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 > 第48章 书同文劫(文字战争)

大秦三十七年,霜降。

曲阜孔庙前的青铜鼎里飘着未燃尽的艾草,淳于越的宽袖拂过碑额时,指尖在\"周礼复振\"四个大篆笔画上刮出刺耳的声响。身后三百儒生皆着素麻深衣,腰间悬着刻刀——那是他们昨夜在鲁国公室旧库里翻出的青铜利器。

\"列位且看!\"淳于越高举竹简,经霜的白发在晨风中散乱如麻,\"始皇帝竟要废我大篆,强推那鬼画符般的小篆!今日这通《复古碑》,便要让天下人知道,文字乃文明之根,断不可毁于暴君之手!\"

石匠的凿子刚触到碑面,官道尽头突然腾起遮天蔽日的烟尘。百匹玄甲骑兵分两翼排开,中间八名壮汉抬着朱漆木匣,匣角鎏金铜兽的双眼正对着碑首的云雷纹。

\"鲁地儒生,可知抗旨何罪?\"

骑在乌骓马上的李岩掀开斗篷,腰间鹿卢剑的穗子被北风扯得猎猎作响。他身后,百工署的匠人正推着三丈高的青铜车架,车辕上缠着浸过桐油的皮管,末端铜嘴闪着幽蓝的光。

淳于越的刻刀\"当啷\"落地:\"李大人身为廷尉,怎可纵容匠人污我孔庙?\"

\"污?\"李岩抬手,匠人转动车架上的青铜轮盘,皮管突然喷出青紫色雾霭。最先喷到的\"周\"字笔画诡异地蜷缩,金箔般的大篆纹路片片剥落,露出下面深褐色的隶书——\"秦\"。

围观的百姓发出惊呼。淳于越踉跄半步,看着自己昨夜亲自督刻的大篆如冰雪消融,底层笔画分明是月前被官府收缴的隶书模板。他突然想起三日前,有游商高价收购旧碑拓片,原来早在此处埋下伏笔!

\"淳于博士以为,\"李岩策马逼近,剑尖挑起半片剥落的篆文,\"是大秦的酸性药水厉害,还是孔夫子'因材施教'的道理更该铭记?这碑本就是先刻隶书,再覆大篆,你等刻上去的,不过是层画皮罢了。\"

儒生群中有人突然甩出袖箭,直取李岩面门。寒光闪过,鹿卢剑已出鞘三寸,袖箭却在触到剑锋前\"滋滋\"冒起青烟——剑身上的酸性涂层,正是方才喷碑所用药水。

\"拿下!\"李岩挥剑指向骚动的儒生,百工署匠人竟从车架暗格里抽出竹简,上面画满人像:\"各位昨夜在铁匠铺打造刻刀时,可曾想过,匠籍册子早记下你们的掌纹?\"

淳于越看着被押解的弟子,突然注意到李岩手中木匣打开——里面竟是《鲁论语》的隶书抄本,每一页边角都用朱砂画着奇怪符号。他猛然想起,半月前鲁国驿站突然换了驿卒,那些人总在深夜用炭笔在竹简上涂画,原来竟是...

\"这是文字速记法。\"李岩抖开一幅三丈长卷,上面用三十七个符号拼出\"书同文,车同轨\",\"从今往后,大秦的基层官吏不需精通大篆,只需记住这些符号,便可日行千里传递公文。淳于博士,你说这是毁了文明,还是让文明长了翅膀?\"

人群中突然挤出个灰衣少年,怀里抱着被药水腐蚀一半的碑石:\"大人!我认得这些符号!去年在咸阳当学徒,工头就是用这个教我们记账的!\"少年翻开衣襟,胸前刺着的速记符号与长卷上一模一样——那是百工署匠人独有的标记。

淳于越感到一阵眩晕。他终于明白,为何最近三个月,鲁地的商贾突然不再使用大篆契约,为何连酒肆的价目表都悄悄换成了简体字。原来李岩根本不是要强行推行小篆,而是用更便捷的速记法,从根基上瓦解了大篆的实用价值。

\"大人!不好了!\"正当此时,一名驿卒浑身是血冲开人群,\"齐地儒生聚众焚烧郡县官署,说要...要护我大周文字!\"

李岩却突然轻笑,从袖中取出一卷发黄的帛书:\"淳于博士,你可知这是什么?\"帛书上赫然是周武王灭商时的甲骨文手札,\"朕派史官考证过,大篆本就是西岐文字与东夷蝌蚪文的杂糅。如今推行小篆,不过是让文字重回夏商周一脉相承的正途——难道博士想让天下人,永远困在列国文字的迷宫里?\"

淳于越盯着帛书上的文字,突然发现每个字的结构都暗合《说文解字》的部首,与小篆别无二致。他忽然想起,三年前李岩在咸阳宫召集天下书吏,说是编纂字书,原来早就在为今日铺路。

\"传朕旨意。\"李岩甩袖指向孔庙前的残碑,\"此碑改刻《秦鲁通商诏》,用隶书与速记符号双文并刻。即日起,鲁国学子若能在三个月内精通速记法,可直接入太学深造——无论出身贵贱。\"

话音未落,人群中已有寒门子弟跪地叩谢。淳于越看着那些曾经只能在孔庙外偷听讲学的少年,突然发现自己手中的刻刀,不知何时已被换成了速记符号的字帖。

暮色降临孔庙时,李岩独自站在残碑前。匠人正在用新制的羊毫笔,在碑面刷第二遍酸性药水——这是腹?根据《墨经》里的\"金与火相守则流\"改良的配方,能让隶书笔画深入石髓,再难被篡改。

\"大人,淳于越在狱中绝食。\"随行的咸阳令低声禀报。

李岩望着天边的北斗星,忽然想起十年前在稷下学宫,自己与淳于越争论\"文字是否该为庶民所用\"的那个夏夜。那时的淳于越,还是个愿意为寒门学子仗义执言的君子。

\"送些鲁国煎饼去。\"李岩转身时,靴底碾碎一片剥落的大篆残片,\"另外,把《工爵密档》里的药水配方,单独抄一份给墨者——他们若能琢磨出用在竹简上的速干剂,今后公文传递能快上三日。\"

咸阳令领命而去。李岩摸了摸腰间的鹿卢剑,剑柄上的速记符号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知道,这场文字战争远未结束。齐地的儒生叛乱,不过是旧贵族的垂死挣扎,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让文字成为连接千万黎民的纽带,而非少数人垄断的权杖。

回到驿馆时,案头摆着各郡县传来的加急文书。李岩翻开最新的齐地密报,瞳孔突然收缩——密报末尾,用速记符号画着个扭曲的\"火\"字,旁边还有行极小的隶书:\"儒生私铸大篆钱,欲乱我秦币。\"

他猛然想起,上午在孔庙看到的青铜鼎,鼎足内侧刻着的正是已被废除的齐国刀币纹路。原来,文字之争的背后,竟是一场妄图颠覆大秦金融的阴谋。

\"备马!\"李岩抓起斗篷,鹿卢剑在剑鞘中发出清越的鸣响,\"连夜赶往齐地,告诉蒙恬将军,让他的狼毫卫做好准备——这次,我们要连他们的钱袋子一起洗干净。\"

窗外,一轮残月正被乌云吞噬,恰似那些即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老文字。而在大秦的土地上,新的文字正在生根发芽,带着千万庶民的希望,向着更辽阔的未来生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