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听雨 > 第57章 泰山贼寇

汉末听雨 第57章 泰山贼寇

作者:青竹小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1:50:59 来源:小说旗

三月的春风里,阳光明媚,草长莺飞。出门近半年,终于踏上归途。一切都欣欣向荣,让人忍不住勾起唇角,掩不住笑意。马蹄‘哒哒哒’的踏着,踩出悦耳的韵律。周晨骑在马上,随着马匹颠簸起伏,心情愉悦。在这个悸动发情的季节,不知觉的吹起口哨,吹着后世不太正经的调调,在三月的春风里传开,仿佛孩子纯真的笑声。

李虹听着这怪异的曲调,有些好听又奇怪。“周大哥你吹得什么曲子,好听又奇怪。”

周晨回头睨了他一眼。“小屁孩,大人的事,别瞎大听。”

这怪异的曲调,怎么会和大人小孩扯上关系?李虹不懂,转头看向李狗子寻求答案,但李狗子也茫然。李虹无赖,看向周晨,满是怨念,只想快快长大。

‘哈哈哈’,身后传来淳于琼爽朗的大笑,跟着解释道:“你家周大哥叫你别瞎打听,可是为你好。不过看你年纪也十二三的样子,不小了,要不我带你去见见世面?勾栏里的曲儿,可比他吹的好听多了。”

“勾栏里还有曲儿?勾栏是什么地方?”

这词李狗子懂,见他懵懂被人戏弄的样子,李狗子解释道:“就是妓馆。”

李虹一听,‘唰’的一下脸红到脖子根,也不敢再接话,默默离远了些。但离了老远,还是能听到淳于琼的笑声。那笑声格外刺耳,让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你这小兄弟挺有意思,这么大了,如此懵懂。大户人家的少爷,都会在女人身上使劲了,你也不带他见识见识。”

周晨心中吐槽着,我自己还是个雏呢,带他上哪见识去。当然这话不可能对这个大老粗说,不然全军都得笑话他。“他还小,还在长身体,太早熟悉女人,对身体不好。淳于将军能否让大军加快些速度?某有些迫不及待了。”

周晨僵硬的转换话题,让淳于琼有些奇怪,打量了他一番,给身边的传讯兵吩咐下去。行军速度果然提升些。一路穿过清河,来到黄河渡口,将渡口两边的守卒收拾一番,叫他们不敢再收那么高昂的商税。之后便扬长而去,进入泰山郡。泰山多贼寇,大军放慢行军速度,派出斥候开路。行不过半日,便听斥候回报,前边泰山郡守应劭与黄巾大战。

淳于琼眉头挑动,刚出冀州,进入泰山郡,就遇上兵事,心情自然不太美丽。此行目的是为开阳,不想路途多生事端。尤其兵事,自己只带三千人马,大的战事打不起,小的也耗不起。万一损兵过多,开阳之事就无法顺利得手。不过既然遇上,还是得直接面对,粗着嗓子问道:“形势如何?”

“黄巾势大,应太守还在支撑,不过形势不容乐观。”

“前方可有路,绕过他们去?”反正他们相争,谁赢也都影响不到自己,绕过去也行。

“有是有,不过都靠近战场。咱们一旦过去,定会引起双方注意。”

淳于琼皱眉沉思,周晨看着,不由插嘴问道:“他们现在没发现我们吧?”

“应该没有。”

既然没有暴露,那冀州军马杀过去,定是一支足以改变战争结果的奇兵。于是对淳于琼劝道:“咱们还是帮一下应太守吧。”

“为何要帮他?咱们此行的目的,可不是帮他打黄巾。”淳于琼皱眉反驳,一旦动刀兵,就会损失兵力。

“这某自然知晓。不过帮他有帮他的理由。其一,咱们是汉军,剿匪灭寇乃是本职。其二,袁师兄定不会只想占冀州。今日你打着冀州上将的旗号帮了他一把,来日师兄染指青州,便名正言顺,还能为师兄结个善缘,日后定有裨益。”

淳于琼不由多看他一眼,这个其貌不扬的儒生,竟有如此远见,倒是有些本事。于是转头又向斥候问道:“双方投入多少人马?黄巾可有预备队?”

“战场之上,正在厮杀的有几千人。两边本阵也都留有队伍,具体数量不知。双方尚未尽全力。”

淳于琼点点头,吩咐继续监视,便定下策略。等两边投入全力,再收拾残局。于是又着人安排道:“带人将战场周遭环境地形摸一遍,画个草图过来。”

“诺!”斥候躬身退下,淳于琼叫停队伍,让全军隐蔽。然粮草辎重笨重,一时半会儿,并不好隐蔽。官道周边,平整无遮拦,只能暴露在外。只祈祷黄巾斥候,并未探出这么远。

周晨在一旁听着他的指令,觉得条理清晰,目的明确,是一名合格将领。即便自己,也只能做到这样。对驱逐四寇之事,心中又多几分信心。

待斥候又一次回报,淳于琼命令大军,隐蔽前行,准备战斗。周晨借过刚画的草图,观察地形。冀州的军马扑上去,黄巾无有准备,必败无疑。到时候必定往泰山山林之中撤退。若在他们撤退的路线上埋伏些人,定能尽全功。周晨将自己的想法说与淳于琼听,至于如何判断,他乃大军主帅,自要听他的。

淳于琼听了周晨的想法,有些刮目相看,不由又重新打量他一番。原以为只是个没用的儒生,沾着蔡邕的光,与自家主公结成师兄弟。没想到却不简单,远见卓识,还是有谋略,倒是个人才,倒是自己轻看了他。“既然如此,那你领五百兵马,去他们退路上埋伏,如何?”

周晨自然无有不应,招呼李狗子带着家丁,领着兵马,前去埋伏。又安排斥候,时时刻刻紧盯战场形势。

此时的战场,战鼓震天,喊杀声此起彼伏,双方兵马如潮水般涌动。狭路相逢,勇者虽胜。但战场之上,到底还要看哪方人多势众。黄巾士兵身披黄色战袍,头戴黄色头巾,拿着五花八门的武器,与汉军拼杀。他们的呐喊声震撼人心,仿佛要将天地撕裂。武器虽简陋,也无甚章法,但靠着个人武勇与人多,也将应劭带领的汉军压着打。而且顺风仗,黄巾越打越凶,越打越顺。汉军装备虽精良,却也抵不住对方人多。渐渐就陷入被动,陷入劣势,隐隐有奔溃之势。应勋赶紧将剩余兵力投入战场,全力拼杀。

战场之上,火光四溅,金属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鲜血飞溅,哀号声此起彼伏,一片惨烈景象。双方底牌尽出,全力厮杀。此刻战场就像一座血肉磨坊,碾压着双方血肉。汉军得到支援,稍微扭转些颓势。然黄巾首领陈义见应勋投入全部兵力,立马也将自己的本阵兵马投入战场。局势又被搬回来。汉军这次更加撑不住,眼看就要奔溃四散。

突然,一声炮响,一支军马迅速向战场扑来。打着冀州上将淳于琼的旗号,直扑黄巾。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原本胜利在望的黄巾,被冀州兵马一轮冲杀,便阵型大乱,四处奔逃。陈义看着突然杀出的兵马,惊得目瞪口呆。还是手下心腹护着往战场后撤,这才反应过来。“何处来的兵马?”

突然杀出的兵马,让他功亏一篑,心中大恨。但自己已无力再扭转战场形势,只能收拢兵马,往泰山撤去。

“看旗号是冀州兵马,领兵之人是淳于琼。”

陈义冷哼一声,回头看着那碍眼的旗号,领着人,加速退去。

突然杀出的这只军马,直接改变了战场局势。应勋看到援兵,心中大喜,鼓动着手下士兵,奋力反击。于他而言,冀州军马,简直天降神兵,保住了泰山郡百姓,也保住了他的脑袋。领兵追出十余里,这才鸣金收兵。回头打扫战场。

硝烟弥漫的战场,土地被染得殷红。仿佛一幅血色的画卷在无情地展开。狂风卷起尘埃,夹杂着焦土的味道和未散尽的硝烟,刺鼻而令人窒息。

应勋命人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清整武器装备。自己则热情招呼淳于琼。“淳于将军神兵天降,救泰山郡于水火,感激不尽。”

“应太守客气,身为汉军剿灭黄巾乃应有之义。”

“淳于将军高义,来来来,随我回城,定要好好犒劳将军,为将军庆功。”

淳于琼看了看天色,命人就近扎营。而后对应勋回应道:“我等路过泰山郡,要往琅琊而去,碰巧遇上,便顺手帮忙而已。我还有一部人马,埋伏在贼人撤退的路上,要在此待他们返回。所以回城摆宴就不用了,不必大费周章。太守若有心,可否为大军准备一顿热食?”

应勋自然无有不应,转身吩咐人去忙,自己热情陪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