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小强逆袭记 > 第5章 月华似练抒情时,水调歌头中秋词

亥时(相当于现代的晚上九点)将至,一阵悠扬的琴声响起,宛如天籁之音飘荡在夜空中。那是琴师为诗会奏响的前奏,为即将到来的诗词盛宴拉开了序幕。

随着琴声的悠扬,曲江池中秋诗会也正式开始了,引得众人翘首以盼。

张小强与李民,他们一个气宇轩昂、唇红齿白,一个身着华丽、气度不凡,也在众人的瞩目中来到了曲江池畔。他们的到来,为这已是热闹非凡的场合又增添了几分光彩。

主持人礼部尚书程敏华,他身着朝服,气宇轩昂,站在众人面前,先是向众人施了一礼,然后朗声介绍起诗会的情况和规则。

“诸位,中秋佳节,明月当空,正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展现才华的绝佳时机。今晚的诗会共有三轮比赛。第一轮以‘月’为题,每位才子需作诗一首,抒发对明月的情感与思绪。希望各位才子能够尽情挥洒才华,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诗篇。”程尚书的话语掷地有声,引起了在场众人的共鸣。

随着比赛的进行,一篇篇佳作不断涌现。有的诗歌情深意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有的则豪放奔放,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每一首诗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与才华,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有几位才子的诗句格外引人注目。

一位名叫赵子龙的才子写道:“月色清寒照玉楼,桂花飘香满庭秋。天涯海角情难尽,唯有明月寄相思。”他的诗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

另一位才子李云飞则写道:“明月高悬照九州,清光万里共长秋。人生如梦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的诗句豪放洒脱,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

而京城第一才子的王翰林写到:“银盘高挂夜空明,清辉洒落满江城。玉兔嫦娥相皎洁,吴刚伐桂声声清。桂花飘香秋意浓,思绪万千涌心中。举杯邀月共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

就在众人品味着这些佳作时,张小强也完成了自己的诗作。他放下笔,微笑着将作品呈给了评委们。评委们接过纸张,只见上面写着:“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何处寄人家?”

评委们传阅着这首诗作,脸上露出了惊异之色。

程尚书看着这首诗作,眼中闪烁着欣赏与赞许的光芒。他抬起头看向张小强,心中暗自赞叹这位年轻才子的才华与天赋。

“好诗!”程尚书的声音在寂静的诗会上空回荡,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他的目光落在张小强身上,满是欣赏与赞许。

全场的目光也都聚焦在张小强身上,他的脸上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与淡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他微微一笑,向众人拱手致意,然后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评委们的评判。

评委们传阅着这些以明月为题的诗作,时而低声讨论,时而点头赞许。最终,他们一致决定将这一轮的魁首颁给张小强。他的诗作不仅构思巧妙、语言优美,而且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完全超越了其他作品。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包括王翰林在内。当他的侍从轻声在他耳畔提及张小强在大堂中连对三幅绝对时,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服输的斗志。他瞥了一眼张小强,眼神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随后,他转身朝向评委们,双手抱拳,恭敬地拱手道:“诸位大人,小生王翰林。张才子的诗的确令人赞叹,但我仍想与他一较高下,以明月为题,再赋诗一首。”

程敏华尚书微微皱眉,目光在张小强和王翰林之间徘徊。他深知两人的才华均非常人所能及,这场比赛无疑将是一场巅峰对决。然而,为了公平起见,他还是与其他三位评委低声商讨。经过一番讨论,他们一致同意王翰林的要求,决定在第一轮比赛中增加一场额外的较量。

程敏华尚书朗声宣布:“既然如此,我们就以明月为题,让两位才子再次赋诗一首。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的佳作。”此言一出,全场立刻沸腾起来,众人对张小强的才华既钦佩又好奇。他们纷纷议论着,期待这场巅峰对决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加精彩的诗篇。

就在这时,一位才子自告奋勇为张小强铺纸磨墨。这位才子名叫李秀林,他早已被张小强的才华所折服,此刻更是想要亲眼见证他再创佳作。他走到张小强身边,拱手道:“张兄大才!小弟为你磨墨!”张小强转身看到来人是李秀林,也笑着拱手还礼:“那多谢李兄了!”

此刻,王翰林放下笔,微微一笑,然后轻声念出了自己的诗句:“明月皎皎照我床,清风吹拂入我窗。举杯邀月共长夜,思绪万千寄故乡。”他的声音充满了柔情与思念,仿佛那明月就是他的故乡,他的灵魂。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对王翰林的诗句赞不绝口。他的才华与智慧再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倾倒。

然而,就在此时,李秀林铺好纸张,磨好墨汁,张小强却还没有开始创作。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正在构思着更加惊艳的诗篇。李秀林看着张小强,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仿佛他比任何人都要更加关注这场比赛的结果。

终于,张小强开始动笔了。他的笔触沉稳而有力,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灵感。他的心中充满了激情与信念,仿佛那明月就是他的梦想,他的追求。

而站在他身边的李秀林,则是一句一句地读出张小强的诗句。他的声音抑扬顿挫,充满韵律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诗歌世界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随着李秀林抑扬顿挫地朗读出这句诗,全场瞬间陷入了寂静之中。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紧盯着张小强,生怕错过他笔下的任何一个字。林秀才的眉头微皱,仿佛在思考这句诗的深意,同时内心也对张小强的才华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张小强轻轻一笑,接着写下了第二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他的笔触流畅而有力,仿佛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灵感。这句诗如同一股清泉般流淌而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它的清新与深邃。林秀才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他被张小强的诗句深深吸引,仿佛看到了那高悬夜空的明月,感受到了那来自天宫的神秘与宁静。

随着诗句的深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张小强的诗句如同狂风骤雨般汹涌而出,磅礴而激昂。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他的才华所震撼,为他的诗歌所感动。林秀才的心跳加速,她仿佛看到了张小强乘风而起的壮丽景象,也感受到了他内心的豪情与壮志。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诗如同一道清泉流淌在人们的心间,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温暖。林秀才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她仿佛看到了张小强在人间翩翩起舞的优雅身姿,也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随着诗句的逐渐深入,全场的氛围也逐渐达到了**。每个人都沉浸在张小强所创造的诗意世界中,感受到了他的情感与心境。林秀才的内心也愈发激动起来,她仿佛看到了张小强与月亮的对话,感受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张小强写下最后一句时,全场一片死寂。每个人都还沉浸在词的意境当中无法自拔。他们被张小强的才华所震撼,为他的诗歌所感动。林秀才的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她仿佛看到了张小强对人生的美好祝愿也感受到了他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在这一刻她对他的才华与智慧充满了敬佩与好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