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 > 第33章 隶变狂飙(文字平民化)

咸阳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南市的墙根下已挤满了人。穿着短褐的百姓们仰头盯着新贴的告示,指指点点,人群中不时传来困惑的低语。往日规整的篆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的字体,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灵动。

“这写的啥?狗爬的字也能当告示?”穿粗布衣裳的汉子挠着后脑勺,一脸茫然。

“听说这叫隶书,陛下下令,以后公文、告示都用这字!”旁边略通文墨的书生扶了扶竹简,语气里带着不满,“好好的篆文不用,偏要搞这些旁门左道,成何体统!”

咸阳宫书房内,李岩握着毛笔,在竹简上写下几个隶书大字,笔锋凌厉,气势如虹。陈柱站在一旁,手中捧着一摞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新创的隶书字。

“陛下,百工署的工匠们已经学会写隶书了,都说这字比篆文好写多了!”陈柱脸上洋溢着兴奋,“就是那些老儒生,还在嚷嚷着要扞卫篆文正统。”

李岩放下毛笔,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们越是反对,就说明这隶书越有推行的必要。文字,不该是贵族的私器,而应属于天下百姓!”

三日后,咸阳太学门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字闹剧”拉开了序幕。

十几个白发苍苍的老儒生,身着宽大的深衣,举着写满篆文的竹简,在太学门口高声抗议。领头的淳于越,白发飘飘,怒目圆睁:“陛下此举,是要毁了祖宗传承千年的文字!篆文乃圣王所创,庄重典雅,岂是那些粗鄙的隶书能比的!”

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议论纷纷。就在这时,一辆马车疾驰而来,车帘掀开,李岩身着便服走下马车。

“诸位夫子,何必如此激动?”李岩微笑着,语气平静,“不如,咱们来一场比试如何?”

淳于越一愣,随即冷笑道:“陛下想比什么?难道是比写那些不成体统的隶书?”

“就比写字速度与实用。”李岩拍了拍手,几个隶卒抬着两块大木板走上前来,上面分别铺着篆文和隶书的文稿,“现在,我口述一篇告示,两位夫子分别用篆文和隶书抄写,看谁先完成。”

众人哗然。一位年轻的儒生站了出来,愿以隶书应战。随着李岩开始口述,两人奋笔疾书。篆文笔画繁复,淳于越写得满头大汗,而写隶书的年轻儒生却运笔如飞,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抄写。

李岩举起两份文稿,高声道:“诸位请看,同样的内容,篆文书写耗时久,笔画难记,而隶书简单易写,一目了然。文字的作用,是为了传递信息,方便百姓,而非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百姓们纷纷点头,掌声雷动。淳于越脸色涨得通红,却无话可说。

然而,这场文字改革的阻力远不止于此。

几日后,咸阳城突然流传出谣言,说隶书是“亡国之字”,用隶书书写会触怒神灵,招致灾祸。街头巷尾,人心惶惶,不少百姓开始抵制隶书。

李岩得知后,不慌不忙。他命人在南市搭建高台,召集百姓,同时请来了太学的儒生们。

高台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漏。李岩命人找来十个隶卒和十个儒生,分别用篆文和隶书抄写《秦律》。随着沙漏开始计时,一场紧张的书写比赛开始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隶卒们用隶书快速书写,而儒生们却在篆文的复杂笔画中苦苦挣扎。当沙漏流尽,隶卒们已经抄完了大半,而儒生们才写了不到三分之一。

李岩拿起隶卒抄写的隶书版《秦律》,朗声道:“诸位,看看这些字,虽不如篆文华美,却能让每一个百姓都看得懂、学得会!律法,是为了让百姓遵守,若连字都看不懂,谈何守法?”

台下的百姓们若有所思,开始窃窃私语。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转折发生了。

一个衣着破旧的少年挤到台前,怯生生地说:“陛下,小人不识字,但愿意学隶书!”李岩眼前一亮,当即命人现场教少年写隶书。少年学得很快,不一会儿就能写出自己的名字。

“看到了吗?”李岩激动地对众人说,“这就是隶书的意义!它能让目不识丁的百姓,也能读书写字,改变命运!”

百姓们被少年的举动感染,纷纷高呼:“陛下圣明!愿学隶书!”

但旧贵族们并未就此罢手。他们暗中指使一些人,在各地制造混乱,故意用隶书书写错误的告示,引发百姓误解。

李岩将计就计,开展了一场“文字纠错”行动。他设立了“文字监察使”,让百姓们举报错误的隶书书写,并给予奖励。同时,在各地开办“隶学馆”,免费教百姓识字写字。

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走进隶学馆,学习隶书,一场真正的文字革命在大秦境内蔓延开来。

然而,更大的危机正在暗处酝酿。

一日深夜,李岩正在批阅奏折,蒙恬神色匆匆地赶来:“陛下,发现有人在销毁隶书字书,还暗杀隶学馆的先生!”

李岩眼神一凛:“查!一定要查出幕后黑手!”

经过一番调查,线索指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嬴傒的门客中,有一个神秘的组织,他们企图通过破坏隶书推行,来动摇李岩的统治。

李岩冷笑一声:“既然他们要玩,那就陪他们玩个大的!”

他暗中安排腹?带领墨者,保护隶学馆,同时收集证据。很快,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墨者们突袭了神秘组织的据点,搜出了大量准备用于破坏的工具和伪造的文书。

当证据摆在嬴傒面前时,他脸色惨白,无言以对。李岩并未严惩嬴傒,只是淡淡地说:“文字改革,是大势所趋,逆之者亡。希望叔父能明白这个道理。”

经此一役,隶书的推行再无阻碍。三个月后,大秦各地的公文、告示、书籍,全部换成了隶书。百姓们惊喜地发现,原本遥不可及的文字,如今变得触手可及。

在隶学馆里,一位老者颤抖着写下自己的名字,老泪纵横:“活了大半辈子,今天终于能自己写字了!”

而在咸阳宫,李岩望着地图上星罗棋布的隶学馆,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场文字平民化的改革,不仅改变了文字的书写方式,更打开了一扇门——一扇让知识与文明,走向每一个百姓的门。

但李岩也清楚,改革之路漫漫,前方还有无数挑战。就在这时,一封来自蜀地的密信送到了他手中。信中提到,蜀地的巴人,似乎在秘密研习一种奇特的文字符号,与隶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李岩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将密信收入袖中。新的故事,或许又将从这里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