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从玄真观开始的道途 > 第131章 远行

从玄真观开始的道途 第131章 远行

作者:绿茶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7 16:31:15 来源:小说旗

看完日出回到小院时,已是辰时末。

余青予揉着眼睛说 “困了”,百里奚便扶着她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躺下。

阳光透过叶隙洒在两人身上,像覆了一层碎金。

玄微替母亲盖上薄毯,听见她:“靖儿煮的茶... 总比别人多一味...”

话音忽然弱下去,尾音散在风里。

百里奚伸手握住老伴儿的手,指尖摩挲她腕间的玉镯子 —— 那是他们成亲时母后送的。

“老婆子,” 他轻声说,“那年你说要去看海... 等会儿醒了,咱就... 就...”

他的声音也渐渐低哑,最终化作一声绵长的叹息。

葡萄架上的露珠恰好落在玄微手背上,凉得刺骨。

他忽然想起昨夜母亲扣错的盘扣,想起父亲系了三次的腰带,想起他们在晨光里相互搀扶的背影 —— 原来有些告别,早就在时光里写好了伏笔。

百里淳的蒲扇 “啪嗒” 掉在地上,百里景背过身去,肩膀剧烈颤抖。

玄微伸手探向父母鼻息,触到的却是一片冰凉。

茶盏里的残茶还冒着微不可察的热气,恍若他们只是睡着了,下一刻就会醒来,笑着说 “傻孩子,哭什么”。

按照父母遗愿,葬礼办得极简单。

他们后半生极为低调,相识的人大多已作古,唯有几位邻舍和百里景宫里的老太监来吊唁。

玄微跪在灵前添纸,看火光将纸钱卷成灰烬,忽然想起母亲说过 “人死后会变成星星”—— 那么此刻飘向天际的灰烬,会不会是父母在天上点亮的灯?

三日后,百里奚与余青予合葬入皇陵。

玄微将那朵风干的野菊放在母亲棺椁里,又把父亲未系好的腰带叠好,放在他身侧。

百里景望着墓碑上 “慈父慈母” 四字,忽然握住玄微的手:“哥,以后... 我们仨就是彼此最亲的人了。”

玄微在父母的小院里住了整整一月。

每日清晨,他都会在葡萄架下煮茶,看阳光一寸寸爬过空荡的躺椅。

檐角的铜铃依旧会响,却再没有母亲的唠叨声从廊下传来。

他翻遍了家里的旧物,在衣柜最深处找到一个木匣,里面装着他小时候的胎发、百里淳的第一支毛笔、百里景抓周时攥住的小木剑。

离开那天,他在院门口站了很久。

门环上的红漆已有些剥落,却还留着母亲当年贴 “平安符” 时撕下的残角。

他伸手摸了摸,指尖蹭到一点朱砂 —— 那是凡人求平安的心意,也是他无论修到多高境界,都舍不得擦去的人间痕迹。

当他回到玄真观时,整个前庭都显得异常安静,没有一丝声响。

唯有那三枚“问心佩”静静地悬挂在银杏树上,随着微风的吹拂,轻轻地摇晃着,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他缓缓地走到丹房前,从怀中摸出早已写好的三封信,分别放在镇纸下面。

每一封信都承载着他对收信人的深深关切和祝福。

第一封信是给安平的,信中写道:“星桥非幻,人心即道。遇事多观己心,莫被天道迷眼。”

他希望安平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能够坚守内心的信念,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第二封信是给清欢的,他在信中提醒道:“凡缘未断,仙途亦暖。流萤扇可引草木精魄,勿忘‘人间烟火’亦是修行。”

他知道清欢对尘世有着特殊的情感,希望她能在追求仙道的道路上,不忘人间的温暖与美好。

最后一封信是给守真的,他在信中写道:“炼体先炼心,刚柔需并济。万劫台若遇困局,可试以‘太初息壤经’化力为气。”

他相信守真在修炼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保持内心的坚韧和灵活,就一定能够克服难关。

写完最后一笔,他抬起头,望向那空荡荡的偏殿。

那里曾经充满了欢声笑语,清欢会蹲在檐下数蚂蚁,守真会偷偷地往丹炉里塞野果,而安平则会在月光下煮茶。

如今,那些美好的回忆都已成为过去,只留下了空荡荡的房间和那石桌上的茶渍。

他的指尖轻轻抚过石桌上的茶渍,那是二十年前他们三人初学控物术时留下的印记。

岁月如梭,如今这些印记已经被时光磨得发亮,仿佛在诉说着他们曾经的青涩与纯真。

就在这时,小白蹲在窗台上,歪着头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心生怜爱。

玄微微微一笑,嘴角轻扬,仿佛春日里最柔和的微风,轻轻拂过小白那柔软的毛发。

他将小白抱起,然后,他手臂一挥,一道闪耀着奇异光芒的时空门应声而开。

那扇门内,光影如梦幻般流转,隐约可见不同世界的碎片在其中交织、碰撞。

有雪山之巅孤独挺立的苍松,有深海里散发着神秘光芒的水母,还有大漠中驼队留下的深深脚印。

这些景象如同电影画面般在眼前闪现,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玄微最后深情地看了一眼道观内的银杏树,那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他轻轻摘下三片新采的银杏叶,将它们分别夹进三封早已准备好的信里。

这每一封信,都承载着他对某人的思念与牵挂。

完成这一切后,玄微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踏入那片光芒之中。

时空门在他身后缓缓闭合,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声。

就在门即将完全关闭的一刹那,一片银杏叶被风吹起,宛如一只轻盈的蝴蝶,翩翩掠过丹房案头的《云笈七签》。

那本古老的书籍似乎感受到了某种力量的召唤,书页自动翻开,露出了玄微早年批注的字迹。

那一行行字,如同一串串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道在何处?在蝼蚁,在瓦砾,在弟子眼中星光。”

而在天玄界内部的道宫秘境里,安平正静静地修炼着。

突然间,他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仿佛命运的长河中突然泛起了一阵波浪。

他猛地睁开眼睛,凝视着秘境深处的星桥,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知道,无论相隔多远,有些羁绊,就如同那片被风吹起的银杏叶,永远不会被时空剪断。

玄微不知道此去会遇见什么,他只知道,当他在某个陌生世界看见日出时,一定会想起那个葡萄架下的清晨,想起父母掌心的温度,想起三个弟子第一次喊 “师父” 时,眼里亮堂堂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