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之项羽崛起 > 第224章 北疆谋略,皇嗣建言

重生之项羽崛起 第224章 北疆谋略,皇嗣建言

作者:大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0:58:27 来源:小说旗

楚国大地之上,发展的热潮仿若汹涌奔腾的江河,滔滔不绝,所经之处皆被点燃,焕发出蓬勃生机。得益于系统奖励这一强大助力,短短三年间,楚国人口呈井喷之势,一举突破五千万大关。此刻的楚国,国力蒸蒸日上,恰似那耸入云霄的巍峨高山,愈发雄伟壮观。然而,在这繁荣表象之下,项羽的目光早已牢牢锁定北疆,如何杜绝异族再度南侵,实现北疆长治久安,成了他心头最为关切之事。

这一日,灿烂的阳光透过雕龙画凤的窗棂,倾洒在宏伟的宫殿中,地面被映照得金光闪闪。项羽身着华美的龙袍,身姿笔挺地端坐在象征至高权力的龙椅之上。他面容冷峻,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此刻,他召集了范增、萧何、张良三位丞相,以及韩信、陈平、项御等一众重臣,共商应对北疆匈奴与鲜卑之策。众人依官职高低有序分坐两旁,每个人神色凝重,仿若肩负着整个国家的命运,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项羽缓缓起身,双手背于身后,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在大殿中踱步。他目光如炬,带着凌厉气势,逐一扫视在场众人。随后,声若洪钟地开口道:“如今我大楚国力昌盛,如日中天。但北疆的匈奴与鲜卑,却始终如芒刺在背,是朕心头难以拔除的隐患。朕欲出兵北疆,诸位爱卿认为,应先攻打匈奴,还是鲜卑?”

此言一出,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大殿内顿时热闹起来,众人交头接耳,各抒己见,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韩信身形矫健,率先起身,他身姿挺拔如苍松,双手抱胸,眼神坚定,朗声道:“陛下,依臣之见,匈奴势力更为强大,但其内部部落众多,矛盾错综复杂。若我军先攻匈奴,可先派智谋之士乔装深入其内部,利用部落矛盾分化瓦解,扶持亲楚势力。待时机成熟,再以我军精锐骑兵直捣其王庭,一举将其击溃。如此一来,定能震慑鲜卑,后续对鲜卑用兵便会轻松许多。” 说罢,他微微抬起下巴,眼中满是自信与豪迈,仿佛已看到匈奴王庭在自己铁骑下覆灭的场景。

陈平轻抚修剪整齐的胡须,微微点头,面露赞许之色。他缓缓起身,身姿优雅,举止从容,尽显儒雅风范。接着说道:“韩将军所言极是。不过,鲜卑虽实力稍弱,但其自幼在草原长大,对草原地形了如指掌,骑兵机动性强,来去如风。若我军全力攻打匈奴时,鲜卑趁机从侧翼偷袭,我军恐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依臣之见,可先选派口才出众的使者,携带丰厚财物,如精美丝绸、大量粮食、金银财宝前往鲜卑,稳住他们。待我军解决匈奴后,再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征服鲜卑。” 说完,他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似乎已看到鲜卑在楚国大军面前投降的画面。

范增微微皱眉,额头上的皱纹愈发明显,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削弱匈奴的有生力量。匈奴侵扰我边境多年,恶行累累。我军若能给予其沉重打击,重创其精锐部队,鲜卑必然会心生畏惧。至于分化匈奴内部,可从各部落的利益诉求入手。那些饱受匈奴贵族压迫的小部落,或许能成为我军的助力。我们可派遣密使,暗中与他们接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许以重利,让他们关键时刻倒戈,配合我军行动。” 他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刃,精准地刺中问题要害,众人纷纷侧目,暗自点头。

萧何站起身,神色平和,语气沉稳:“陛下,出兵征战,粮草先行。无论先攻打匈奴还是鲜卑,都需确保后勤补给充足。臣定会全力以赴,调配好粮草,保障大军所需。依臣看,鲜卑实力稍逊,若先取鲜卑,可快速扩充我军实力,为攻打匈奴积累更多资源。” 他微微躬身,尽显对国家事务的尽责之心。

张良轻摇手中羽扇,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说:“两位丞相所言皆有道理。但出兵之事,需谋定而后动。匈奴与鲜卑虽为两族,却互有关联。我军可利用这一点,巧妙散布假消息,制造两族矛盾,让他们自相残杀。待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我军再坐收渔翁之利。” 他的话语简洁却蕴含着深远谋略,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众人前行的道路,引得众人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

众人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声音在大殿内不断回荡。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项御突然起身。他身形略显稚嫩,但眼神中透着超越年龄的沉稳与睿智。他恭敬地向项羽行礼,声音清脆却坚定地说:“父皇,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项羽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期许与慈爱,温和地说:“御儿,但说无妨。”

项御深吸一口气,平复紧张的心情,缓缓说道:“父皇,有一事您不得不考虑。十位母妃皆来自匈奴与鲜卑两族,她们虽身处大楚后宫,但心中必然牵挂着自己的部族。且这三年来,两族并未南下侵略,边境相对安宁。先贤讲求师出有名,若父皇欲对两族用兵,不如以当年侵略过华夏的两族中小部族开刀。这些小部族的恶行,大楚百姓铭记于心,以此出兵,名正言顺。另外,可让各位母妃利用在部族中的影响力,放出风声,告知他们,同化入华夏者可保性命,能在大楚安居乐业;反抗者只有死路一条,必将遭受大楚大军讨伐。同意归入华夏者,可享受与大楚百姓同等的待遇,大楚一视同仁。如此一来,既照顾了母妃们的情绪,又师出有名,还能分化两族内部,加快两族的消亡。如此,大楚将一统草原,北境将扩土千里。到时候,可将皇子们分封各处草原,即便日后草原上有纷争,也是我华夏人内部之事,不会再让异族有机可乘。儿臣这不成熟的建议,请父皇及各位师傅、叔叔指正。”

项御话音刚落,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纷纷露出赞叹之色。韩信忍不住起身,双手鼓掌,大声说道:“太子殿下此计甚妙!既考虑到后宫安稳,又能分化敌军,还能扩充我大楚领土,一举多得,实乃高见!” 说罢,满脸钦佩地看着项御。

陈平也笑着点头,眼中满是赞赏:“是啊,太子殿下聪慧过人,此计若成,我大楚霸业可成矣!太子殿下年纪轻轻,便能有如此深远谋略,实乃大楚之福。假以时日,必能成为一代明君,带领大楚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范增捋着胡须,笑着点头:“我这小孙子,果然聪慧,此计甚合我意!不愧是我范增的血脉,年纪轻轻便有如此谋略,将来必成大器。” 萧何与张良也纷纷附和,对项御的建议赞不绝口。有的丞相激动地说:“太子殿下此计,犹如拨云见日,让我等茅塞顿开!之前我等争论不休,却未曾想到如此周全之策,太子殿下真是大楚的希望之星!” 有的丞相则点头称赞:“太子殿下英明,此计定能让大楚在北疆立下赫赫战功,威震四方!”

项羽听完,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起身快步走到项御身边,双手有力地搭在项御的肩膀上,眼中满是骄傲与自豪,大声说道:“不愧是我项羽的儿子,就是聪明!此计甚妙!御儿,你小小年纪,便能想出如此周全之策,真乃大楚之栋梁!朕心甚慰,日后必当好好培养你,让你成为大楚的中流砥柱。”

这时,一直静静坐在一旁的范增,突然开口吐槽道:“哼,要是没我这小孙子,你今晚估计得独守空房!还敢往自己脸上贴金!” 此言一出,大殿内众人先是一怔,随即哄堂大笑。有的大臣笑得前仰后合,用手捂着肚子;有的大臣笑得眼泪直流,不停地用袖子擦拭眼睛;还有的大臣笑得直拍桌子,整个大殿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项羽也不生气,笑着回应道:“亚父,您这话说的,御儿聪慧,那也是我项羽的种!虎父无犬子嘛!” 众人笑得更欢了,原本压抑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愉快,仿佛一道阳光穿透厚重的云层,照亮了整个大殿。

在这欢声笑语中,众人开始完善项御的想法,制定详细战略。他们围坐在巨大的沙盘前,那沙盘上详细标注着北疆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以及匈奴和鲜卑的部落分布。陈平手持细长木棍,在沙盘上仔细比划,指出当年侵略过华夏的小部族的具体位置,口中还不时讲解着这些小部族的特点与势力范围;项羽则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思考着如何让各位妃子巧妙地向自家部族传递消息,既能分化两族,又不会引起警觉,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忧虑,毕竟此事关乎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两族联合反抗;韩信站在一旁,双手抱胸,仔细分析着兵力安排,目光在沙盘上不断移动,思考着如何在分化两族的同时,顺利征服草原,确保每一支军队都能发挥最大作用。众人齐心协力,一幅宏伟的北疆征服蓝图在讨论与描绘中逐渐清晰起来,仿佛已展现在众人眼前,预示着大楚即将在北疆开创出一片崭新的辉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