安安。要是刘邦那家伙能保证这一点,我可以投降。” 卫战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道:“姐夫,我所言句句属实。我在楚国这一年多,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楚国上下一心,百姓安居乐业,霸王就是百姓心中的明主。” 燕凛看着卫战坚定的眼神,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消散了。他站起身来,挺直脊梁,目光坚定地说道:“好,我燕凛决定了,投降楚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