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 > 第111章 梯田奇观(生态改造)

南境的热风卷着沙粒拍打在观测站的玻璃上时,李岩正盯着土壤检测仪上的红色警报出神。屏幕上“硒元素超标300%”的字样像道狰狞的伤疤,让他后颈的旧疤隐隐作痛——那是三年前在滇西梯田塌方时留下的,和眼前这片即将竣工的“奇迹工程”一样,都刻着他作为生态修复专家的勋章与耻辱。

“李工!老族长带着人马来了!”实习生小陈撞开门,腰间的对讲机还在滋滋响着,“村口聚集了二十多个汉子,扛着锄头说要拆水渠!”

李岩抓起草帽扣在头上,指尖划过裤兜里的U盘——里面存着三个月前偷偷送检的土壤样本。当他跟着吵闹声跑到梯田边缘时,正看见驼背的老族长举着沾着泥浆的锄头,浑浊的眼睛瞪着层层叠叠的青灰色田埂:“狗屁的生态改造!播下去的稻种全烂在地里,你让我们拿什么充军粮?”

一百二十级梯田在炽阳下泛着冷光,像被抽干血肉的巨大骸骨。李岩蹲下身,指甲刮过田埂表面的硬化土层,剥落的碎屑里露出几星暗红——那是他特意调配的固土剂,此刻却像凝固的血迹。三个月前他带着团队进驻这个被称为“火焰谷”的地方,承诺用生态梯田让寸草不生的红土地长出抗灾稻,可现在播种半个月,田里连株稗草都没冒头。

“大家看看这些裂缝!”另一个汉子掀起田边的防水布,露出底下龟裂纹路的黏土,“说是仿造哈尼梯田的生态系统,结果比石头还硬!去年好歹能种点耐旱玉米,现在全给祸害了!”

咒骂声像潮水般涌来,李岩的视线却定格在防水布边缘——那里有几簇极小的白色菌丝,正顺着裂缝蜿蜒生长。他突然想起三天前深夜,无人机红外扫描显示梯田中部温度异常,当时他以为是仪器故障,现在看来...

“让开!”老族长的锄头砸向田埂,第一下就崩掉了拳头大的土块。碎裂声中,李岩突然瞥见土块内部闪着金属光泽,那是他埋藏的微型传感器!如果锄头再偏五厘米,就会切断地下排水系统的主管道——

“住手!”他扑过去攥住锄头木柄,掌心被粗糙的纹路磨出血泡,“给我三天时间,今晚就给大家看降水模拟实验!”人群中响起嗤笑,李岩提高声音:“县农科院的王教授明天到,他带来的耐硒稻种——”

“少拿官话糊弄人!”老族长甩开他的手,锄头再次举起,却在半空突然顿住。远处的天际线压来铅灰色云团,湿热的风里带着令人心悸的土腥味——南境半年未见的暴雨,就要来了。

李岩望着翻涌的云层,后颈的伤疤突然刺痛。三年前在滇西,他也是这样看着暴雨吞没自己设计的梯田,二十八名村民被泥石流冲走,其中有个总追着他喊“李叔叔”的小姑娘...他摸了摸裤兜,U盘边缘的棱角扎得掌心发疼,里面除了土壤报告,还有那份被他藏了三年的事故调查报告。

“要下雨了!”不知谁喊了一声,豆大的雨点已经砸在梯田上。老族长犹豫间,李岩突然转身跑向观测站,抓起应急广播:“所有人退到安全区!启动排水系统!”他按下遥控器的瞬间,梯田底部的暗渠传来沉闷的轰鸣,那是三个月前他瞒着所有人加装的虹吸装置——当固土剂失效时,这套仿造喀斯特地貌的排水系统就是最后的底牌。

暴雨倾盆而下,千万条水线砸在硬化的田埂上,却顺着预设的导流槽汇入暗渠。李岩站在观测台上,看着水幕中的梯田逐渐浮现出暗藏的纹路——那不是普通的水平梯田,而是依照等高线设计的“螺旋导流带”,每级田埂的倾斜角度精确到0.3度,能让雨水在滞留三分钟后自动向两侧分流。

“看!田埂没垮!”小陈指着下方,原本被骂作“石头壳”的田埂在水流冲击下,表面的固土剂正层层剥落,露出底下蜂窝状的透气层。李岩突然想起在实验室的那个深夜,当他发现本地黏土含硒量超标后,偷偷将火山灰与蚯蚓蛋白混合,烧制出这种会“呼吸”的生态砖——只是为了通过上级审批,他在报告里隐瞒了这个颠覆性的配方。

雨水在梯田中形成奇妙的光影,每级平台都像悬浮的翡翠,水流沿着螺旋纹路旋转而下,最终汇入山脚的蓄水池。老族长张着嘴看着这幕奇观,手中的锄头“当啷”落地:“这、这和你画的设计图不一样...”

“因为真正的梯田,从来不是照搬书本的死公式。”李岩摘下湿透的草帽,任由雨水冲刷着脸庞,“三个月前第一次测土,我就发现这里的黏土含硒量是普通农田的五倍,传统的保水层只会让毒素淤积。所以我把每级田埂都做成了活性滤层,用本地红土混合火山灰烧制,里面还埋了耐硒真菌的孢子——刚才你们看到的白丝,就是它们在分解有害物质。”

人群中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李岩却盯着蓄水池的水位显示器,眉头越皱越紧。按计算,暴雨至少要持续两小时才能激活真菌的繁殖周期,但现在才过四十分钟,云层已经开始消散。更危险的是,土壤检测仪的警报还在闪烁,硒元素的数值不降反升——除非,地下还有更深层的污染源。

“李工!蓄水池底部渗水!”对讲机里传来技术员的惊叫。李岩心里一沉,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暗渠在开挖时,他发现地下二十米有层黑色页岩,当时以为是普通岩层,现在看来,很可能是硒元素的矿脉!

“打开所有泄洪阀!”他冲向梯田,突然听见“咔嚓”一声脆响,离他最近的田埂边缘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缝。雨水渗进裂缝,带着暗红色的泥浆涌出,那是被激活的硒元素溶液,一旦渗入地下水,整个南境的生态系统都将面临灾难。

老族长看着变色的水流,突然抓住李岩的胳膊:“三年前滇西的事,是不是...也是因为地下矿脉?”

李岩的手猛地一抖。这个秘密他瞒了三年,连自己都快相信那只是场普通的地质灾害,直到在南境发现相同的黑色页岩。此刻老族长浑浊的眼睛里,竟带着和当年那个小姑娘父亲一样的哀求——

“跟我来!”他咬咬牙,扯着老族长冲向梯田中部,撬开一块看似普通的草皮,露出底下金属质地的升降梯,“三个月前我就发现了矿脉,所以在梯田核心区建了这个生态净化舱。里面培育着从极地冻土提取的噬硒细菌,原本打算等稻种发芽后再启动,现在只能提前了。”

升降梯下行时,李岩盯着舱门玻璃上自己的倒影。三年前在滇西,他也是在事故后才发现地下矿脉,可那时已经太晚。这次他偷偷修改设计方案,在每个田埂里预埋了纳米级的导硒管道,将深层矿脉渗出的有害物质引向净化舱——这个未通过审批的疯狂计划,成败就在此一举。

舱门打开的瞬间,培养槽里的幽蓝光芒映亮了所有人的脸。成千上万条发丝般的管道从天花板垂落,正将暗红色的液体吸入透明的反应釜。老族长看着仪表盘上不断下降的硒元素数值,突然扑通跪下:“原来你早就知道...怪不得去年冬天,你带着人在后山挖了三个月的沟...”

“我只是不想再犯同样的错。”李岩关掉警报器,看着培养槽里逐渐清澈的水样,后颈的伤疤终于不再灼痛。他想起出发前在烈士墓前的承诺,那个总送他酸角糕的小姑娘,终于不再是他午夜梦回时的噩梦。

暴雨在黎明前停了。当第一缕阳光爬上梯田时,村民们惊异地发现,原本暗红的田埂泛出了淡淡的青绿色——那是噬硒细菌代谢后的痕迹。李岩蹲在田边,用手指碾碎一块剥落的生态砖,里面蜷缩着几星嫩黄的芽尖,正是他昨天深夜偷偷播下的改良稻种。

“这些稻子,会在吸收硒元素的同时分泌中和酶。”他对着围拢的村民展开手掌,芽尖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三个月后收割时,你们不仅能交上合格的军粮,这些富硒大米还能卖到边疆外三倍的价钱。”

老族长颤抖着接过稻芽,突然指着远处的观测站:“那刚才蓄水池的渗水...是不是故意让我们看见的?”

李岩站起身,望着层层叠叠的梯田在晨光中舒展,像极了大地新生的年轮。他没有回答,只是摸了摸裤兜里的U盘——里面除了土壤报告,还有份新的申请,关于在南境建立首个矿脉生态修复示范区的可行性方案。

当无人机再次掠过梯田时,镜头扫过某个隐蔽的监测点,那里的电子屏上,硒元素数值正在缓慢下降,但另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指标却亮起了黄灯:地下150米处,岩层活动频率异常。而此刻的李岩,正蹲在田边教孩子们辨认刚露头的耐硒真菌,完全没注意到远处的山峦间,几缕淡灰色的烟尘正悄然升起——那是比生态改造更危险的讯号,南境的烽烟,从来不止在地面上燃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