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汉末听雨 > 第18章 周晨拜师

汉末听雨 第18章 周晨拜师

作者:青竹小妖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1:50:59 来源:小说旗

又忙碌了几日,作坊里储存的酒逐渐见底,周晨见状,便购置了一些水酒,亲自进行蒸馏,而后将新酿的酒存入后院。

周晨蒸馏酒的举动,自然没能逃过那些盯梢人的眼睛。消息很快传到了天一楼,月娘听闻后,并未做出过激反应。在她看来,周晨若是自己酿酒饮用,倒也无妨,随他去便是。只要他不对外售卖,也不将蒸馏酒的方子泄露出去,便没必要对他逼迫太甚。毕竟狗急了还会跳墙,若逼得太紧,万一周晨铤而走险,反倒会适得其反。

这边周晨得了新酿的酒,不禁想起上次卫仲道前来打酒却未如愿的事,于是拿出一个小酒坛,装了一坛新酒,准备给卫仲道送过去。

卢庄占地颇为广阔,前来接引周晨的是一个小童。小童瞥见周晨手中抱着的小酒坛,抽了抽鼻子,咧嘴露出笑容。在他的印象里,登门拜访自家先生的人,大多会带上文房四宝之类的礼品,像周晨这样抱着酒来的,还是头一个。小童将周晨引入堂中后,便去通报了。卢庄人口稀少,也没多少丫鬟仆人,因此这看门的小童还得兼顾其他杂事。

没过多久,蔡邕便来到了前堂。他一眼看到周晨抱着的小酒坛,不由自主地吞咽了一口唾沫。

“周掌柜今日登门,所为何事?” 蔡邕开口问道。

“上次卫兄来打酒,不巧酒没了。这次我又新酿了些,便想着给他送过来。” 周晨解释道。

蔡邕微微诧异,问道:“你找仲道?”

周晨点了点头。蔡邕挑了挑眉,心中暗自感慨,这童子守门太不牢靠,连来人的来意都没问清楚,就径直将人引进门了。不过仔细想来,上次卫仲道确实跟自己提起过,缘来酒馆已经关张改行,所以最近自己也没再去讨酒喝。“你不是已经不酿酒,改行了吗?” 蔡邕又问道。

“只是酿些自己喝的,卫兄既然想要,我便送些过来。” 周晨答道。

“他不住这儿,卫家在洛阳有自己的产业,并不住在卢庄。” 蔡邕说道。

这下周晨可尴尬了,以往每次见到卫仲道,他都是跟在蔡邕身边,况且卫仲道还是蔡邕未来的女婿,所以周晨自然而然地以为他们住在一起。上次卫仲道来打酒,自己连他的地址都没问,就径直把酒送到卢庄来了。闹了这么一出乌龙,周晨连忙躬身道歉:“先生见谅,小子实在是忘了问卫兄的地址。”

蔡邕双眼放光,紧紧盯着酒坛,那四溢的酒香让他忍不住又抽了抽鼻子,说道:“无妨。”

周晨瞧着蔡邕那副挪不开眼的模样,又低头看了看怀中的酒坛,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心想,这名满天下的大儒,没想到竟是个好酒之人。看来要想攀附上蔡邕的关系,并非没有机会。

“反正已经抱过来了,这坛酒就留给先生吧,还望先生笑纳。” 周晨说道。

蔡邕嘴角上扬,露出满意的笑容。这小子还算机灵,看出了自己的心思,没把酒抱回去。于是他一把接过酒坛,揭开封泥,抱着坛子便喝了一口。“呀” 的一声,显示出他饮完酒后心情十分舒畅。可刚舒畅完,蔡邕又犯起愁来。他心里明白,这小子的酒可不好白喝,瞧他那滴溜溜乱转的眼珠子,就知道他心里肯定又在盘算着什么。

“老夫这家里可是一贫如洗,你可别打什么歪主意。” 蔡邕半开玩笑地说道。

“先生说笑了,这酒是我自愿送的,哪能问您要酒资呢。何况我要是打什么主意,先生目光如炬,肯定一眼就能看穿。” 周晨笑着说道。

蔡邕心中暗道,算你识趣。“你要是还想给仲道送酒,就去城中的五甲巷吧。”

周晨心想,卫仲道不喝酒,他上次打酒还不是为了孝敬你这个未来老泰山?你白喝我一坛酒还不够,还想借着卫仲道的由头再喝一坛,这算盘打得可真精。周晨看着蔡邕,也咧嘴笑了起来。

蔡邕被周晨看穿了心思,脸上有些挂不住。“你这小狐狸,笑什么笑。”

“先生要是想喝好酒,我能酿。不如咱们做笔交易如何?” 周晨说道。

蔡邕心中暗道,商人就是商人,什么事儿都能拿来做交易。自己堂堂一代大儒,怎能跟这小子做交易?说出去自己的面子往哪搁?可他的目光又忍不住瞟向案几上的酒坛,心里痒痒的,还是想听周晨说说到底是什么交易。

周晨见蔡邕没有开口反驳,便当作他默认了,继续说道:“您之前送了我一支竖笛,可我不会吹奏,白白糟蹋了这么好的东西。不如您好人做到底,教我音律。我拜您为师,以后每天都给您酿好酒喝。”

“拜师?” 蔡邕犹豫了。一旦师徒关系建立,影响可是一辈子的事。这小子又是个惹事的主,到时候说不定还得替他收拾烂摊子,牵扯太深了。蔡邕用余光瞟了一眼酒坛,又咽了咽口水,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划算。于是说道:“教音律可以,拜师就不必了。”

周晨心中暗道,这老狐狸,算盘打得真精。跟他斗心眼,自己还是太嫩了。自己想要的就是这层师徒关系,到时候就可以借着这层关系,攀扯到曹操和袁绍两位师兄弟,谁真的只是想学那竖笛?可他这么一来,好处是得了,自己却什么都捞不着。于是开口说道:“先生这话,我可不敢苟同。自古以来,都是拜师学艺,拜师学艺,自然是先拜师,后学艺。我既然打算追随先生学习,不管先生如何看待我,我都认定先生为我的师父。”

蔡邕心想,这小狐狸说的倒也有些道理,又问道:“可读过书?”

“读过几本,识得些文字。” 周晨不敢说大话,万一与原身身份不符,容易露馅。

蔡邕心想,读书明理的人应该知道分寸,而且这小子心地也不坏。看在美酒的份上,收他做个记名弟子倒也可以。“那行,就允你在老夫这儿记个名。”

周晨咧嘴笑了,心想,美酒的魅力果然还是战胜了他的理智。立马做出回应,跪地拜师:“学生周晨拜见老师。”

蔡邕点了点头,说道:“明日我叫上几个人,做个见证,你明日再来行拜师礼吧。”

在古代,师徒关系极为重要,仅次于父子关系。所谓 “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便足以看出其重要程度。建立这样重要的关系,自然会有隆重的拜师礼,甚至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由此可见一斑。

对于拜师礼的具体流程,周晨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准备。回到作坊后,他只好把伙计们叫来商量。

“我要拜当世大儒蔡邕为师,这拜师礼该怎么准备?” 周晨问道。

王小二显然也没拜过师,最多只是听说过一些,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周忠倒是似乎有些见识,说道:“普通人拜师,一般都要准备六礼束修。这六礼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以及干肉。芹菜寓意着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寓意着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着红运高照;红枣寓意着早日学成;桂圆寓意着功德圆满;干肉则表达了弟子的心意。”

“就这么简单?这六礼倒是不难准备。还有别的讲究吗?”

“别的么,我也不太清楚。我所说的只是常人拜师的礼数。却不知道掌柜的拜这大儒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特别的也不管了,咱们也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能有什么特别的。周忠,你见多识广,就去帮我准备这六礼。”

“好嘞,掌柜的。” 周忠兴高采烈的应下,显得和他自己拜师一般。

周晨在店里来回踱步,思索着还需要准备些什么。小二被他晃得头都晕了,于是委屈的提醒道:“掌柜的,您歇一歇吧,我的头都被您晃晕了。那蔡夫子那么喜欢喝酒,要不您再准备些太白酿,投其所好?”

“这主意不错。这样,你把咱们这次酿的酒,留两小坛,剩下的都装好,明天全部送过去。” 周晨说道。

“咱们只留两坛?两坛酒够咱们这么多人喝两天的。您送那么一大坛子酒,按照原来太白酿的价格,那得值不少钱呢。” 小二有些心疼地说道。

在小二看来,那可是一大笔钱,却没考虑到用这些酒能换回来什么。实际上,这些酒换来的是一张无比珍贵的 “身份证”。以后世人提到周晨,第一个头衔将不再是小商贩,而是蔡邕的弟子。他将从一个从事 “贱业” 的商人,一跃成为地位超然的士人,实现彻底的脱胎换骨。

第二天,周晨带着精心准备的拜师礼,准时来到了卢庄。昨日那个小童将他引到正堂。只见正堂中,蔡邕和另一位老者正坐着谈论学问,下首侍立着卫仲道和两个陌生的面孔,他们身后站着一位姑娘,正是那日在雨中见过的那位。正堂宽敞明亮,堂前挂着一幅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画像,画像下已摆好了香案。看着这庄重的阵势,周晨不禁感到有些紧张。

拜师礼首先要拜祖师,蔡邕身为当世大儒,自然要先拜孔子。随后,弟子拜师父。蔡邕端坐在上位,周晨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首之礼,然后献上了拜师六礼。蔡邕收下礼物后,却没有让周晨起身。周晨以为蔡邕要训话,便抬头看向他,却发现蔡邕也在看着自己。难道是这六礼太简单,师父不满意? 周晨心中暗自思忖。随后,他连忙回头示意小二,将那一大坛酒献上。

“知道师父爱酒,这是弟子特意为您准备的。” 周晨说道。

“老夫确实爱酒,但老夫等的却不是这个。而且师礼尚未完成,你还不能叫我师父。” 蔡邕说道。

“不至于这么绝吧,收了礼却不办事,原来这个时代的官僚主义比后世还严重。” 周晨心中暗暗咒骂,但嘴上却换了一副说辞:“弟子实在不知道还缺什么,请师父指点。”

蔡邕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这小子平日里狡猾得像只狐狸,办起正事来怎么如此不靠谱,让卢植看了这么大一个笑话。一旁的卢植信了周晨的话,便开口指点道:“你要拜师,连拜师帖都没准备吗?”

“拜师贴?” 周晨心中一紧,果然还是出了纰漏。无奈之下,只好以自己记忆不全,很多事情都忘了,不知道拜师的规矩为由,希望能蒙混过关。

蔡邕等人听了周晨关于失忆的描述,都不禁唏嘘不已,便也不再追究他礼数不全的过错。

“看你年纪也不过十六七岁,想来还没有表字。你大难不死,又记忆不全,过去的事情都已随风飘散,就取字‘无尘’吧,希望你往后的人生,鬓角无霜,目下无尘。” 蔡邕说道。

“谢师父赐字。” 周晨又躬身行礼道谢。

而后蔡邕便为周晨介绍其一众同门。先是转向身边的老者介绍道:“这位是卢植,卢子干,乃是为师的同门师兄。”

“见过卢师伯。” 周晨恭恭敬敬地行礼。

蔡邕又指向下首的两位陌生人,介绍道:“这两位是我的弟子,袁本初和曹孟德。”

“见过袁师兄、曹师兄。” 周晨再次行礼。

“这位是卫仲道,你见过。”

每介绍一人,周晨都恭恭敬敬地上前行礼问好,直到最后,蔡邕转身,准备介绍自己的女儿蔡琰。可还没等他开口,蔡琰便迫不及待地蹦到周晨身前,说道:“快叫师姐。”

周晨往后撤了一步,凝神打量着蔡琰。上次在雨中匆匆一瞥,没看清楚,这次倒是看得真真切切。这位历史上有名的才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她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肌肤胜雪,乌发如墨,容貌绝美,说是国色天香也毫不为过。既有才华又有美貌,难怪能青史留名。周晨看得有些出神,一旁的卫仲道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那可是他的未婚妻,周晨这么直勾勾地盯着看,是什么意思?于是,卫仲道轻咳了一声。周晨这才回过神来,也不敢再争辩什么长幼顺序,只连忙低头施礼道:“见过师姐。”

蔡琰见周晨刚才如此无礼地盯着自己看,心中有些恼怒,便故意调侃道:“诶,乖,师弟。”

她这一声回答,惹得满堂大笑。只有周晨尴尬地站在那里,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琰儿被我娇惯坏了,你别往心里去。” 蔡邕开口安慰道。

“不敢,本就是弟子的不是。师姐国色天香,弟子一时看得入神了。” 周晨说道。

周晨这话,明着是夸赞,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还是让蔡琰感到有些难为情。她娇哼了一声,一跺脚,狠狠地踩在了周晨的脚背上。然后,她用帕子遮住羞红的脸,偷偷瞟了一眼卫仲道,便转到蔡邕身后去了。

蔡琰这一脚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周晨痛得抱起一只脚,单腿直跳,脸都黑了。他回头瞪了卫仲道一眼,心想,不就是看了一眼,又没干什么,你也不管管?这小辣椒,以后有你好受的。

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弟子辈的胡闹,蔡邕也不好插手,便与卢植相邀,飘然而去,还顺走了那一大坛酒,估计是去 “分赃” 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