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乾坤重塑始皇再造华夏版图 > 第88章 工读移民(文明扩张)

咸阳西市的晨钟撞碎薄雾时,三万移民正挤在「工读署」门前的青铜机关闸前。人群中混着六国口音的咒骂与啼哭,夹杂着孩童抓挠铁栅栏的声响,却在看见闸口上方悬浮的「工」字齿轮时,不约而同地噤了声——那是百工署新制的「辨伪天枢」,能通过体温和掌纹识别逃亡奴隶。

李岩的车架刚转过朱雀街,车辕上的「工爵铃」便发出蜂鸣。驾车的赵高俯身递上染血的竹简:「陛下,函谷关传来急报,韩魏贵族雇凶伪装成郑国渠工匠,试图混进移民队伍。」话音未落,前方突然传来巨响,机关闸的青铜栅栏竟被撞出凹痕,数十个披麻戴孝的汉子举着农具冲在最前,矛头直指「工读署」匾额。

「陛下!是三川郡的流民!」工读署令丞陈错满头冷汗地挤开人群,他腰间的「工爵腰牌」还挂着未干的血迹,「他们说家乡遭了蝗灾,可按《移民条例》,受灾郡县需先由当地工官出具技艺证明才能……」

李岩抬手止住陈错,目光落在最前方老者手中的「哭丧棒」——那分明是改良版的「鲁班锁」拆卸工具。他轻叩车壁,机关暗格弹出半面「望气镜」,镜面折射出人群中十余个藏着铁器的身影,其中三人袖口绣着魏氏宗纹。

「打开机关闸。」李岩踏出车架,衣摆扫过闸口的「地磁感应槽」,齿轮转动声中,青铜栅栏竟分成九段升起,露出后面悬浮的十二道「工读门」。每道门楣都刻着不同工种的徽记:冶铁、造车、陶瓦、织机……门扉中央的水晶球正泛着微光,映出试图闯关者的掌纹。

冲在最前的老者见栅栏打开,眼中闪过狂喜,举着哭丧棒便往「冶铁门」冲去。然而掌心刚触水晶球,门扉突然喷出白雾,水晶球上浮现出他掌心的老茧——分明是握惯了剑鞘而非铁锤的形状。

「魏氏宗人魏无忌,」李岩的声音混着机关门的嗡鸣,「你父去年在安邑私铸兵器时,我特许你带族人流亡,为何还要伪装流民闯关?」

老者浑身剧震,哭丧棒「当啷」落地,露出里面藏着的魏侯印信。人群中顿时响起抽气声,更多人注意到,那些举着农具的汉子,袖口都绣着若隐若现的「田」字纹——正是齐地旧贵族的暗记。

「陛下明鉴!」魏无忌突然跪地,「我等并非有意闯关,实在是六国苛政猛于虎,百姓求一条活路啊!」他扯开衣襟,露出胸口刺着的「工」字纹身,「您看,我等仰慕秦国工爵制已久,哪怕做最下等的学徒工也行!」

李岩盯着那刺青突然轻笑,指尖划过「冶铁门」的齿轮纹路。水晶球应声分裂,露出内层的「墨斗测谎阵」:魏无忌胸口的刺青遇光即褪,露出底下的「反秦」朱砂字。周围百姓惊呼后退,却见十二道工读门突然齐声鸣响,每扇门后都走出机械傀儡,手中捧着的竹简上,清晰列着这些旧贵族的真实身份——他们竟是受雇于楚考烈王,试图混入移民队伍破坏郑国渠。

「诸位可知,为何工读署的门要设十二道?」李岩踏上台阶,抬手按动门楣的「天工锁」,十二扇门突然旋转重组,竟在半空拼出秦国版图,「因为真正的工读移民,从不是敞开大门任人涌入,而是让每个匠人都能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就像这机关门,治铁的手该握锻锤,织绢的手该碰梭子,妄图握剑的手……」他指尖划过「魏无忌」的名字,对应的冶铁门突然喷出火星,在地上烧出「淘汰」二字,「终将被齿轮碾碎。」

骚动平息后,李岩命赵高抬出青铜箱,里面码放着三千枚「工爵试凭证」:「即日起,所有移民可凭技艺考核获得临时工爵,三等以下者进入蜀地参与『金牛道』工程,二等以上直接编入百工署。但丑话说在前头——」他指向门后浮现的立体沙盘,蜀地群山间正运行着成队的「木牛流马」,「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错了,难于在你们能否看懂这木牛流马的齿轮图纸。若连零件都装反,便只能去临邛煮盐,终生不得踏入匠作署半步。」

人群中突然挤出个灰衣少年,怀中抱着半块残缺的「指南车零件」:「陛下!我爹是宋国子车氏传人,他临终前让我带着这个来秦国……」少年掌心的老茧正好吻合零件凹槽,当他将零件嵌入机关门时,水晶球竟泛起罕见的靛蓝色——那是「天工灵脉」认可的标志。

李岩接过零件仔细端详,齿轮内侧的微雕纹路,正是失传百年的「指南车差分原理」。他当众将少年的临时凭证升级为「二等工爵木符」,并亲手为他戴上刻着「车」字的青铜腕扣:「记住,在秦国,匠人的血脉不是姓氏,而是刻进齿轮的智慧。你若能补全指南车,来年今日,这腕扣便会换成纯金。」

日头偏西时,工读署门前的队伍已井然有序。李岩注意到,许多流民悄悄掏出藏着的「家传工具」:有赵地的错金匕首、楚地的漆器刮刀、齐地的陶轮轴承。他对陈错耳语几句,后者立即命人抬出「工爵分级沙漏」——沙子流尽前完成工具核验者,可优先选择前往蜀地或关中。

真正的**出现在黄昏。当最后一批移民通过「织机门」时,南方天际突然飞来三架机关鸢,爪上抓着的不是公文,而是滴着血的楚国令尹印。随鸢而来的墨者呈上竹简:「启禀陛下,楚相春申君欲封锁淮河渡口,阻拦吴越工匠入秦,已被我等『水战机关船』击退。」

李岩展开袖中蜀地地形图,指尖划过「葭萌关」处的红点:「告诉腹?,把准备好的『工读移民手册』用震天雷射到楚都城墙。记住,每本手册里都夹着『蜀锦织机改良图』——让六国百姓看看,在秦国,连织工都能住上带暖炉的砖瓦房,用上能自动断线的『智巧梭』。」

暮色中,工读署的齿轮塔亮起第一层灯火。李岩看着远处蜿蜒的移民队伍,突然对蒙恬的密使笑道:「回去告诉蒙将军,首批三万移民中,有六千名造车匠、三千名冶铁工,足够在蜀地造出能翻秦岭的『爬山虎车』。至于那些旧贵族的细作……」他指向齿轮塔上闪烁的红点,「早已被编入『灵渠开凿队』,让他们去岭南挖运河,省得在咸阳碍眼。」

是夜,咸阳宫的青铜地图上,代表移民的墨绿光点正沿着「金牛道」向蜀地蔓延。李岩抚摸着案头新刻的「工读律令」,目光落在最后一条:「凡工爵移民所到之处,必建匠作学堂,必设百工市集,必通传讯铜鸢。」他知道,当六国匠人发现,在秦国,技艺能换田宅、换官爵、甚至换家族荣耀时,所谓的「文明扩张」,早已随着齿轮的转动,在那些布满老茧的掌心中,悄然埋下了种子。

而在千里之外的郢都,春申君看着城墙上插着的「工读手册」,颤抖的手指划过「蜀地工匠月俸三镒」的字样。手册里掉出的「都江堰水闸图纸」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不知道,这张看似普通的图纸,其实藏着李岩的真正目的——当六国流民为了追逐更好的匠作条件涌入秦国时,整个天下的人口与技术,正沿着他亲手打造的「工爵齿轮」,不可逆转地向咸阳汇聚。

这一夜,秦国的工读署迎来了史上最特殊的移民——七个来自波斯的琉璃匠人,他们背着的琉璃瓶里,装着能烧制透明玻璃的秘方。而李岩早已命人在关中备好「玻璃工坊」,工坊门前的机关匾额上,「文明」二字正随着齿轮转动,不断变幻成六国文字。

文明的扩张,从来不是靠刀剑开道,而是让每个握着锤子、梭子、刻刀的手,都能在秦国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齿轮。当这些齿轮开始同步转动时,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文明,正在匠人的汗水中,悄然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