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强逆袭记 > 第45章 重臣聚议赈灾策,睿智解疑定良图

一转眼间,话分两头。话说黄员外(即皇帝李民)和萧公公急忙返回皇宫,他们两人疾步如风,火急火燎地穿过长廊,脚下的石板在寂静的皇宫中回荡着清脆的回音,每一步都承载着他们内心的沉重与焦虑。金秋午后的阳光斜洒进宫殿,斑驳的光影在庄严的龙椅上跳跃,皇帝李民端坐其上,神情肃穆,目光紧紧锁定在手中的那份赈灾方案上。

随着宰相林国栋、左仆射窦永、右仆射韦浩然、户部尚书崔谨、太医院太医令陈瑾以及兵部尚书王涛的陆续到来,原本肃静的乾清宫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大臣们各怀心思,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窃窃私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氛围。

皇帝李民端坐在龙椅上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众位大臣。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河南洪灾之事,已是刻不容缓。朕召诸位爱卿前来,就是想听听各位对赈灾有何良策。”

然而,出乎李民的意料,大殿之上竟然一片寂静。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则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李民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失望之情。

他皱了皱眉,目光转向宰相林国栋:“宰相,你是朝中重臣,对此事有何看法?”

林国栋站起身来,拱了拱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陛下,河南洪灾确实严重,臣等也一直在研讨赈灾之策。但灾情复杂,涉及面广,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商讨出一个周全的方案。”

李民听了,心中虽然不满,但也知道这种情况下不能强求。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朕明白各位的难处。但灾民们等不起,我们必须要尽快拿出一个有效的赈灾方案。”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朕已经初步拟定了一个方案,包括赈济灾民、修缮堤坝、安置流民等方面。但朕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还需要各位爱卿共同商议,补充完善。”

说着,李民将手中的方案递给林国栋:“宰相,你先看看这个方案,然后召集各位大臣一起商讨,看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林国栋接过方案,心中一阵惊讶。他没想到皇帝竟然已经亲自拟定了赈灾方案,而且还如此周全。他连忙低头细看,心中暗自佩服皇帝的决断和魄力。

窦永与崔谨眼中则闪过一丝疑惑。他们心中暗自嘀咕:才半天的功夫,陛下就拿出了赈灾方案,到底是谁献出的,还是陛下自己做的。

而其他大臣们见状,也纷纷围拢过来,一起查看方案。

韦浩然与王涛对视一眼,皆是眉头紧蹙,对李民提出的赈灾方案中的某些条款表示出强烈的不满和质疑。韦浩然作为右仆射,素来以直言敢谏着称,他毫不避讳地站出来,直言道:“陛下,臣对方案中提及要求民间、商贾捐款的条款深感疑虑。商贾之人,多以逐利为本,岂会轻易捐出钱财来支持国家赈灾?”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丝的不屑与不满,他家里暗中便在行商贾之事,现在朝廷要他们来捐赠,他虽是朝廷大员,但心里万分不愿意。

李民听罢,微微点头,似是表示理解韦浩然的担忧。他沉声道:“韦爱卿的担忧,朕能够理解。但朕以为,如今国难当头,正是需要各方齐心协力之时。商贾虽然逐利,但亦是国家之民,应当为国分忧。朕会颁布法令,明确鼓励商贾捐款,并设立相应的嘉奖机制,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赈灾。”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股坚定与自信,似乎对商贾的捐款抱有十足的信心。

韦浩然听了李民的解释,心中虽然有所动摇,但仍是心存疑虑。他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再次开口道:“陛下,臣还是担心商贾之人难以真心实意地支持赈灾。况且他们或许也在担忧他们所捐赠的钱财是否落到实处。”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担忧。

李民闻言,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韦爱卿,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朕相信,在国家危难之际,大部分商贾还是能够明辨是非、识大体的。朕会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捐款的使用情况,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朕也会通过法令来约束商贾的行为,让他们明白捐款并非只是名利之争,而是对国家和百姓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王涛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既佩服李民的远见和决断,又担心韦浩然的担忧会成为现实。他深吸一口气,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韦大人的担忧虽有道理,但也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可以先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股稳健与务实,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崔谨听闻李民提及卖爵一事,眉头立刻紧锁起来,他的脸色变得凝重,似乎预感到了此举可能带来的风波。他深吸了一口气,声音中透露出几分担忧,缓缓开口道:“陛下,卖爵之举,实乃前所未有,恐将引起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此举不仅违背了祖制,更会让天下士子寒心,觉得朝廷在危难之际竟然不惜出卖官爵来筹集资金。”

李民听着崔谨的担忧,淡淡一笑,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与自信。他轻轻摆了摆手,声音平和而坚定:“崔爱卿的担忧,朕自然明白。但朕以为,在特殊时期,需要采取特殊手段。卖爵虽非传统,但可迅速筹集大量资金,用于赈济灾民、修缮堤坝等急需之处。至于非议,朕自有应对之策。朕会向天下士子解释清楚,此举乃是无奈之举,是为了拯救更多的百姓于水火之中。”

崔谨听着李民的解释,心中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他深知皇帝的决定难以更改,但他仍然希望能够说服皇帝放弃这个可能引发风波的决定。于是,他再次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卖爵不仅会让朝廷失去民心,更会让那些贪图官爵之人趁机而入,败坏朝纲。”

李民微微皱眉,他明白崔谨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他也深知,在国家危难之际,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风险、做出决断。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果决:“崔爱卿,朕明白你的担忧。但朕以为,在国家危难之际,朕身为皇帝,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朕相信,只要朕的决策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那么朕就不惧任何非议。至于那些贪图官爵之人,朕自有办法甄别和惩处。对于其中的监督和规范,朕也自有应对之策” 他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陈瑾,身为太医令,以医术精湛、心思缜密着称。他拿起方案,目光落在卫生管理部分,眉头不禁紧锁。他沉思片刻,终于开口:“陛下,臣在医道浸淫多年,却从未听说过疾病传染可以通过此种方式防护。此法前所未闻,臣心中难免疑虑,此举究竟能否真正有效?”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未知领域的谨慎和疑虑,眼神里闪烁着对医术的执着与敬畏。

李民闻言,微微一笑,他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深知陈瑾的疑虑合情合理,但作为一名明君,他必须为国家和百姓的福祉考虑。他耐心地解释道:“陈爱卿,你的疑虑朕能理解。但朕曾研读医书,深知疾病传染之厉害。此次赈灾,朕特意加入卫生管理条款,旨在减少疾病传播,保护百姓生命。虽然此法前无古人,但朕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必能见效。”

李民的解释详尽而有力,让陈瑾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他深知皇帝的决定背后有着深思熟虑和对国家百姓的深切关怀。他思索片刻,终于下定决心:“陛下英明,臣佩服。臣会立即安排太医院派出太医驰援灾区,确保卫生管理条款得到有效执行。”

君臣齐聚议灾情,方案初出惊四座。

商贾捐款存疑虑,君王释疑显英明。

崔谨蹙眉忧卖爵,李民笑语释疑云。

陈瑾谨慎询新法,君心为民护苍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