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 > 第107章 矿山新政(资源共享)

岭南的秋雨像浸了锡粉,砸在苍梧锡矿的青石板上泛着冷光。李岩的牛皮靴刚踏入矿洞,便听见深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潮湿的空气中飘着若有若无的硫黄味——那是矿脉断裂前的征兆,百越老矿工们称作“山公咳嗽”。

“陛下,前面掌灯的火把变蓝了!”向导阿虎的藤编安全帽撞在钟乳石上,腰间挂着新领的“探矿工爵”铜牌,在火光下泛着齿轮与锡锭交织的纹路。李岩抬手止住队伍,从袖中取出青铜罗盘,指针正疯狂旋转,最终指向洞顶垂落的石钟乳——那里渗出的水迹,正是《矿脉勘探图》上标记的“毒气眼”。

“所有人后退三十步,用湿布捂住口鼻!”李岩的令箭指向洞壁的青铜喇叭,那是改良自百越铜鼓的传声装置,“敲响‘毒气预警’信号,让井底的人关闭通风口!”话音未落,洞顶突然坠落拳头大的碎石,砸在阿虎脚边溅起火星,却见他不躲不闪,盯着李岩手中的罗盘:“这东西真能看见山公的心思?”

“不是山公,是矿脉里的‘哑气’。”李岩展开羊皮卷,上面用秦隶和百越文标注着“瓦斯聚集区”,每个危险点都画着骷髅与齿轮的警示符,“记住,火把变蓝就立刻撤离,比巫祝的预言更准。”他忽然指向阿虎腰间的铜牌,“你父亲当年若有这罗盘,或许能躲过塌方。”

阿虎的身子猛地绷紧,父亲的矿难是他心底的疤。三个月前,李岩推行“矿工工爵制”,规定每开采十斤锡换半亩良田,改良采矿术可直接晋升工爵,这个在矿洞长大的少年便天天揣着碎矿石琢磨。此刻他望着罗盘上的指针,突然想起自己发明的“水冲法”——用竹筒引山泉冲刷矿砂,却总被老矿工们笑作“玩水孩童”。

矿洞深处传来安全的“三长音”,李岩带着众人继续深入,却见岩壁上用红漆画着巨大的百越蛇纹,蛇信指向的正是阿虎的试验田。“驩兜的人又来涂图腾了。”随行的秦吏低声禀报,手中握着半片刻着“锡矿属越”的木牍,边缘还沾着新鲜的朱砂。

李岩却蹲下身,摸着蛇纹旁新刻的秦隶“安全通道”:“告诉驩兜,他若能让族中子弟学会看罗盘,蛇纹下可以刻上他的工爵等级。”他忽然望向阿虎,少年正用竹筒接取岩壁渗水,倒入随身携带的陶碗,水面上漂浮的矿砂竟自动聚成锡粒——这正是“水冲法”的雏形。

“试试在竹筒里装细纱和木炭。”李岩取出袖中改良的过滤装置,青铜管口刻着秦地的玄武纹,“这样冲出来的矿砂更纯,还能省下三成人力。”阿虎的眼睛亮起来,突然想起三天前在学室看见的《天工开物》插图,里面的“淘洗法”竟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只是多了秦人齿轮的精妙。

黄昏时分,矿洞外的公示栏前围满了矿工。李岩亲手将二等工爵印挂在阿虎胸前,印面刻着“锡工”二字,秦篆的“金”字旁与百越的矿石纹浑然一体:“从今日起,你的‘水冲法’将写进《南境矿典》,每个用此法的矿工,你都能分得一成工爵积分。”

人群中传来不甘的冷哼,驩兜的族侄握着刻有旧贵族徽记的矿镐,镐头却已缺口——那是他昨日强行开采硬岩留下的伤痕。“秦人想抢我们的锡矿!”他的呼喝惊飞了洞顶的蝙蝠,却见阿虎突然举起工爵印,青铜光芒映得对方退缩:“三个月前,你父亲在塌方时把生的机会让给我,现在你要让他的血白流?”

李岩趁热打铁,展开新绘制的《矿山规划图》,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秦人工匠与百越矿工的协作区域:“驩兜部擅长找矿脉,我们的锻工擅长冶锡,”他指向图中央的“工爵熔炉”,“将来这里炼出的精锡,会铸成你们的图腾纹,卖到波斯换琉璃,换你们最想要的盐巴。”

深夜,李岩独自来到阿虎的试验田,看见少年正借着月光改良过滤装置,脚边摆着七八个失败的竹筒,每个竹筒上都刻着不同的百越纹——那是他向各部落借来的祈福符号。“知道为什么给你二等工爵?”李岩忽然开口,“因为你让矿石里的锡,不再是流血的代价,而是让子孙吃饱的希望。”

阿虎抬头,看见李岩手中捧着的青铜矿灯,灯罩上刻着秦越矿工共同开凿的图案,齿轮与矿镐在火焰中交相辉映。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山公不会保佑贪心的人,只会保佑让石头开口说话的人。”此刻手中的过滤竹筒,不正是让矿石“说话”的钥匙?

三日后,首辆“秦越合籍矿车”驶出矿洞,车身上的双纹徽记在阳光下闪耀:秦地的玄鸟展开翅膀,托着百越的矿石图腾,齿轮状的车轮碾过泥泞,留下的车辙里,既有秦人的冶铁技术,也有百越的探矿智慧。驩兜的族侄默默放下手中的旧矿镐,捡起公示栏飘落的“工爵申请表”,上面“改良采矿术可越级晋升”的条款,比任何图腾都更耀眼。

当第一炉精锡运往咸阳时,李岩在矿洞深处埋下“文明基石”,石函里装着阿虎的水冲竹筒、驩兜部的探矿罗盘,还有刻着双纹的《矿工安全条例》。他知道,这场矿山新政的真正胜利,不是开采了多少锡矿,而是让越人矿工明白:手中的矿镐,凿开的不仅是岩石,更是横亘在两个文明间的坚冰。

暮色中,矿洞上方的“工爵灯塔”亮起,光芒穿透雨幕,照亮了刻在崖壁上的新图腾——那是秦人工匠与百越矿工共同举起的齿轮,齿轮中心,一粒锡砂正折射出七彩光芒。李岩望着这一切,忽然想起初到岭南时,百越人视矿山为雷神的宝库,如今却在制度的齿轮下,将宝库的钥匙,交到了每一个用双手创造的人手中。

这一晚,他在《南境矿志》中写道:“锡非私产,乃天地之馈赠;工爵非贵,乃技艺之勋章。当秦越矿工共执矿镐,金石为开之处,便是文明共生之始。”墨迹未干,远处传来阿虎教新矿工辨认罗盘的声音,混着百越的采矿歌谣,却用秦地的调子唱着:“齿轮转,矿脉开,山公赐宝育人材……”

而在苍梧峒的篝火旁,老矿工们传看着新领的工爵腰牌,牌面上的锡锭纹与齿轮纹,在火光中渐渐模糊了界限。他们不知道,这些小小的铜牌,终将成为岭南矿工的骄傲,让每一粒从矿洞走出的锡砂,都带着两个文明共同的体温,在历史的熔炉里,铸造成永不生锈的融合之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