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在印度玩红警 > 第32章 辛格步枪

我在印度玩红警 第32章 辛格步枪

作者:桃林吃烧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7 00:57:27 来源:小说旗

拉凯什·罗斯汉离开瓦德瓦家族庄园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的余晖洒在庄园的红砖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坐在黑色轿车内,手里攥着一叠刚刚整理好的笔记,心中既兴奋又急切。

他知道,要将泰姬玛哈酒店的恐怖袭击拍成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仅凭库马尔·瓦德瓦的叙述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多视角、更多细节。

“去欧贝罗伊酒店。”罗斯汉对司机简短地吩咐道,语气中带着不容商量的坚定。

助手坐在副驾驶位上,低头翻阅着行程表,低声道:“导演,中国文化代表团明天就离开孟买了,咱们得抓紧时间。”

轿车穿过孟买市区,街道上行人稀疏,往日的喧嚣被宗教冲突的阴影所取代。不多时,车子停在了欧贝罗伊酒店门前。

这座豪华酒店虽未经历袭击,但在动荡局势中依然显得低调,门口的保安警惕地扫视着来往车辆。

罗斯汉推开车门,快步走进酒店大堂。经理认出了这位宝莱坞名导,热情地迎上来:“罗斯汉先生,您这次拜访有何贵干?”

罗斯汉摆摆手,直截了当地说:“我要见中国文化代表团,麻烦带我过去。”

几分钟后,他被领到酒店三楼的一间套房前。敲门后,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打开门,身着简朴的灰色中山装,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

他是中国文化代表团的领队张明,身后还有几位团员,正收拾行李准备次日撤离。

“您好,我是拉凯什·罗斯汉,宝莱坞导演。”

罗斯汉摘下墨镜,露出友善的笑容,“我正在筹备一部关于泰姬玛哈酒店袭击的电影,想向你们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

张明皱了皱眉,示意罗斯汉进屋坐下。他斟酌了一下,缓缓开口:“罗斯汉先生,我们很感激瓦德瓦先生的救援,但那天的情况我们知道得不多。袭击发生时,我们都躲在酒店房间里,锁上门不敢出去,外面的枪声和爆炸声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我们只知道最后是特种部队把我们带到了安全的地方,结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遇上了宗教冲突,后来局势稳定后,我们才从瓦德瓦庄园搬到这里。具体细节,您恐怕还是得去找库马尔先生。”

罗斯汉闻言,心中一阵无奈。他原本指望代表团能提供第一手的目击细节,没想到他们几乎与外界隔绝。他揉了揉太阳穴,试探着问:“那你们对袭击者有什么印象吗?或者特种部队的表现?”

张明摇摇头,语气平静:“袭击者我们没看清,特种部队很专业,行动很快,把我们从房间里带出去时,整个走廊已经清理干净了。他们的装备很先进,战斗力很强,效率很高。”

罗斯汉点点头,心中暗想:看来代表团这边线索有限。他谢过张明,起身告辞,脑海中却浮现出一个新的方向——既然特种部队是关键,或许孟买警察局能提供更多信息。

离开酒店,他立刻让司机掉头,直奔孟买警察局。夜幕降临时,轿车停在了警察局门前。

罗斯汉下车,抬头望去,这座老旧建筑在灯光下显得有些破败,门口的警员正忙着处理文件,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纸张的味道。

他找到阿贾伊·瓦德瓦的办公室,敲门而入时,阿贾伊正靠在椅背上抽烟,满脸疲惫。见罗斯汉进来,他掐灭烟头,沉声道:“导演?这么晚来找我,有什么事?”

罗斯汉开门见山:“瓦德瓦局长,我在拍泰姬玛哈酒店袭击的电影,库马尔让我来找中国代表团,可他们躲在房间里什么也不知道。我听说您的特殊事件处置小组是那天的核心力量,能不能让我跟他们聊聊?”

阿贾伊挑了挑眉,爽朗地笑了一声:“拍电影?好啊,这事要是拍好了,能给我们警察局长点脸。我叫他们过来,你随便问。”

他拿起桌上的对讲机,低声说了几句,不到十分钟,几名特殊事件处置小组的队员走进办公室。

这些队员身着黑色战术服,面容冷峻,站姿挺拔如松。领队上前一步,向阿贾伊敬礼后,转向罗斯汉,用流利的英语说道:“先生,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忙的?”

罗斯汉眼睛一亮,迅速掏出笔记本和录音笔,迫不及待地问:“那天你们是怎么清理酒店的?恐怖分子的装备如何?战斗细节能讲讲吗?”

领队回忆片刻,沉声道:“那天我们接到命令,直升机起飞抵达酒店时恐怖分子已经控制了大厅和二楼。我们索降到楼顶分成两组,一组从正面突入,用冲锋枪和闪光弹压制火力;

另一组从侧翼包抄,快速清场。恐怖分子有AK47和手榴弹,训练有素,但火力分散,我们用了不到两小时就拿下了控制权。”

一名队员补充道:“有个家伙躲在顶楼,手里拿着AK47朝我们扫射,打伤了一个兄弟,后来我们一枪干掉了对方,还抓住了两个活口,这样最后行动才算结束。”

罗斯汉边听边记,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些细节正是他想要的——紧张的战斗、精准的配合、英雄般的瞬间,足够拍出一场视觉盛宴。

他又问了几个具体问题,比如直升机的部署和恐怖分子的数量,队员们一一作答,条理清晰。

一个多小时后,罗斯汉收起笔记本,站起身向阿贾伊致谢:“局长,谢谢您的配合,这些信息太宝贵了。我这就回去完善剧本,有进展一定通知您和库马尔先生。”

阿贾伊挥挥手,笑道:“去吧,别把我们拍得太窝囊就行。”

罗斯汉离开警察局时,已是深夜。他坐在车里,点燃一根烟,心中暗自盘算:有了特殊事件处置小组的描述,战斗场面算是有了底子,但库马尔那把ScAR步枪的出场还得再确认一下细节。

几天后,他拨通了库马尔的卫星电话。电话接通后,罗斯汉语气兴奋:“瓦德瓦先生,我从瓦德瓦局长的小组那儿拿到了不少素材,战斗场面有保障了。不过您那天用ScAR步枪的具体情况,能不能再跟我详细说说?”

库马尔的声音从听筒传来,沉稳中带着一丝笑意:“罗斯汉先生,你动作挺快啊。ScAR的事我可以告诉你,那天我用一根长竹竿踩着墙跳到三楼阳台,进去后我在一楼二楼各杀死了两名恐怖分子,在四楼杀了两个恐怖分子并发现了中国代表团,之后我等待增援和四名特殊事件处置小组的队员一起从四楼往下清敌。你想拍就拍吧,别太夸张就行。”

罗斯汉连连点头:“明白!这竹竿跳楼的场面太棒了,我会让演员把您的气势演出来。剧本弄好后,我再来找您过目。”挂断电话,他靠在椅背上,心中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又多了几分。

时间转眼来到1991年3月,孟买的天空渐渐褪去冬日的阴霾,迎来一丝春意。荒野中的主基地内,军工厂的最后一根钢梁被吊装到位,巨大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库马尔站在指挥塔上,俯瞰这座占地颇广的设施,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系统界面弹出提示:“军工厂建造完成,武器装备生产线已就位,可生产枪械、弹药及精密设备。当前资金:7800单位。”这几个月中,矿石精炼厂持续运转,基地资金终于有所回升。

与此同时,库马尔与印度国防部的合作也步入正轨。辛格少将作为国防部采购处处长,成为推动“辛格”步枪的关键人物。

他不仅亲自参与了与兵器工厂委员会(oFb)的谈判,还在多次会议上热情洋溢地推广这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步枪。

这天,库马尔带着ScAR步枪和“辛格”步枪的原型机,来到oFb位于孟买的工厂,与辛格少将及几位技术官员会面。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张长桌,墙上挂着印度国旗,气氛庄重而热烈。

辛格少将接过“辛格”步枪,仔细端详。这款步枪外形简洁,枪身采用轻量化钢材,配备5.56mm北约标准弹药,枪托可折叠,适合印度士兵的体型。

他试着拉动枪栓,点了点头:“瓦德瓦先生,这枪手感不错,重量轻,射击稳定性也好。比英萨斯那堆破铜烂铁强多了。”

库马尔微微一笑:“将军,这款枪是我团队根据印度实际情况设计的,成本控制在每支3000卢比以内,零件简单,维护方便。年产20万支没问题,完全能满足陆军需求。”

一名技术官员拿起步枪,检查弹匣接口,赞叹道:“弹药通用北约标准,这点很聪明。生产线要是铺开,能省不少进口成本。”

另一名官员却摆摆手,语气平淡:“成本多少我们不关心,关键是采购价得定好。每支400美元左右,这价格合理,多出来的部分,咱们和瓦德瓦科技机械集团按老规矩分润。”

辛格少将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显然对这种“潜规则”心知肚明。

他放下步枪,拍着桌子说道:“好!我早就看不惯英萨斯的拖延了,设计缺陷一堆,士兵拿在手里都嫌沉。你这‘辛格’步枪,我一定推上去!”

他顿了顿,咧嘴一笑,“再说,这枪叫我名字,我不得多费点心?”

库马尔不动声色,心中却暗自盘算:每支400美元约合卢比,远超实际成本3000卢比,这中间的差价足够让各方满意。

他点头道:“将军,各位,价格没问题,ScAR步枪已经通过特种部队测试,‘辛格’步枪只要oFb点头,马上可以量产。我还打算在军工厂再开一条线,专门生产弹药和配件,保证供应。”

辛格少将满意地点点头:“那就这样定了。我回去就向部长汇报,把合作协议签下来。你这边准备好原型和报告,咱们争取半年内让‘辛格’装备第一批部队。”

会面结束时,辛格少将亲自送库马尔到门口,拍着他的肩膀说:“瓦德瓦先生,你这步棋走得好。

印度需要自己的军工,咱们一起干出一番事业!”

几位官员站在一旁,相视一笑,显然对这笔交易的“额外收益”颇为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