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强逆袭记 > 第80章 洛阳大儒生恶计,学宫败坏才子名

黄程伟目送着王二离去的背影,眼中交织着复杂难辨的情绪:疑惑、不甘,还夹杂着几分怒火。

就在几日前,中秋诗会的余韵还在长安城中回荡。张小强的四诗一文,如同春风拂过大地,迅速传遍了长安的每一个角落。不久,这阵风又翻山越岭,吹到了洛阳。这四诗一文——尤其是那首意境深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那篇铿锵有力的《破阵子》以及那篇磅礴大气的《阿房宫赋》——在文人墨客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仿佛洛阳的文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花。

黄程伟,身为洛阳文坛的泰斗,自然也在第一时间听闻了这四诗一文的消息。他本不屑一顾,但心中的好奇驱使着他细细品读。然而,当他逐字逐句地品味这些作品时,内心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才华与情感,犹如一股清流,冲刷着他长久以来被世俗污染的心灵。

可是,随着张小强这四诗一文在洛阳的传播,这位名不经传的落魄书生竟然在一夜之间名声大噪,风头无两。街头巷尾,茶馆酒楼,无不议论着这四诗一文的精妙之处,赞美着张小强的才华横溢。

黄程伟身为洛阳文坛的大佬,地位显赫,平日里受到无数人的尊敬与追捧。然而,眼见着到处都在讨论这四诗一文,风头竟被这一个落魄书生抢去,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不满与妒忌。

昨日,黄程伟如常般在学宫中悠闲地漫步,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在地面刻下他身为大儒的权威与地位。他的目光在四周巡视,学子们敬畏的目光如同阳光般洒落在他身上,他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内心并无多少波澜。

然而,当他走到一处幽静的庭院时,一阵热烈的讨论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他微微皱眉,循声望去,只见几个学子围坐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兴奋与钦佩,仿佛正在挖掘世间最珍贵的宝藏。

黄程伟心中疑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他走近后,才听清他们讨论的内容——竟然是张小强的诗句。他听着学子们热烈讨论着张小强的诗句,心中的疑惑渐渐变成了不悦。

他轻咳两声,试图打断他们的讨论。这几个学子听到声音,纷纷停止了讨论,回头一看,原来是黄程伟来了。他们立刻起身,拱手行礼,脸上露出恭敬的笑容。

黄程伟本以为他们会像往常一样,上前巴结他,然后他再对他们进行一番教导。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这几个学子只是简单地跟他打了个招呼,便又立刻投入到讨论中,仿佛他这个洛阳大儒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存在一般。

这一幕,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黄程伟的脸上。他站在那里,怒火中烧,心中的妒忌之情更是如同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他望着那些热烈讨论的学子,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一个落魄书生能够抢去他的风头,让他这个洛阳大儒被晾在一边。

黄程伟转身离去,背影显得异常落寞。他心中的嫉妒之火已经燃烧到了极点,对张小强的敌意与敌意也愈发强烈。他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来挽回自己在洛阳文坛的地位和名声。

如今王家的王翰林来请他帮忙诋毁张小强,让张小强身败名裂,这恰好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开始了一场针对张小强的暗斗与较量。他知道,自己即将踏入一场漩涡之中,但他也深信,凭借自己的智谋和影响力,必定能够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手中的古籍,心中却已开始谋划如何让张小强身败名裂。

黄程伟沉思片刻,心中已有了计较。他唤来一名心腹仆人,低声吩咐道:“你去寻一名技艺高超的匠人,制作一本假的‘家传典籍’。这本典籍要做得越旧越好,纸张要泛黄,仿佛历经百年沧桑。至于内容,就抄录那落魄书生张小强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破阵子》以及《阿房宫赋》。”

仆人领命而去,不久后带回了一本制作精良的“家传典籍”。这本典籍的封面用深色的绸缎包裹,边角磨损,显得古朴而陈旧。翻开封面,纸张已经泛黄,墨色略显暗淡,但字迹却清晰可辨。每一页都仿佛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散发着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气息。

典籍上,张小强的诗文被一字不落地抄录了下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词句婉约而豪放,既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与超脱,又流露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破阵子》则充满了激昂的战斗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之中;《阿房宫赋》则以磅礴大气的笔触,描绘了阿房宫的宏伟与奢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黄程伟拿着这本假的“家传典籍”,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相信,只要稍作谋划,这本典籍定能成为他打击张小强的有力武器。他要将这个落魄书生彻底踩在脚下,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黄程伟手持那本看似古老且泛黄的“家传典籍”,步伐沉稳地步入洛阳学宫的讲学大堂。大堂内,学子们早已济聚一堂,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大儒的敬仰。

黄程伟缓缓登上讲台,他的目光如炬,逐一扫过每一个学子,仿佛要将他们的内心都看透。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了他的演讲。他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将学子们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过来。

他先是详细地讲述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破阵子》、《阿房宫赋》这几篇诗文的美妙之处,语言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让学子们仿佛置身于那美妙的诗词世界之中。

随后,他话锋一转,长叹一声,从怀中缓缓取出那本“家传典籍”。他的手在颤抖,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典籍,将其展示给台下的学子们看。

“诸位,这本是我黄家先祖留下的家传典籍。”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更加坚定,“昨日,我在书房中无意翻阅此书,竟然发现其中记载了近日盛传的这几篇诗文。我震惊不已,连忙命人将长安传来的诗文对照,竟是一字不差!”

黄程伟的话语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堂内顿时炸开了锅。学子们议论纷纷,有的露出惊讶之色,有的则窃窃私语。

“怎么可能?这几篇诗文不是张小强所作吗?”一名学子忍不住大声问道。

“是啊,我也听说这几篇诗文是张小强在中秋诗会上即兴创作的,怎么突然变成了黄家的家传典籍?”另一名学子也表示不解。

“难道张小强是盗用了黄家的诗文?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一名学子惊呼道。

“哼,这种欺世盗名之徒,真是丢我们文人的脸!”一名学子愤愤不平地说道。

黄程伟看着台下的反应,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将学子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张小强,接下来,他只需要顺水推舟,就能将张小强推向风口浪尖。

“诸位,老朽也是不敢相信,但事实摆在眼前,这本典籍上的诗文与张小强所作一字不差。老朽心中愤怒不已,不能让先祖的佳作被小人所盗用。老朽今日在此,就是要为先祖讨回公道,让这欺世盗名之徒受到应有的惩罚!”黄程伟的声音充满了激动和愤怒,让台下的学子们更加相信了他的说法。

“黄老先生说得对!不能让这种小人得逞!”一名学子站起身来,大声支持黄程伟。

“对!我们要一起声讨张小强,让他身败名裂!”另一名学子也站起身来,振臂高呼。

学子们的情绪被点燃,他们纷纷站起身来,大声呼喊着要严惩张小强。黄程伟看着这一幕,心中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要用这场演讲,将张小强推向风口浪尖,让他身败名裂。而他,黄程伟,将成为这场风波中的正义化身,受到学子和教导们的尊敬和敬仰。接下来,他只需要等待时机,将这场风波推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