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 > 第106章 铜鼓传音(信息革命)

十万大山的雾霭还未散尽,苍梧峒的铜鼓声突然炸响。娅青手中的藤编梭子“当啷”落地,那是三长两短的急音——按照百越旧俗,这意味着“山鬼作祟,全族戒备”。她抓起腰间的工爵令箭,顺着声音冲向山崖,却见老祭师正对着祖传的青铜鼓疯狂捶打,鼓面的雷纹图腾溅满朱砂。

“是黑熊群!”巡逻的百越青壮浑身是血,肩头的爪痕深可见骨,“在野牛坡踩了陷阱,现在朝村寨冲过来了!”祭师的骨杖狠狠砸在鼓边,却见铜声闷哑如破瓦,惊起的只有树梢的夜枭。娅青突然想起,三日前李岩刚带着秦地工匠改良过山顶的铜鼓站,此刻正朝最高处的“雷音台”狂奔。

雷音台上,李岩的牛皮靴踩过新铺的青铜传音管道,手中握着刻满音阶的木尺。他身后的秦地乐官正在调整铜鼓悬挂的角度,八面青铜鼓用浸过桐油的藤条吊起,每面鼓下方都连着碗口粗的空心铜管,像八只仰天的青铜巨蟒。

“按‘野兽侵袭’信号!”李岩的木尺敲在最大的铜鼓上,“咚——嗒嗒咚”的三长两短音骤然炸开,声音竟比传统铜鼓清亮三倍,沿着山谷形成连绵回响。娅青看见,铜鼓下方的齿轮装置随着震动缓缓转动,将声波导向特定山谷,管道口的羽毛标记正指向野牛坡方向。

“不可能!”老祭师追上来,骨杖指着铜鼓上的秦隶刻度,“铜鼓是雷神的喉舌,怎可刻上秦人文字?”李岩却递过青铜听筒,筒身刻着百越雷纹与秦地云纹的共生图案:“您听,鼓声里有您熟悉的雷音,却多了能传十里的‘翅膀’。”他指向山腰间的中继站,那里的小铜鼓正自动敲响,像被雷神之手依次点拨。

青壮们带着弩箭冲上野牛坡时,发现黑熊群已被提前布置的铁蒺藜阵逼进了溶洞。峒长瓯雒王握着染血的秦式弩机,盯着山崖上的铜鼓管道发愣——那些曾被他视为“秦人妖术”的铜管,此刻正将安全信号“一长一短”传向各个村寨,余音绕梁间,竟比百越巫舞更精准。

黄昏时分,各峒的头人聚集在雷音台下。李岩掀开覆盖铜鼓的苎麻帘,露出鼓身的“声波密码表”:秦隶标注的“野兽”“商队”“疫病”等词条旁,对应着百越文的图腾符号,每个符号下方都画着齿轮示意图,解释“声波如何借山谷反射”。

“这是‘雷音三十六调’。”李岩用青铜槌敲击不同铜鼓,音调高低竟能拼出短句,“比如‘三长两短’是野兽,‘两长一短’是商队,若遇暴雨,就敲‘短长短短’——”他忽然指向老祭师,“祭师大人的雷鼓祭舞,步法暗合声波反射路径,我们不过是把雷神的‘舞步’刻在了铜鼓上。”

老祭师的手指划过鼓面的齿轮纹,突然想起三年前,李岩在祭典上看着百越巫舞时,曾用秦地算筹在沙地上画过类似的几何图形。此刻铜鼓的震动频率,竟与巫典中“雷音传九峰”的记载分毫不差,只是多了让凡人也能操控的“齿轮钥匙”。

“试一下‘丰收庆典’信号。”娅青递过刻着谷穗纹的木槌,老祭师下意识接过,敲出“长长短短长”的节奏。刹那间,山谷间的铜鼓站依次响应,像雷神在群峰间抛接火链,连最偏远的瑶峒都传回了共鸣。越人们从竹楼里涌出,看着星空下震动的铜鼓,发现秦人带来的不是破坏,而是让雷神的声音更清晰的扩音器。

深夜,李岩带着娅青检查中继站。月光下,青铜管道泛着冷光,每处接缝都缠着百越的辟邪藤条。“当年在咸阳,我读过《墨子》的‘地听术’,”他摸着管道内壁的螺旋纹,“没想到百越的铜鼓传讯,本就是天然的声波导管,我们只是加了让声音‘拐弯’的齿轮。”

娅青忽然指着远处的火光,那是苍梧峒在庆祝击退黑熊,铜鼓声混着秦地的埙声,竟编出了新的曲调。她想起白天老祭师的话:“原来雷神的鼓,也需要凡人帮他调弦。”此刻手中的工爵令箭,正刻着与铜鼓密码对应的符号,让她第一次觉得,秦人的律法与百越的巫音,竟能在声波中达成和解。

三日后,波斯商队的驼铃声在山外响起。李岩站在雷音台,看着商队首领阿巴斯对着铜鼓密码表惊叹,忽然敲响“欢迎商队”的“两长两短”。当波斯人听懂这来自山神的“问候”,随行的希腊学者正在羊皮纸上绘制铜鼓齿轮的结构图,标题写着“秦人用雷神的琴弦编织山谷”。

“陛下,驩兜的使者求见。”娅青递过刻着蛇纹的木简,那是百越旧贵族最后的试探。李岩却敲响“和平议事”的“一长三短”,声音顺着管道直达驩兜的山寨:“告诉他,铜鼓能传战讯,也能传婚讯——下月的百工赛,他的锻铁队若能胜出,铜鼓站可以刻上他的族徽。”

暮色漫进山谷时,雷音台的铜鼓突然齐鸣,奏的是百越新创的《山与海》:秦地的宫调与百越的羽调在齿轮间穿梭,像两种文明的手掌,终于在声波的桥梁上相握。李岩知道,这场始于铜鼓的信息革命,早已超越了传讯本身——当每个村寨的铜鼓都能听见彼此的心跳,当秦隶与百越文在声波密码**生,十万大山的屏障,便成了文明共振的共鸣腔。

这一晚,他在《南境工典》中记下:“声无形,器有制。以铜鼓为喉,以山谷为腔,以齿轮为舌,使万峒同声,百越同息——此乃文明之传音术。”竹简的边角,画着个极小的铜鼓,鼓面的雷纹与齿轮纹正在震动,震波所及之处,秦旗与百越羽饰在山风**舞,再无分彼此。

而在苍梧峒的篝火旁,老祭师正教孩子们辨认铜鼓密码,用的是秦地的算术口诀:“长音如雷短如风,三长两短野兽凶……”火光照着孩子们腰间的小铜铃,铃上刻着秦越双纹的“听”字,像一颗埋进声波里的种子,终将在每个百越少年的耳中,长成连接天地的文明之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