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在印度玩红警 > 第69章 印度真人吃鸡大赛

我在印度玩红警 第69章 印度真人吃鸡大赛

作者:桃林吃烧鸡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7 00:57:27 来源:小说旗

1992年12月的麦加,大伊斯兰联盟的绿色旗帜在禁寺上空迎风飘扬,哈里发“穆罕默德·穆扎法尔”的声音刚刚通过全球直播震撼世界。

他的首次世俗亮相震慑了列强,也点燃了穆斯林世界的希望。沙漠中大量科技钻油井拔地而起,源源不断为两座基地提供资金。

然而,就在联盟内部忙于整合宗教与世俗事务之时,远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宗教冲突陷入了烈火与鲜血的旋涡。

这场冲突不仅撕裂了印度的社会肌理,更将大伊斯兰联盟的目光从波斯湾拉向次大陆,掀起了一场新的地缘政治风暴。

12月6日清晨,印度北方邦的圣城阿约提亚笼罩在一片诡异的紧张气氛中。数千名印度教“志愿服务者”——由“国民志愿服务团”与“世界印度教大会”动员的激进分子——聚集在巴布里清真寺外。

这座16世纪的清真寺,因其所在地被印度教徒视为罗摩诞生地而争议不断。人群手持铁棒、锤子和镐头,高喊“罗摩至上!”的口号,情绪如沸水般翻腾。

清真寺外的警察虽有数百人,却在地方官员的默许下形同虚设,眼睁睁看着人群冲破路障,涌向清真寺。

上午11点,拆毁行动开始。激进分子爬上清真寺圆顶,用铁锤砸碎砖石,尖锐的敲击声响彻天空。

不到三小时,这座屹立数百年的建筑被夷为瓦砾,尘土飞扬中,印度教徒欢呼雀跃,有人点燃鞭炮,有人挥舞橙色旗帜,庆祝“圣地的解放”。

然而,这场“胜利”如同一颗炸弹,迅速引爆了印度全国的宗教对立。

消息传开,穆斯林社区的愤怒如火山喷发。阿约提亚的穆斯林居民率先上街,手持木棒与石块,与印度教激进分子爆发冲突,鲜血染红街道。

骚乱迅速蔓延至勒克瑙、瓦拉纳西等城市,清真寺与印度教寺庙接连遭袭。孟买这座经济心脏也未能幸免。

12月7日凌晨,孟买街头燃起大火,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在贫民窟与市场殊死搏斗。暴徒焚烧商店、汽车,甚至闯入民宅,刀光剑影中哀嚎不绝。

据统计,孟买骚乱造成约900人丧生,大多数是穆斯林,另有数千人受伤,财产损失数亿卢比。

这场由巴布里清真寺被毁引发的骚乱,成为近20年来印度最严重的教族冲突。仅是官方统计全国死亡人数攀升至1100多人,受伤者超过4000人。

德里、加尔各答、海得拉巴等城市相继陷入混乱,宵禁与军警出动难以平息怒火。印度教与穆斯林的裂痕被撕得前所未有的宽阔,街头弥漫着血腥与恐惧。

巴基斯坦迅速反应。总理在伊斯兰堡召开新闻发布会,怒斥:“巴布里清真寺的被毁是对全球穆斯林的挑衅,印度必须负责!”

当晚,巴军向克什米尔前线增派三个师,约5万名士兵与数百辆坦克集结,炮口直指印度控制区。

克什米尔民间武装趁势活跃,炸弹袭击与游击战频发,印军哨所接连遇袭。巴基斯坦情报机构ISI暗中向武装分子提供武器与资金,试图将骚乱引向印度内部。

印度的北部与东北部也动荡不安。北方邦骚乱点燃分离主义野心,锡克教激进分子在旁遮普邦卷土重来,炸毁政府大楼与铁路。

东北部的阿萨姆邦与曼尼普尔邦,地方武装袭击军营,要求独立。印度政府疲于奔命,军队与警察在多条战线疲于应对,国家陷入空前动荡。

其实新任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与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的经济改革此前颇有成效。

自1991年经济自由化以来,印度经济增长率从1.1%跃升至7%,外汇储备回升,工业与出口复苏。

然而,巴布里清真寺事件让这一切努力付诸东流。更糟的是,大伊斯兰联盟的反应如重拳打乱了印度的节奏。

12月8日,哈里发在麦加禁寺发表讲话,语气严厉:“巴布里清真寺的被毁是对伊斯兰信仰的亵渎,印度政府的纵容是对穆斯林尊严的践踏。

大伊斯兰联盟予以最强烈谴责,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扞卫信仰与正义。”

次日,联盟宣布对印度实施经济制裁,暂停石油与天然气出口,并大幅削减波斯湾石油产量。国际油价从每桶20美元飙升至35美元,几乎一夜翻倍。

对印度而言,这无异于雪上加霜。作为能源进口大国,印度80%的石油依赖进口,大部分来自波斯湾。

油价暴涨让外汇储备迅速枯竭,两周内缩水一半。燃料短缺导致工厂停工,运输成本激增,粮食与日用品价格上涨。

孟买街头出租车排队加油,黑市燃油价格翻三倍,民众怨声载道。

新德里政府大楼内,拉奥彻夜未眠,与辛格商讨对策。辛格揉眉心,低声道:“总理,外汇储备最多撑一个月,必须寻找替代能源,否则经济崩溃在即。”

拉奥沉声道:“向俄罗斯和委内瑞拉求援,加速国内煤炭开采。联盟的制裁冲着我们来的,我们得挺住。”

与此同时,孟买的瓦德瓦庄园内,库马尔站在阳台上,凝视夜空中闪烁的灯火。他的盟军发电厂已全面运行,200兆瓦电力不仅稳定了家族周边供电,还通过新建电网向孟买市区输送。

这些发电厂采用煤炭驱动,未受联盟石油减产影响,库马尔甚至从中获益——油价上涨导致燃油发电成本激增,许多企业转而寻求他的电力供应,订单激增。

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油价飙升虽未直接冲击发电厂,却让他看到了更大的机会。

书房内,库马尔打开系统界面,查看基地状态。盟军空指部解锁了“科技钻油井”选项,他立刻下令建造,耗资1500单位,预计2个月完工。

他手指轻敲桌面,暗道:“发电厂用煤炭,我不受石油减产掣肘。但若能自产石油,不仅能卖给周边市场,还能让基地资金大幅增加。如今这篇印度次大陆越混乱对我越有利。”

他查看资金,建造钻油井后还剩3200单位,足够维持后续建设。脑海中,他已开始规划:一旦钻油井建成,每日产油不仅能自给,还可外销,换取卢比与系统资金,加速基地科技解锁。

沙漠深处的尤里基地车内,异教注视印度地图,嘴角上扬。他对拉什迪点头,目光转向波斯湾的地图,右手握拳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的砸在上面。

12月10日,美国“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进入波斯湾核心水域,舰载机频繁起飞,试图威慑联盟恢复石油产量。白宫警告联盟“立即停止减产,否则后果严重”。

哈里发并未退缩,他在禁寺再次讲话:“美国的霸权建立在掠夺之上,他们的舰队无法动摇我们的决心。联盟将坚持减产,直到世界尊重穆斯林尊严。”

此言点燃伊斯兰世界民意,麦加街头挤满支持者,绿色旗帜如海浪翻涌。

而印度政府在巴布里清真寺被毁引发的全国动乱中迅速陷入被动,新德里高层意识到局势已失控,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调集军队镇压各地骚乱,同时应对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军事威胁。

12月8日清晨,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亲自签署命令,从印度北部军区抽调两个机械化师——第14机械化师与第27机械化师,总计约3万名士兵,装备150辆t-72坦克、200辆bmp-2步兵战车以及数十门自行火炮与防空导弹系统,向克什米尔前线紧急增援。

部队从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与昌迪加尔军营出发,浩浩荡荡的装甲车队沿着公路推进,履带碾过泥泞的乡间小道,扬起滚滚尘土。

沿途村庄的居民驻足围观,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带着恐惧的眼神躲回屋内。与此同时,中央政府还向骚乱最严重的北方邦、孟买及东北部地区派驻步兵旅与武装警察,总兵力超过5万人,试图恢复秩序。

然而,军队内部的裂痕却悄然扩大。印度军队中有大量锡克族中低级军官,尤其是在机械化师与步兵旅中,他们担任连长、营长等关键角色。

当旁遮普邦的锡克分离主义武装趁乱抬头,炸毁铁路与政府大楼的消息传来时,这些军官陷入深深的矛盾。

12月9日,第14机械化师的一名锡克族少校在克什米尔前线拒绝执行前进命令,声称“不能对自己的兄弟开枪”,随即被宪兵逮捕。

他的举动引发连锁反应,数十名锡克族军官或消极怠工,或暗中与家乡的武装分子联系,导致部队指挥链条断裂。

军方高层紧急撤换了近百名军官,但新上任的指挥官对部队缺乏熟悉,作战效率大幅下降。

克什米尔前线的t-72坦克队列在泥泞中停滞,士兵们士气低落,耳边尽是远处武装分子的枪声与爆炸声,防线形同虚设。

与此同时,孟买的瓦德瓦庄园内,库马尔站在书房的高窗前,凝视窗外夜色中隐约闪烁的火光。

他的盟军发电厂仍在稳定运转,煤炭驱动的200兆瓦电力不仅让家族周边免受油价飙升的冲击,还吸引了孟买市区的大量订单。

然而,他敏锐地嗅到了动乱中的机遇。12月10日凌晨,他走进基地的指挥塔,红色的系统界面在他眼前展开。他深吸一口气,意念触动“招募”与“建造”选项,低声道:“现在是时候了。”

兵营的铁门轰然打开,一队队士兵鱼贯而出。美国大兵身着蓝色制服,手持m16步枪,步伐整齐,眼神冷峻,总计近千人从训练场列队走出,每人背包里塞满弹药与补给,靴子踩在地上发出沉闷的节奏。

紧接着,苏军动员兵紧随其后,数千人身穿红黑军服的士兵扛着AK-47,脸上带着一股粗犷的野性,他们的步伐略显散乱,却透着一股悍不畏死的劲头。

兵营外的空地上尘土飞扬,军官的口哨声与士兵的应答声交织成一片。

战车工厂的巨型车库门缓缓升起,低沉的引擎轰鸣震得地面微微颤抖。五十余辆灰熊坦克率先驶出,车身涂着盟军标志性的灰蓝色迷彩,105毫米主炮在晨光中泛着寒光,履带碾过地面,留下深深的印痕。

随后,三十辆犀牛坦克隆隆跟进,厚重的装甲与125毫米滑膛炮彰显苏军风格的粗暴力量,车体上焊接的附加装甲板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光泽。

八十余辆坦克一字排开,炮口微微上扬,仿佛随时准备撕裂一切阻碍。库马尔走下高台,拍了拍一辆灰熊坦克的车身,冰冷的触感让他嘴角微扬。

他转头看向鲍里斯,这位菁英战斗兵手持AKm突击步枪,站在队列旁,冷峻的眼神如刀锋般锐利。库马尔沉声道:“鲍里斯,带队进驻孟买城区,实施军管,平定一切动乱。任何人胆敢挑衅,格杀勿论!”

当日下午,孟买街头被坦克的轰鸣声彻底惊醒。灰熊坦克与犀牛坦克分成两队,从庄园出发,沿着主干道直扑市中心。

履带碾碎路面的碎石,震得路边的玻璃窗嗡嗡作响,沿途的暴民与围观者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士兵紧随其后,美国大兵与动员兵分成小队,手持步枪与盾牌,迅速占领主要街道、广场与市场。

库马尔亲自坐镇指挥车,透过车窗观察街头局势。他的命令简单而残酷:“不分教派,印度教徒也好,穆斯林也罢,只要挑起动乱,枪托伺候;黑帮暴徒敢趁火打劫,直接开枪!”

冲突在坦克进城的第一小时爆发。市中心的贫民窟内,一群穆斯林暴徒手持木棒与刀具,试图焚烧一座印度教庙宇,却迎面撞上一队美国大兵。

领队的士官一声令下,士兵们抬起枪托,狠狠砸向暴徒的面门,鲜血飞溅,哀嚎声瞬间响起。

几个试图反抗的暴徒被按倒在地,靴子踩在他们的背上,动弹不得。不远处,一伙印度教激进分子正洗劫一家穆斯林商店,动员兵的枪声骤然响起,三名带头者应声倒地,子弹穿过胸膛,血流满地,其余人吓得丢下武器跪地求饶。

坦克的炮口缓缓转动,轰隆隆的声响震慑住每一个试图挑战秩序的人,街头的火焰迅速熄灭,喊杀声被军靴的踏步声取代。

库马尔并未止步于孟买。他下令部队向马哈拉施特拉邦其余地区推进,近百辆全地形突击车作为先锋,车载机枪扫射沿途的暴乱据点,车身后的尘土遮天蔽日。

美国大兵与动员兵组成机动小队,乘坐军用卡车紧随其后,沿途清剿黑帮窝点与宗教极端分子。

12月12日,马哈拉施特拉邦南部的浦那爆发激烈冲突,一群黑帮趁乱抢夺银行,灰熊坦克直接开进街区,一炮轰塌匪窝的墙壁,动员兵冲入废墟,枪声与惨叫此起彼伏,十余名匪徒当场毙命。

12月15日,北部城市那格浦尔的一座清真寺被印度教暴徒围攻,犀牛坦克的履带碾过路障,炮口对准人群,暴徒惊恐散去,士兵随后进驻,恢复秩序。

十日内,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宗教冲突被铁血镇压,街头恢复诡异的平静。

库马尔趁势清洗地方官僚体系。他从基地招募了一批工程师和士兵作为技术官僚与军事官员,替换了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大量印度本地官员。

这些新官员身着简洁制服,纪律严明,效率极高,迅速接管行政、治安与电力分配事务。

12月18日,孟买市政厅内最后一名本地官员被“请”出办公室,一名基地派来的技术官僚坐上他的位置,手中的文件夹里满是重建计划。

新的管理体系如同一台精密机器,运转起来滴水不漏,邦内的秩序井然。

十余日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动乱基本平定,库马尔成为这片土地事实上的掌控者。

12月20日,他下令部队控制孟买湾附近的海军陆战队驻地。美国大兵与灰熊坦克直扑驻地,海军陆战队的百余名士兵措手不及,面对坦克的炮口与士兵的枪口,迅速缴械投降。

库马尔亲自走进指挥室,接管了数艘巡逻艇与武器库,确保沿海安全。同时,他派出动员兵与两辆犀牛坦克组成的精锐部队,驻扎在邦边界,密切监视印度南部司令部的动向。

南部司令部驻扎在班加罗尔,拥有数万兵力与重型装备,库马尔深知中央政府不会轻易容忍他的崛起,必须严阵以待。

孟买街头,坦克与士兵的巡逻成为常态。灰熊坦克停在市中心广场,炮口微微上扬,动员兵手持AK-47沿街巡逻,美国大兵则守住关键路口,目光如鹰。

市民们行色匆匆,低声议论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接管”。有人心有余悸,有人却暗自庆幸混乱不再。

自此,印度次大陆全民吃鸡大赛正式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