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51章 林场招工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第51章 林场招工

作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59:52 来源:小说旗

公社林场的招工榜贴在晒谷场的槐树上,红纸被晨露打湿,“第三生产队沈默诚”的名字在“伐木组”一栏格外醒目。沈默诚盯着榜单,指尖划过“家庭成分:贫农”的评语,袖口露出的麦穗纹补丁与榜单的公章纹路悄然重合——那是沈秀兰连夜绣的,针脚里藏着极小的空间松木碎屑。

“老诚,”赵铁柱的旱烟袋敲在榜单上,“林场张场长点名要你,”他压低声音,“上个月县木材厂的指标还差二十方,你懂的。”他的目光扫过沈默诚的工具箱,里面装着空间松木制成的斧头,柄上刻着与玉佩一致的麦穗纹。

沈默诚立刻堆出憨厚的笑,工具箱故意露出半片金斑松针——当然,金斑是用槐叶汁染的:“铁柱叔,咱队的试验田还得盯着,”他指向榜单,“再说,我连锯子都没摸过——”

“少来!”赵铁柱打断他,“张场长说了,你家的‘山泉润木’技术,能让松木出材率高两成,”他晃了晃手里的《特供物资接收单》,“县物资科的陈科长亲自推荐,工分按‘技术骨干’算。”

沈秀兰的身影从人群中挤过来,怀里抱着新做的工装,衣领处绣着极小的麦穗暗记:“哥,林场的工分比生产队高三分,”她压低声音,“三姑在空间育了十棵速生松苗,明早你带两棵,就说‘后山发现的改良品种’。”

晌午的林场办公室,张场长的茶杯在桌面上磕出闷响,目光落在沈默诚递来的松木样本上——木纹细腻,年轮均匀,却被他用槐树皮蹭得粗糙:“听说你家的‘神泉’,能让松木三年成材?”他的指尖划过木材截面,那里藏着极浅的金斑,“县木材厂的王主任,等着这批木料打农具。”

沈默诚立刻点头,从工具箱取出片松针,表面的金斑被染成普通的青绿色:“场长,这是后山岩缝里的‘岩松’,”他指向样本,“喝的是神泉水,长的是大寨风,”他忽然提高声音,“陈科长说,这种松木,出材率比普通松木高五成。”

张场长的茶杯停在半空,想起去年冬天沈家送的灵泉蜜,治好了他多年的老寒腿:“行,先试砍五棵,”他扔过本工分簿,“记着,每天晌午前把木材码到公社仓库,别让李富贵的割尾队盯上。”

更深露重时,后山的月光透过松针,照见沈默诚正在空间入口挑选松木——黑土里的松树三年成材,树身泛着极浅的金斑,却被他提前用槐叶汁浸泡,表皮呈现普通的松木色。他挥起斧头,树汁的清香混着灵泉水的甜,被提前准备的腐叶土盖得严严实实。

“哥,”沈默轩的声音从树后传来,背着半筐伪装的“坏松果”,“我在林场放话,说‘沈默诚能听懂松树说话’,”他指向树桩,“锯口留着麦穗状的年轮,张场长看见,准以为是‘山神爷的标记’。”

沈默诚点头,将空间松木与普通木材交错码放,每根木料的根部都沾着后山红土:“小轩,你说的‘改良品种’,我准备明天带张场长去看,”他指向岩缝深处,“就说在鹰嘴岩发现的,树龄三十年,直径却有半米。”

三日后,林场的伐木场上,沈默诚的斧头落下,空间松木的年轮在阳光下一闪——那是天然形成的麦穗图案,却被他说成“科委的抗虫基因”。张场长盯着横截面,忽然发现每圈年轮的间距都与沈家鸡窝的木牌编号一致。

“场长,”沈默诚递过搪瓷缸,里面是灵泉泡的松针茶,“这种松木,砍倒后三天不流松脂,”他指向正在晾晒的木材,“陈科长说,这叫‘无产阶级硬度’,做农具最耐用。”

张场长喝了口茶,忽然想起县木材厂的王主任曾说:“第三生产队的沈默诚,能让松木自己长直。”他看着沈默诚用松针在地面划出麦穗图案,终于拍板:“老诚,以后你负责‘特殊林区’,”他压低声音,“县上的战备物资,就靠这批木料了。”

更深露重时,沈家地窖里,三姑正在用灵泉水浸泡新收的松脂,金斑在陶罐里流转:“秀兰她姑,这松脂,比供销社的强三倍,”她指向木桶,“给铁柱叔家的车轮子抹点,保准比资本主义的润滑油耐用。”

沈秀兰正在给空间松苗涂槐叶汁,叶片上的金斑逐渐淡化:“三姑,您在松苗根部刻的‘诚’字,”她轻笑,“要是被张场长看见,准以为是‘林场专用品种’。”

沈默诚从林场回来,肩上扛着半捆松针:“小轩,张场长让我带话,”他掏出个纸包,里面是县木材厂的工票,“说只要咱保证每月二十方‘岩松’,年底能换台拖拉机。”

沈默轩点头,翻开从老陈那里换的《林业采伐手册》,目光落在“特种木材培育”章节:“哥,把空间松木的种植点分散到七个山洞,”他指向地图,“每个洞口种三棵,就说‘科委的多点试验’,”他望向二姐,“二姐,您给张场长的儿媳妇送双灵泉棉袜,就说‘山神爷赐的护膝’。”

五更天,沈默诚蹲在林场的“特殊林区”,看着空间松木在月光下轻轻摇晃,树影在地面投出麦穗状的光斑。他知道,这场林场招工的背后,是沈家将空间资源嵌入集体生产的又一次尝试。当张场长的工分簿上记满“超额完成”,当县木材厂的农具用上空间松木,秘密,便在这锯木声与工分的换算中,悄然成为了集体生产的一部分。

赵铁柱的梆子声在村口响起,这次喊的是“保护山林”。沈默诚摸了摸腰间的空间松木斧头,柄上的麦穗纹在暗处发烫,想起《农正秘典》的“木篇”:“木生于秘,藏于工。以工分之名,行秘藏之实,工分既成,秘不可破。”

晨雾漫过林场,沈默诚的斧头再次落下,空间松木的清香混着槐叶的苦,在集体的山林里悄然散开。他知道,无论未来需要砍伐多少木材,沈家的智慧,终将让每一道年轮,都成为时代最安全的伪装——在集体的账册上,在工分的记录里,在每个与他擦肩而过的林场工人眼中,永远只是普通的松木,永远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通材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