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进城吃上商品粮 > 第61章 回娘家送节礼

进城吃上商品粮 第61章 回娘家送节礼

作者:兔子不吃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7 03:27:34 来源:小说旗

因为杨悦悦还在坐月子,她们也不好太过打扰,看了看孩子,跟周秀丽和杨悦悦聊了一会儿也就离开了。

胡惠知打算今天再上山一趟,除了捡些鸭蛋回来自己家吃。

她也打算送些回娘家和二哥家,嫁到省城这么长时间她也没抽空去当二哥家,实在不太应该。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再上山变得轻车熟路,沿途加深了标记,当然只有她能看得懂。

鸭子一年高峰产蛋期一般在春季和秋季,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会降低下蛋率,一般每年十月到十一月是下蛋低峰期,再往后冬季就不下蛋了,要等来年开春才会开始蛋。

但鸭子下蛋产量还是不错的,正常一只母鸭子一天会下一到两枚鸭蛋。

当然如果是家养的鸭子,哪怕下蛋多其实也是不划算的。

家有千缠万贯,不算扁嘴巴吃饭。

鸭子的食量真的很大,也不知是不是鸭子不知道饱,能吃到脖子根儿那儿,乡下一般人很少选择养鸭子,除非家附近有河流,每天放出去散养。

不然光靠喂饲料或者打野草回来,一天到晚啥也不够干,光出去割草了。

胡惠知上次过来时压根没看到几只鸭子,这些鸭子应该是在另一块区域集体活动。

这一块地方虽然好,但是水的面积并不大,在这下蛋孵蛋倒挺合适的,日常觅食应该会在一片大一点的水区域。

到了芦苇荡边上的野草丛,胡惠知打算从另一个方向开始捡鸭蛋,毕竟也不能光薅一个地方。

捡鸭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些鸭蛋也不知道下了多久了。

有些不能孵成鸭子,时间久了也会坏,为了避免捡回去一堆臭鸭蛋,每一个都得拿起来对着阳光看清楚。

胡惠知这次带了一块布,到时候盖在筐上面外人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总不能每次回去的时候都带一筐草吧,人家本来也不想怀疑的,看她经常拉着一筐草回去也得好奇她要做什么。

这次为了多带一点鸭蛋,每层中间都只放了薄薄的一层草,只防止上下两层鸭蛋不会碰撞到一起就行。

整个筐的重量装满之后也得大几十斤,好在胡惠知在农村里干活干习惯了,这点重量也能勉强背到山下。

看着远处望不到头的林子,胡惠知想着什么时候有空了往别的地方看看,说不定能找到野果树或者板栗树这些。

只不过野生的产量肯定不高,能摘一些也只够家里换换口味的。

好不容易一路背到山下,摸了摸肩膀上的凹痕,已经变得麻木。

不过想到这些鸭蛋有大用处,自动忽略了肩膀上的疼痛。

到家以后先把刘给李玉芬的五块钱鸭蛋称了出来。

剩下的送五十个回娘家,五十个给二哥家,剩下的还跟之前一样全部腌成咸鸭蛋。

上次王富春弄回来的红土还剩不少,胡惠知手脚利落地把鸭蛋全部洗洗刷刷腌了起来。

不过家里只有一个比较大的缸,先把上次放进去用红泥裹的鸭蛋拿了出来,这些是前几天腌的,放到上面吃,后腌的这些放到下面。

又多了将近二百个鸭蛋,这么大的缸也只占了个底儿下面一个底而已。

苏巧莲跟王富春也想跟着去山上看看,他们周末休息一天,胡惠知打算在这之前回一趟娘家。

马上就是中秋了,今年虽然晚一点,乡下已经开始秋收了,估计也没时间过节,所以胡惠知打算送点东西回去就回来,也不多待。

苏巧莲给准备了不少东西,让王旭东帮忙带了二斤五花肉和一整个猪头回来。

卤一卤也够家里吃几顿了,秋收大家都得好好补一补。

好在有辆自行车,不然一个人回去大包小包真不方便。

秋收在乡下对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学校里也会放假让老师学生回去帮忙秋收。

公社里也有老师带着学生回生产队帮忙,大家都在争分夺秒的抢收粮食。

毕竟谁也不知道老天爷给不给面子,要是在这期间下一场雨那就全完了。

水稻麦子泡了水之后会发芽,对他们上交公粮也有很大的影响。

好在最近这段时间艳阳高照,所有的粮食收上来之后放到晾晒场上暴晒一天就能收。

胡惠知回到家里时一个人都没有,就连胡慧芸放假了也得下地帮忙。

家里几个小的大忙帮不上,但跟在大人后面剪剪麦穗啥的还是可以的。

当然这些也是算工分的,小孩子捡五斤麦穗能换一个工分。

所以说,秋叔这段时间生产队里的老老少少们全都加入了抢收大军。

胡惠知也知道他们这段时间忙,到家以后就把猪头收拾收拾下锅煮着了。

秋收时间大家中午是不回家吃饭的,早上男人们先去地里干活,女人在家把饭做好之后送去地里,顺带带上中午的口粮,中午在地里随便将就一口就行了。

晚上下工之后才会回家做饭。

胡家人一直到七八点才回家,这时天老早就黑了。

好在这时月光比较亮,大家也都是在月光底下干活,时间实在不早了才回来。

这段时间队里吃肉的人家不少,谁家有机会就会去城里排队买副下水啥的,秋收时间给家里人做了补补身子。

但也没有谁家做出来的肉味道这么霸道,隔老远就受到了肉的香味。

“今儿谁家做肉了?味咋这么香呢?我家秋收买了副猪肺,每次只舍得切一点点放菜里,这样好歹能多吃几天有肉味的菜。”

“可不是嘛,我家去城里换了一斤肉票,买了块肥多的肉,炼了油每天都能放一点到菜里,家里人吃了也能有劲儿干活了。”

“对了玉英,你家大闺女嫁到城里没回来看你们啊。

好像就第二天回门子来了那一次吧,果然是闺女靠不住,嫁了人一年到头也回不来一次,着马上过节了闺女不回来送节礼,你说养了有啥用。”

说这话的人正是何大军,胡琴琴跟在她一旁也刚下工回来,听了她这话既没好奇也没抬头看,像是没听到一样。

原本热热闹闹的气氛因她这一句话瞬间安静了下来,这话指向太明显了。

任谁家孩子在外面被人说不孝顺做父母的能高兴?除非两家关系差到一定程度,不然这话一般也没谁能当着人家面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