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强逆袭记 > 第41章 炒茶生意前景广,包装自然品相高

金秋正午,阳光如金波般洒落在精致的庭院中,秋风轻拂,带着淡淡的桂花香,让人心旷神怡。张小强坐在石桌旁,手中把玩着一只精致的茶杯,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望着杯中淡黄色的茶水,茶叶在水中轻轻摇曳,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中充满了自信:“黄员外,李兄,你们可知,我这炒茶之法,实则蕴含着一个巨大的商机?”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黄员外和李秀林心头一震。

黄员外眼睛一亮,他迫不及待地问道:“哦?张公子,此言何解?”他心中涌起一股好奇与期待,想要一探究竟。

李秀林也凑近了一些,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浓厚的兴趣,似乎被张小强的话深深吸引,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炒茶生意的前景。她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想要听听张小强如何解释这炒茶生意的巨大潜力。

张小强见状,微微一笑,开始详细阐述他的看法。他解释道:“如今,饮茶之风已经盛行于世,人们不仅仅是为了解渴而饮茶,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一种生活的艺术。煮茶的方式与技巧,也被赋予了极高的文化价值。然而,在追求口感和层次的丰富时,人们往往喜欢在茶汤中加入各种调料,如盐、姜、桂等,以增添不同的风味。然而,小生却认为,这些调料往往会掩盖茶叶本身的清香,让饮茶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他轻轻端起茶杯,示意黄员外和李秀林品尝。他继续说道:“大家再尝尝我这茶水,是否觉得更加清香、自然?它微苦后甘,齿留余香,不仅能提神解腻,更能让人品味到茶叶本身的韵味。这便是小生对炒茶的理解。而这炒茶,在市场上尚属空白,其前景之远大,不言而喻。”

黄员外听得津津有味,他点点头,又追问道:“那这炒茶作价几何?利润又如何呢?”

张小强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茶杯,开始从容不迫地阐述炒茶生意的光明前景与可观利润。他娓娓道来:“一斤茶叶的原始购买成本大约是十文钱,但经过我们独特的炒制工艺后,其成本便会增加到十四文一斤。然而,在售价的设定上,我们却拥有极大的灵活性。我们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优劣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定价。甚至,我们可以将茶叶细分为多个等级,其中高品质的茶叶,其售价更是可以达到几贯钱一斤之高!”

张小强心里想着:“实际上,这种高端茶叶在后世的炒作中,价格更是被炒到了几千甚至上万块钱一斤的惊人地步。然而,我此刻给出的售价预测,相对而言还是相当保守的。只要能够掌握好时机和策略,这炒茶生意完全有可能为我创造出更为惊人的利润!啧啧啧….”张小强心里美滋滋的。

听着张小强的分析,黄员外和李秀林激动万分。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座金山在眼前闪闪发光,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们深知,只要与张小强合作,共同开拓这炒茶市场,便有可能在这巨大的商机中分得一杯羹,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张小强轻轻叹了口气,略带遗憾地说道:“只可惜啊,我手中并无茶庄,若是能有自己的茶庄,茶叶的成本还能再降一些,品质也能更有保障。”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完美合作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

黄员外在一旁听着,心中却是暗喜。他灵光一闪,想起了自己名下在西郊的那片皇庄,那里种植着大片茶树,茶叶品质上乘。他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个合作的绝佳机会。于是,他微微一笑,故意装作随意地说道:“张公子,说起茶庄,我在西郊恰好有一处,茶树长势喜人,茶叶品质也是一流。若是你有意,我们可以合作,我为你提供新鲜的茶叶原料。”

张小强一听,顿时眼睛一亮,心中暗自高兴。他没想到黄员外竟然有茶庄,这真是天助我也!他连忙说道:“黄员外,这真是太好了!有您提供茶叶原料,我们的合作就更有保障了。”

李秀林也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她觉得这次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她心中暗自佩服张小强的眼光和智慧,同时也对父皇竟然有意愿合作感到惊喜。

于是,他们开始商讨具体的合作事宜。张小强提议由他负责建立茶坊,专门制茶。他相信凭借自己的炒茶技艺,一定能够制作出高品质的茶叶。黄员外则欣然同意提供茶叶原料,并承诺会确保茶叶的品质与供应。而销售和市场推广则交由张小强和李秀林来完成,毕竟,张小强还是很自信做好商业市场开拓的。

在商讨合作事宜的过程中,他们四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既严肃又融洽。张小强凭借自己对茶叶炒制技艺的深厚了解,率先发言,详细地向黄员外和李秀林介绍炒茶的每一个步骤和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他讲得头头是道,时而用手比划,时而引经据典,让黄员外和李秀林听得津津有味。

黄员外看着张小强如此专业,心中不禁暗自赞叹。他转头对旁边的萧公公说道:“萧敬,你也说说我们茶庄里种植茶叶的经验和心得吧。”萧公公微微点头,虽然他是皇庄的“管家”,对种植茶叶的具体事宜并不十分精通,但他常年与茶庄的庄户打交道,也积累了一些常识。他缓缓开口,分享了一些关于茶叶生长环境、采摘时机等方面的知识。

张小强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这些知识让他对茶叶的生长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他对合作前景的信心。

张小强提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建议——使用竹筒包装。他面带自信地解释:“竹筒不仅成本低,自然,更显得高洁清雅,与我们的茶叶品质相得益彰。而且,竹筒的质地能很好地保持茶叶的新鲜度,长时间储存也不会影响口感。”

黄员外和李秀林听后,眼前一亮。他们原本以为茶叶的包装无非就是陶瓷或木盒,没想到张小强能有如此新颖的想法。黄员外心中暗自赞叹:“张公子真是大才啊,不仅能炒出好茶,连包装都考虑得如此周到。”

接着,张小强又提出了在竹筒上镌刻诗句的想法。他兴奋地说:“我们可以根据茶叶的等级,选择不同的诗句来镌刻。这样,每一筒茶叶都是一件艺术品,既能提升产品的档次,又能增加文化内涵。”

李秀林听后,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她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将茶叶推向高端市场,而张小强的这个提议无疑为她的销售计划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心想:“这样一来,我们的茶叶不仅能满足客户的口腹之欲,更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真是一举两得。”

正所谓:

金秋庭院桂香飘,炒茶商机寓意高。

清韵自然盈盏底,共谋富路梦翩跹。

竹筒新茶意韵长,合作共绘富华章。

技艺精湛茶品妙,文化包装更添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