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听雨 > 第74章 出谋划策

汉末听雨 第74章 出谋划策

作者:青竹小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1:50:59 来源:小说旗

大比进行得如火如荼,登台献艺的花娘,都使尽浑身解数,赢得满堂喝彩,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投花唱名之声,此起彼伏。那些富户豪商,见着自己喜欢的,全然不在乎钱财,只为占得鳌头,博美人一笑。

正看得尽兴,门外响起敲门声。周晨回头,开门便见俩宦官,恭恭敬敬的立于门口行礼。

周晨连忙还礼。问明来意,便随他们离开。七弯八拐的,不知绕到何处,约莫走了一盏茶的工夫才在一小房间前停下。进门之前,两个宦官还要搜身一番,这才放行。

进门之后,便见蹇硕在正堂高坐,端茶细品。

“拜见蹇黄门。”

虽不是第一次见,蹇硕还是又仔细打量他一番。身形瘦削,裘袄紧裹,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嘴唇单薄,鼻梁高挺,脸颊修长而又苍白,平庸之姿。属于见一面给人留不下什么映象的那种。只是眉宇之间隐有阴气,似是个阴诡之人,无甚阳刚之气,蹇硕不喜,自也不会给什么好脸色。自己虽是阉人,却平生磊落,不喜阴诡之人。所以与张让那群人,也不怎么合得来,十常侍里始终无自己的名字,地位始终在他们之下。今日若不是窦家人开口,自己更不会出来见他。何况上次陛下招揽于他,他辞而不就,而今却来找自己,有何居心?

“便是你两次三番的想见某,意欲何为?”

“我的意图先不着急,黄门可想听听我能为您带来些什么?”

只有让他知道自己可以为他带来什么,才有可能让他为自己做些什么。直接提需求,多半是得不到满足的。自己这招,先把吊起他胃口,不论如何,也不至于马上被赶出去。

蹇硕倒是第一次见如此推销自己的,不过到底是宫中人,见过世面。眼皮子都没抬一下,只继续细品着杯中清茶。似乎漠不关心,却又开口问道:

“你能带给某什么?”

“能给黄门带来地位,陛下出行,黄门不必再立于常侍之后。能让黄门受陛下赏识,得陛下宠信。能让黄门飞黄腾达,权势滔天。”

‘呵呵’,蹇硕轻蔑的笑起来,未免幅度太大,将茶洒出来,随手将茶杯放下。抬眼看着周晨,居高临下,如观地上蝼蚁。心中感叹,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什么话都敢说。初生牛犊,果然不畏猛虎。自己今日心情好,也不欲计较。

“少年人心高气盛,某理解。不过往后可得小心些,不是每日都有好运道。”

眼看他要叫人送客,即使被他盯得如芒在背。仍硬着头皮说道:“求黄门再给某一盏茶的时间,容某再分说一二。若黄门仍不信,某任凭处置。”

“说,你只管说。”

蹇硕玩味的答复着。心中打定主意,若他说不出个道道来,便定叫这口出狂言的小子知道知道‘怕’字怎么写。

“某知道黄门定然觉得某大言不惭,但办到某说的,其实不难,读几本兵书便可。”

“如今天下纷乱,流贼未灭。刘焉上表,改刺史为州牧,加强地方权威。此法虽能平流贼,却也是饮鸩止渴。地方威权甚重,朝廷威权便轻,久之天下百姓便会只知有州牧,不知有天子。此必将成为陛下的心头大患。如此推论,黄门觉得然否?”

身为小黄门,朝堂之事,蹇硕自然明了。要不要改刺史,朝堂争论多日。衮衮诸公,岂有不明白刘焉此议的弊端。只是地方事急,只能同意此议,以解燃眉之急。蹇硕点头同意,示意他继续。周晨便继续分析道:“朝廷要除此大患,陛下与诸臣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兵。只有朝廷掌握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百战精兵,才能震慑诸侯。再辅以手段,才能解决此心头大患。”

蹇硕若有所思,之前直觉得他弱不禁风,不够阳刚。而今看来,他目光倒是长远。如今一道政令才下,他便将朝廷之后几年的手段都看穿。又有诸多奇思妙想,果然是个人才。人不可貌相,古人诚不欺我。难道他之前并非口出狂言,而是胸有成竹?

“朝廷要掌握精兵,与某又有何干?”

周晨摇摇头,看来他还是不明白,便索性说得更明白些。

“所谓精兵,并不是指朝廷当下之兵马,而是另练新军。朝廷当下兵马,大部都已成武将私产,地方驻兵,又听从刺史州牧之令,所以陛下肯定会另练新军。而且新军定然要牢牢掌控于陛下手中。所以新军首领必为内官。而黄门您身材魁梧,面向阳刚,比起其他内官,此一点便占优不少。黄门再读几本兵书,在陛下面前偶然显露一番,好让陛下知晓您有知兵之能。如此新军首领,必定非您莫属。”

被他这么一说,蹇硕眼前似乎开了扇新窗,打开了新世界大门。顿时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似乎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兵权,便在不远处向自己招手。然而回过神来,他的说法还有些漏洞。

“你怎知陛下定会用内官为新军首领?”

“大将军以天下流贼未靖为由,至今不肯归还兵权,已然威权过甚。若新军再归其统领,怕是要尾大不掉的。况且这天下纷乱,军权只有捏在自己手中,才能放心。所以某断定,陛下定会以内官为新军首领。”

蹇硕又一次被说服,点头沉思亦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时局发展,看得如此通透,此实为大才。自家还得好生对待才行。

“你既已算准陛下会启用内官,编练新军。可能推断出陛下何时会下诏编练新军?”

“半年之内。”

‘啪’地一声,杯子掉地上摔碎。蹇硕原本也只是问问,并不觉得他有如此本事,能推算出来。可听到他好不犹豫的给出答案,心中还是震惊不已。若真被他言中,便是神人矣。

“这改刺史为州牧之诏令才下,四方流寇尚未平息,陛下岂会半年之内,就编练新军?”

“会,并非某信口开河。而是半年内定然下诏,编练新军。”

“为何?”

“因为时间。陛下虽春秋鼎盛,却是早衰之像。某在民间,亦听说陛下龙体常欠佳。具体如何,陛下心中自然最清楚。何况编练新军,耗时长久,必然越快开始越好。所以某猜想陛下为大汉天下计,亦为未来天子计,定会在半年之内编练新军。”

蹇硕再看他,心中有些发毛。对面站的,似乎是个怪物。仅凭这么点信息,居然连时间都能推断出来。若为真,当是经天纬地的大才。不过他所说的,一切都还未发生,尚不能证实。是以一切还要待半年后才见分晓。蹇硕这才安心些。

“你说的这些,半年后自有分晓。某便听你之言,半年后若一一得证,定拜你为上宾。”

“上宾无所谓,只需黄门得势后,关照某一二便可。”

“你费尽心机见某,便是为半年后某关照你一二?”

蹇硕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何况半年之后的事,谁说得准?这番作为,让人费解。

“某与天一楼争长短,没有个大靠山怎行。”

“你若都言中,便是当世大才。某定为你举荐,到时择地为官,又何必再与天一楼计较。”

周晨摇头,心说我若不与天一楼计较,便不会找你了。何况明年刘宏一死,董卓进京,跑都来不及,还说什么做官。

“眼下某并无出仕之心,只想经营手中产业。何况某与人有约,不好食言。”

于是周晨又将与王德仁的约定,以及自己的遭遇细细说与他听。蹇硕听着也不甚唏嘘,原来看着柔弱公子,还有如此英勇的一面。自己这目光看人还是不准。既然想结交于他,定当为其查访。洛阳为官,去年出京的周姓官员,应是好查。回去得闲,翻一翻宫内卷宗,定然可找些眉目。到时再来告知与他,定也是一番人情。难怪上次陛下征聘于他,都被他拒绝,倒是个孝义两全之人。

虽然周晨这一番推断,蹇硕心中已信了七八分,但仍然得警告一番。若不然一介商贾,便可随便在内官面前乱语,威仪何在?

“虽然你说的都有些道理,某姑且听信。若到时候你所言皆虚,某可饶不得你。”

“黄门放心,只管照某谋划行事,保管到时候大将军都得听您的。若不成,某任您拿捏,绝不反抗。”

‘嘭’,又一只杯子掉落。这厮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能提升自家地位,成为陛下心腹,已是邀天之幸,居然还说要让自己令得动大将军。这海口夸得太大,原本的信任,不由又减两分。鼓起眼睛又打量他一番,他到淡定,还一脸认真的样子,不像戏言。

“某这便等着。若真成事,你只管开口。莫说一个天一楼,便是要成皇商,要盐引铁引,某亦为你出头。”

说完又抛给周晨一枚令牌。

“持此令找高勇,洛阳地界里大小事务,他定会维护。不过你可莫仗着此令胡来,某给你只想让你有些自保之力,不想你因些小事死于非命。”

“多谢黄门,某谨记于心,不会给您添乱。”

于是蹇硕又吩咐几句,留下联系手段,便端茶送客了。只态度比之前进门时好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