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 > 第8章 粮食革命(现代农学落地)

咸阳城外的皇家籍田上,李岩撸起衣袖,露出小臂上淡色的烧伤疤痕——那是昨日在温室查看炭火时不慎烫的。此刻,他握着一把青铜耧犁,望着面前整齐划开的垄沟,心中默算着株距行距。

“陛下,这大豆与小麦同垄,真能增产?”左庶长王贲捏着一把圆滚滚的大豆,满脸困惑,“往年单种小麦,亩产不过百斤,若挤上大豆……”

“王卿可知,为何荒地种豆后,次年禾苗更壮?”李岩弯腰抓起一把土,指缝间露出几颗白色瘤状物,“此乃‘地之精魄’,大豆根系生瘤,可聚土中肥力,供小麦汲取。”

围观的农民交头接耳,有人低声嘀咕:“陛下莫不是学了墨家妖术?”话音未落,人群中突然冲出个白发老翁,扑通跪地:“陛下!小民去年按您说的‘垄作法’种粟,收了三石!今年若再试这‘妖法’,怕是要绝收啊!”

李岩认出这是去年带头疏浚郑国渠的赵老汉,眼中闪过一丝温和:“赵伯,你且看——”他从袖中取出一个琉璃瓶,里面装着浑浊的液体,“此乃‘地力神水’,洒在根部,可助瘤子生长。今日朕与你打赌:若此法不成,朕赔你十亩良田;若成了,你便做这‘间作”首户,如何?”

赵老汉盯着琉璃瓶中翻滚的气泡,想起去年陛下用导流坝救活万亩良田,终于咬牙点头:“好!小民信陛下一回!”

播种当日,李岩亲自掌犁,青铜耧犁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性,一行行麦种与大豆间隔落入土中。隗状站在田埂上,望着他左手上缠着的布条——那是故意露出的“龙体微恙”假象,却让隗状心中升起莫名的怀疑。

“大人,真要按计划行事?”随从低声问,“若被陛下发现……”

“怕什么?”隗状冷笑,“他若真有通天本事,就该料到旧贵族不会坐视‘贱民农学’兴起。”他抬手示意,几个蒙面人悄悄潜入隔壁的实验田,手中拿着的,竟是从南境运来的“噬根虫”。

三日后,李岩正在温室查看早熟小麦的抽穗情况,蒙恬匆匆来报:“陛下!东边实验田的豆苗全蔫了,赵老汉在地头哭天抢地,说您骗了他!”

温室里的琉璃瓦被狂风掀起一角,李岩望着簌簌落下的碎玻璃,忽然轻笑:“走,去看看。”

实验田边围满了百姓,赵老汉抱着枯死的豆苗痛哭:“陛下啊!您看看这根须,全被虫蛀了!这可怎么活啊……”

李岩蹲下身,指尖抚过豆苗根部的虫洞——洞口整齐,分明是人为放置的虫卵。他抬头望向人群,果然看到隗状嘴角闪过一丝得意。

“诸位可知,此虫为何只咬东边田?”他忽然开口,从怀中取出一只竹筒,里面爬着数十只色彩斑斓的甲虫,“此乃‘七星瓢虫’,专食‘噬根虫’。”说着,他将瓢虫撒入田间,“三日后,若虫患未除,朕自罚去郑国渠挑水三月!”

百姓们面面相觑,隗状却猛地转身离去——他认得那些瓢虫,正是楚墨机关术里记载的“生物相克之法”,没想到这皇帝竟连墨家秘传都知晓。

第三日正午,实验田里传来惊呼:原本蔫黄的豆苗已重新挺立,根部的噬根虫被瓢虫啃食殆尽,露出健康的白色根瘤。赵老汉扒开泥土,看着密密麻麻的根瘤,忽然磕头如捣蒜:“陛下真是活神仙!这、这地之精魄竟真能生出来!”

李岩趁机举起一株双穗小麦,那是他用温室控温技术培育的改良种:“此乃‘嘉禾’,上天见朕爱民如子,特赐祥瑞!”人群中立刻响起“陛下万岁”的呼声,却没人注意到,他袖中的温度计显示着精确的25c——这是小麦抽穗的最佳温度。

当晚,方士卢生奉密旨散布谣言:“昨夜观星,见农宿大放异彩,有青气直冲天庭,乃陛下亲耕所致!”李岩听着蒙恬的汇报,望着案头的《泛胜之书》残卷,忽然轻笑:“告诉卢生,明日再加码——就说‘嘉禾生于籍田,乃六国将平之兆’。”

蒙恬皱眉:“陛下,这谣言虽能稳民心,但终究……”

“终究如何?”李岩反问,“当年商君徙木立信,靠的是实利;朕今日既要实利,也要虚声。待粮食堆满常平仓,百姓只会记得朕的好,哪还管谣言从何而来?”

旬日后,常平仓的仓门首次打开。李岩站在仓顶,看着吏员们用他改良的“木格防潮法”搬运粮食——底层垫着炭渣,中层用木板分格,顶层覆盖浸过石灰水的麻布。蒙恬递来账本,声音里带着震撼:“陛下,按您的法子,仓储损耗竟从三成降至半成!”

“这算什么。”李岩指着远处的温室群,“明年开春,朕要让关中百姓都种上‘冬小麦’,三季轮作,亩产翻倍。”他忽然压低声音,“另外,派心腹去苍梧郡,收购一种叫‘占城稻’的种籽——那才是真正的‘粮食革命’。”

蒙恬领命而去,李岩却在仓顶停留许久。月光洒在他脸上,映出他眼中的复杂神色——他清楚,这场粮食革命不仅是农学的胜利,更是一场舆论与人心的博弈。当百姓们捧着饱满的麦穗欢呼“祥瑞”时,旧贵族们在暗处握紧了拳头,而那个神秘的玄鸟组织,想必也注意到了这个“能让土地生金”的皇帝。

深夜,李岩回到温室,却发现门扉虚掩。烛火下,一个身着黑衣的身影正在查看他的育种笔记,腰间悬挂的玄鸟玉佩泛着幽光。

“你是谁?”李岩冷声质问,手按腰间的机关袖箭。

黑衣人转身,露出半张脸,左眼角的疤痕在火光下格外醒目——正是上次行刺失败的刺客同门!对方抬手掷出一枚玉简,便跃窗而去。

玉简上刻着一行小字:“藤甲未解,又种嘉禾,阁下果然要搅乱这局棋?”李岩握着玉简,忽然想起腹?提到的“天人裂隙”传说,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个组织,不仅知晓他的穿越身份,竟还能预测他的行动!

窗外,七星瓢虫在夜风中振翅,温室里的小麦苗在炭火的温暖中轻轻摇曳。李岩望着玉简上的“局棋”二字,忽然轻笑出声——既然你们要玩棋,那朕就做这执棋人,看看究竟是谁,能笑到最后。

这一夜,咸阳城的童谣又变了:“皇帝种田手一挥,豆麦同垄金穗垂;常平仓里粮成山,玄鸟飞过不敢啼!”当更夫敲过五更时,李岩在育种笔记上写下新的计划,旁边画着一株双穗小麦,麦穗上方赫然是一个齿轮与耒耜交织的图案——那是他心中“科技与农学共振”的图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