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 > 第116章 海神祭祀(信仰归一)

咸涩的海风卷着碎浪拍打在望海郡的青石崖上,三十六盏琉璃海灯顺着海岸线排成巨鲸形状,灯芯浸过鲛鱼油,在暮色中泛着幽蓝荧光。李岩的朱漆官轿刚转过九曲栈梯,便听见崖底传来整齐的唱经声,混杂着贝壳相击的脆响——那是海神教祭司在诵念《苍波咒》,每隔三年的孟夏望日,南境沿海七郡都会在“吞海崖”举行祭祀,祈求海神镇住连年泛滥的“黑潮”。

“大人,祭典司仪是海神教首座巫祝敖崇。”亲卫林缚压低声音,手按剑柄扫视崖顶林立的幡旗,幡面上绣着的八爪巨章图腾正在海风中翻卷,“半月前敖崇曾派人前往节度使府,说今年海神需‘活祭童男童女’。”李岩摩挲着腰间半块玉珏,云雷纹在海光中忽明忽暗,他记得父亲临终前曾说过,南境海神信仰本是先民为镇海潮所立,百年前却被幽州门阀渗透,成了敛财工具。

祭台建在崖底凹进去的溶洞前,洞顶垂落的钟乳石被雕成海神巨手,十二名赤足祭司抬着青铜巨鼎步入溶洞,鼎中装着刚从深海捕来的“海神眼”——一种遍体银鳞的盲鱼,传说能看见海下亡灵。李岩踏上祭台时,敖崇突然掀开玄色海纹大氅,露出胸前盘曲的章鱼刺青,腕间银铃骤响:“节度使大人可带了‘苍波令’?”

所谓苍波令,是五十年前朝廷赐予海神教的青铜令牌,上刻“代天巡海”四字。李岩早知敖崇会拿旧制刁难,抬手示意林缚捧上木匣,匣中却不是令牌,而是一卷泛黄的《南境祀典》:“本朝律例载,诸郡祭祀需合《周礼》。”他指尖划过“祭海以牲牢,不得用生口”的朱笔批注,目光扫过敖崇骤然绷紧的眉弓,“敖首座若要抗旨,此刻便可退下。”

溶洞深处突然传来“哗啦”水响,装着海神眼的青铜鼎里,银鳞盲鱼竟集体翻肚,雪白的鱼腹在火光下泛着诡异的青斑。敖崇趁机高举起青铜铃:“海神示警!黑潮将至,必是有人渎神!”围观的百姓顿时骚动,有妇人抱着孩子跪下,额头撞在湿滑的礁石上:“去年黑潮卷走了三个渔村,求求海神开恩!”

李岩注意到盲鱼鳃部有细小的针孔,显然是被人注入了毒汁。他忽然想起三日前收到的密报,幽州裴氏的商船刚在望海郡卸货,货物清单里有一箱“西域奇药”。正当敖崇准备宣布活祭童男童女时,崖顶突然传来嘹唳的鹰哨,一只青羽海东青俯冲而下,爪上拴着浸过海水的密报。

“启禀大人,莱州湾发现三艘挂着八爪旗的快船!”林缚拆开密报,脸色剧变,“船上之人身着水鬼甲,腰佩幽州军刀!”敖崇的瞳孔猛地收缩,八爪旗正是海神教私设的海盗船队标志。李岩却忽然轻笑,从袖中取出半枚断裂的苍波令——正是他今早从望海郡百姓口中得知,十年前敖崇为逼百姓捐银,故意制造黑潮,害死了七十二名抗捐渔民。

“原来敖首座不仅通神,还通敌。”李岩将断令拍在祭台上,礁石缝隙里渗出的海水正将断口处的锈迹冲刷,露出底下新刻的“裴”字,“幽州裴氏每年给你十万两白银,换你纵容海盗劫掠过往商队,对吗?”敖崇后退半步,掌心的铃铛“当啷”落地,他没想到李岩竟会在祭典上突然摊牌,更没想到断令里藏着这么深的伏笔。

溶洞深处的潮水突然暴涨,浪头拍在钟乳石上发出轰鸣,仿佛海神在怒吼。李岩趁机踏前一步,抓起鼎中翻肚的盲鱼,指尖捏住鱼鳃,竟扯出半根细如发丝的银针:“所谓海神示警,不过是有人在鱼鳃里下毒!”他转身面对百姓,将银针举过头顶,“去年黑潮前,敖崇派人凿毁了三处防波堤,却说是海神发怒!”

百姓们顿时哗然,有几个渔村青壮冲上前要揍敖崇,却被李岩抬手拦住。他望向溶洞深处渐渐退去的潮水,忽然看见礁石上有个模糊的人影,背着与北境玄甲军同款的牛皮箭囊。“现在,轮到本官宣示海神旨意了。”李岩从林缚手中接过漆盒,里面装着他亲自撰写的《新海神祀典》,“即日起,海神祭祀改用三牲太牢,废除活祭;防波堤修缮银两米粮,由各州百姓代表监督取用。”

敖崇突然发出尖锐的啸声,溶洞顶部的钟乳石竟开始晃动——原来他早就在洞顶埋了火药。李岩察觉地面震动,立刻推开身边百姓,却见方才礁石上的人影窜出,手中短刀直取他面门。千钧一发之际,海东青突然俯冲而下,利爪划过刺客手腕,短刀“叮”地落在祭台上,刀柄刻着与学府奠基时弩箭相同的墨梅纹。

“抓住刺客!”林缚带着亲卫冲上前,刺客却转身跃入海中,激起的浪花里闪过半片裴氏商队的腰牌。李岩捡起刺客遗落的绢帕,上面用密蜡写着“黑潮今夜子时至”。他望向渐暗的海面,忽然想起王夫子曾说过,真正的海神信仰,是让百姓懂得敬畏自然,更要懂得团结抗灾。

“各位乡亲。”李岩登上祭台最高处,手中举起从幽州商船上缴获的海图,“所谓黑潮,不过是有人故意引动潮汐!”他指着海图上被标记的暗礁群,“只要按图清理这些礁石,再加固防波堤,黑潮便不足为惧!”百姓们看着海图上清晰的标记,想起去年黑潮后,敖崇曾以“海神需静修”为由,禁止任何人靠近海边,渐渐有人反应过来。

子时将近,海面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漆黑的潮头如城墙般压来。李岩却不慌不忙,从祭台取出十二面绘着北斗七星的令旗,交给早已待命的渔甲卫:“按北斗阵布防!”他记得三个月前在学府讲课时,特意让渔民子弟学习《水经注》,此刻正是检验成果的时候。

当黑潮撞上北斗阵的防波堤时,浪头竟被分成两股,顺着导流渠排入深海。百姓们看着安然无恙的渔村,突然有人跪下高呼:“节度使大人是海神转世!”李岩连忙扶起百姓,目光却落在退潮后的沙滩上——那里有一串朝溶洞深处延伸的脚印,脚印旁散落着几枚北境玄甲军的箭簇。

祭典结束后,李岩在溶洞深处发现了暗室,里面堆满了幽州裴氏的账册,还有与北境将领互通的密信。最底层的木盒里,躺着完整的苍波令,以及半枚刻着“玄甲”的虎符。他忽然明白,敖崇不过是棋子,真正的后手,藏在北境与幽州勾结的铁证里,藏在墨梅谍刺客的绢帕中,更藏在即将到来的黑潮真相背后。

“大人,渔甲卫在暗室密道发现通往幽州的海图。”林缚递上卷着海藻的羊皮纸,“还有……”他欲言又止,指向暗室石壁上的新刻字痕:“墨梅将开,雪落南境”。这是墨梅谍的暗号,意味着北境的下一步行动,将在大雪纷飞时展开。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刺破海面时,李岩站在吞海崖顶,看着渔民们开始清理暗礁。敖崇被百姓们用渔网捆着跪在祭台前,而新的《海神祀典》正被刻在崖壁上。他摸着腰间重新拼合的苍波令,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孩童的歌声,正是学府里的学生们带着渔童背诵《防波十策》。

海风送来咸涩的潮气,却不再带着血腥与恐惧。李岩知道,信仰的归一从来不是靠神罚或神迹,而是让百姓在苦难中看见希望,在团结中找到力量。当远处的海平线浮现几艘挂着南境飞虎旗的战船时,他忽然想起奠基学府时埋下的陶罐——或许,南境的根基,从来都在人心,在每一次识破阴谋后的清醒,在每一次共克时艰后的凝聚。

暮色中的望海郡亮起新的灯火,不再是幽蓝的海灯,而是暖黄的渔家灯。李岩望着崖底正在焚烧的八爪旗,火焰中飞起一只青羽海东青,爪上拴着新的密报:“北境二十万大军,已至莱州湾三十里处。”他握紧苍波令,嘴角勾起一丝冷笑——海神祭祀已破,接下来,该让那些妄图分裂南境的人,见识真正的“海神之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