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在印度玩红警 > 第67章 新的联盟

我在印度玩红警 第67章 新的联盟

作者:桃林吃烧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7 00:57:27 来源:小说旗

卡尔巴拉山事件后,哈里发的声望如日中天,然而他接下来的举动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在全世界紧张注视下,他下令释放那两名被愤怒信徒围困的以色列飞行员。这两名飞行员满身伤痕,面色苍白,被押至麦加禁寺前的广场。

哈里发身披黑袍,手持木杖,站在高台上,面对聚集的数万穆民与全球直播的镜头,声音低沉而坚定:“以色列试图以卑劣的手段扼杀我们的信仰,但真主庇护了我。

如果有人不愿承认我的使命,那就站出来,正面挑战我,而不是用这种阴险下作的伎俩。

我是仁慈的,真主不希望穆斯林的手沾满鲜血,因此,我释放这两名敌人,让他们带回我的话:信仰的力量无人可挡。”

此言一出,广场上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信徒们高呼“哈里发仁慈!”

“真主至大!”

两名飞行员被迅速移交至联合国维和部队,在沙特边境移交给以色列代表。电视画面中,哈里发挥手释放敌人的身影,与他身后虔诚跪拜的穆民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幕通过卫星信号传遍全球。

国际社会为之震动,许多国家的外交官与评论家称赞哈里发的举动“展现了罕见的政治智慧与宗教宽容”。

《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写道:“哈里发的仁慈超越了战争的逻辑,为中东和平带来一丝曙光。”

甚至连一些西方国家也不得不承认,这一行为极大提升了他的国际声誉。

沙特阿拉伯周边的中小型伊斯兰国家迅速做出反应。

巴林国王通过国家电视台表示:“哈里发的仁慈与力量令人敬佩,我们愿与他携手合作。”

卡塔尔埃米尔亲自致电哈里发,表达“对圣城新领袖的尊重与支持”,并派外交使团前往麦加示好。

阿曼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相继发表声明,称“哈里发的理想值得信赖”,并暗示愿意在经济与宗教事务上加强联系。

哈里发趁势公开表态,他站在禁寺高台上,向世界宣布:“伊斯兰世界不应继续分裂,我希望各国团结起来,组成一个联盟型的国家,以信仰为基石,以正义为纽带,共同面对外敌与挑战。”

这一号召如春雷炸响,点燃了中东地区的政治热情。

伊朗作为中东大国,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高领袖在德黑兰召见哈里发的特使,私下表示:“哈里发的仁慈与力量证明他是真主的选民,伊朗愿与他探讨联盟的可能性。”

伊朗外长随后公开表态:“我们支持哈里发的统一愿景,波斯湾的和平需要一个强大的伊斯兰联盟。”

伊朗的态度不仅是对哈里发的善意,更是对其背后宗教和政治影响力的认可。与此同时,伊朗革命卫队开始频繁与沙特边境的哈里发部队接触,商讨军事合作事宜,气氛空前融洽。

两个月后,在哈里发的推动下,沙特阿拉伯周边的中小型国家——巴林、卡塔尔、阿曼与阿联酋——正式加入其麾下,组成一个联盟型国家,定名为“大伊斯兰联盟”。

1992年10月1日,联盟成立仪式在麦加禁寺举行。哈里发身着黑色长袍,头戴象征权威的黑色头冠,站在天房前,亲自为联盟旗帜揭幕。

这面旗帜以绿色为底,中央镶嵌一轮金色新月,周围环绕《古兰经》中的“真主至大”经文,象征团结与信仰。

各国领导人齐聚一堂,宣誓效忠联盟,电视直播将这一历史性时刻传遍世界。哈里发发表演讲:“大伊斯兰联盟的成立,是真主对我们的恩赐。我们将以《古兰经》为法,守护每一寸圣地,让穆斯林的声音响彻世界。”

周边国家的反应却各不相同。伊朗对此表示热烈赞同,最高领袖称:“联盟是伊斯兰复兴的基石,伊朗愿与之并肩作战。”

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则态度冷淡,官方仅发表简短声明:“我们尊重邻国的选择,但伊拉克将保持独立。”

埃及与土耳其的反应更为激烈。埃及总统在开罗召开发布会,指责联盟“威胁地区稳定”,警告“哈里发的扩张野心将带来混乱”。

土耳其总理则在安卡拉宣称:“土耳其是世俗国家,不会屈服于宗教联盟的压力。”

两国均加强了边境军事部署,摆出对抗姿态。

大伊斯兰联盟成立后,哈里发迅速展开内部整合。他派遣大量专业官员进入各成员国政府,这些官员实为尤里基地车训练的心灵部队,精通行政管理与心灵控制技术。

他们身着普通服饰,以“顾问”或“技术专家”的身份进入巴林的财政部、卡塔尔的能源局、阿曼的内政部等地,逐步接管关键部门。

这些新官员能力卓越,与当地派系毫无瓜葛,能够迅速解决教派冲突与**问题。例如,在卡塔尔,他们调解了逊尼派与少数什叶派社区的土地纠纷;在阿联酋,他们清查了地方官员的贪污账目,追回数亿里亚尔的公共资金。民众对此交口称赞,称他们为“哈里发的使者”,原先的政府影响力逐渐被削弱,联盟的统治根基日益稳固。

不久后,哈里发应邀访问伊朗。这是他首次正式出访,意义非凡。

1992年11月15日,他的专机降落在德黑兰梅赫拉巴德国际机场。

伊朗总统与最高领袖亲自迎接,仪仗队鸣枪致敬,数万民众夹道欢迎,高举绿色旗帜与哈里发的画像。

访问期间,哈里发与伊朗领导人及什叶派宗教领袖展开深入会谈,讨论国家治理与教派和解问题。

会谈全程通过伊朗国家电视台直播,全球观众得以一窥哈里发的风采。他身披黑袍,紫色眼眸深邃而温和,谈吐间引经据典,既展现了对《古兰经》的精通,又流露出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

在讨论什叶派与逊尼派和解时,他说道:“侯赛因的鲜血属于所有穆斯林,分裂只会削弱我们。伊朗与沙特的携手,将是联盟的基石。”

此言赢得伊朗领导人的频频点头,什叶派领袖则称赞他“博学而仁慈”。

直播画面中,哈里发与伊朗总统握手,背景是波斯湾的地图,象征着双方合作的深远意义。

访问结束时,伊朗正式宣布加入大伊斯兰联盟,成为首个加入的中东大国。

1992年11月20日,德黑兰与麦加同时举行入盟仪式,伊朗国旗与联盟旗帜并肩升起。

伊朗的加入让联盟完全掌控了波斯湾的海上通道,霍尔木兹海峡的船只进出尽在其掌握之中。

这一变局震动全球,美国五角大楼连夜召开会议,评估对石油运输的威胁;俄罗斯则加紧在中亚部署导弹防御系统,防范联盟的影响力北扩。

哈里发返回麦加,站在禁寺高台上,俯瞰欢呼的信徒。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圣城:“大伊斯兰联盟是真主的旨意,我们将守护信仰,抵御外敌,让伊斯兰的光辉照耀世界!”

下方,信徒们齐声高呼:“真主至大!”

“哈里发万岁!”

卡尔巴拉山事件后,哈里发的仁慈与力量震撼了世界,他的释放以色列飞行员之举不仅赢得了国际声望,更为大伊斯兰联盟的成立铺平了道路。

然而,这一新兴势力的崛起却在美国高层激起了强烈的震怒与恐慌。

1992年10月初,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灯火通明,总统乔治·h·w·布什紧锁眉头,手中攥着一份刚送来的cIA绝密报告。

报告指出:“大伊斯兰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超级力量在中东崛起,其控制波斯湾的能力威胁到全球石油命脉。

苏联解体不过一年,我们刚刚摧毁一个钢铁般的联盟,绝不能允许另一个更具宗教凝聚力的联盟威胁我们的利益。”

国防部长迪克·切尼拍桌怒道:“这帮家伙掌握了霍尔木兹海峡,等于掐住了世界经济的喉咙!我们必须立刻行动!”

次日,五角大楼发布命令,美军开始大规模向中东部署。

第5舰队从巴林基地紧急出动,数十艘军舰,包括“尼米兹”号航母在内,集结波斯湾水域,舰载机频繁起飞,进行“威慑性巡航”。

同时,第82空降师与第101空降师的数千名士兵空运至沙特边境的美**事基地,坦克与“阿帕奇”直升机整装待发。

美军还向以色列紧急提供了一批新装备,包括50架F-16战斗机、200枚“地狱火”导弹以及最新型的“爱国者”防空系统。

以色列总理在特拉维夫召开记者会,手持美国援助清单,语气强硬:“哈里发的联盟是对以色列生存的威胁,我们将与美国并肩作战,绝不退让。”

与此同时,美国情报机构全面启动在中东的情报活动。

cIA特工渗透至大伊斯兰联盟的成员国,试图搜集哈里发的个人情报及其军事部署细节。

他们在巴林的港口埋设监听设备,在卡塔尔的油田附近安插线人,甚至通过卫星监控麦加禁寺的动向。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展开外交攻势,煽动埃及与土耳其对抗联盟。

国务卿詹姆斯·贝克亲自飞往开罗,与穆巴拉克会面,承诺提供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与一批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条件是埃及公开反对联盟并加强西奈半岛的军事存在。

埃及总统虽犹豫,但在国内反对哈里发的世俗派压力下,最终同意发表声明:“大伊斯兰联盟是对阿拉伯世界的分裂,我们将扞卫埃及的主权。”

土耳其则在美国的游说下态度更加强硬,总理在安卡拉宣布:“土耳其绝不会加入任何宗教联盟,我们将与北约盟友共同应对这一威胁。”

土军随即向叙利亚边境增派两个装甲旅,摆出备战姿态。

就在美国紧锣密鼓部署之时,中东局势再度剧变。1992年11月中,一则震动世界的消息从巴格达传来: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被民众与军队联合推翻。

新政权在一夜之间诞生,起因是卡尔巴拉山事件的直播画面传遍伊拉克,哈里发的神迹与仁慈点燃了民众的宗教热情。

巴格达街头,数万市民与倒戈的共和国卫队士兵冲入总统府,萨达姆仓皇出逃,其亲信被愤怒的人群当街处决。

叛军领袖是一名年轻的什叶派军官阿里·哈桑,他在电台发表讲话:“萨达姆背弃了真主的教诲,哈里发才是我们的希望!”

新政府迅速组建,以逊尼派与什叶派联合执政为原则,第一时间向麦加派出使团,宣布:“伊拉克愿加入大伊斯兰联盟,追随哈里发的领导,重归信仰正道。”

12月1日,伊拉克正式加入联盟,麦加禁寺再度举行盛大的入盟仪式。

哈里发站在高台上,接过伊拉克使团献上的国旗,将其与联盟旗帜并肩升起。他身披黑袍,紫色眼眸扫过人群,声音响彻广场:“伊拉克的加入证明,真主的光辉无人可挡。大伊斯兰联盟将守护每一寸穆斯林的土地!”

下方,信徒们泪流满面,高呼“真主至大!”

消息传出,美国高层一片哗然。切尼在五角大楼咆哮:“伊拉克倒向哈里发,我们的遏制战略将会彻底失败!”

布什则紧急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连夜商讨对策。

cIA局长罗伯特·盖茨冷冷分析:“联盟现已掌控波斯湾与伊拉克油田,石油产量足以左右全球市场。我们若不采取强硬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联盟内部,哈里发迅速整合伊拉克。他派遣更多心灵部队化身的“专业官员”进入巴格达,接管政府部门。

这些官员以惊人的效率清除了萨达姆残余势力,调解了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教派矛盾,并在全国推行补贴政策,恢复油田生产。

伊拉克民众对此交口称赞,称“哈里发的使者带来了新生”。与此同时,伊朗加强了对联盟的支持,革命卫队与伊拉克新军在边境举行联合演习,数百辆坦克与直升机列阵,时刻警惕着美国与以色列。

沙漠深处的尤里基地车内,拉什迪注视着屏幕上伊拉克入盟的画面,嘴角忍不住的咧开,大声笑道:“异教你看,美国人他急了。”

远在孟买的指挥塔内,库马尔凝视中东地图,手指轻点伊拉克的位置,暗道:“尤里,你的每一步都在逼美国跳脚,好在两个基地资金与科技共享,否则异教想要隐蔽发展还真的有点困难。”

就在此时,盟军空指部建造完成,新的科技随之解锁。

“已解锁科技—科技钻油井。”

“已解锁科技—科技步兵学院。”

“已解锁科技—科技重机械厂。”

“已解锁科技—作战实验室。”

夜幕下,中东的天空被战云笼罩,大伊斯兰联盟的崛起,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整个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