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54章 工人拉拢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第54章 工人拉拢

作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59:52 来源:小说旗

林场的月光被树冠滤成碎银,沈默诚的手电筒光在树干上连闪三下——这是“安全通行”的暗号。他蹲在三号伐木道旁,听着远处传来的梆子声,知道是张老汉在替他“巡逻”,梆子节奏比赵铁柱的更慢三分,正是沈家与工人约定的“放行信号”。

“老诚,”张老汉的旱烟袋明灭的火光靠近,声音压得极低,“李富贵的狗在鹰嘴岩打转,我撒了把你给的‘抗虫玉米粒’,狗啃了直甩头。”他的袖口露出半截灵泉棉袖套,针脚里的麦穗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沈默诚立刻递过个布袋,里面装着五颗空间玉米,表皮的金斑被槐叶汁染成普通的土黄色:“张叔,给您家虎娃熬粥,”他压低声音,“陈科长说,这玉米须煮水,能治孩子的夜尿症。”

张老汉的手在布袋上顿住,想起上周虎娃喝了沈家送的玉米粥,夜里竟没尿床:“老诚,你放心走,”他拍了拍腰间的砍柴刀,“今晚轮我值夜,看见黑影就当是‘山神爷巡山’。”他忽然指向远处的灌木丛,“王师傅把食堂的剩菜倒在那边,狗闻见油水味,比割尾队的手电还亮。”

沈默诚点头,扛起伪装成柴捆的空间松木,木材表面的金斑年轮被松针覆盖,只露出极浅的麦穗状纹路。他猫腰钻进灌木丛,脚底的枯枝发出轻响,却被张老汉故意弄出的咳嗽声盖过——这是他们反复演练的“自然掩护”。

“站住!”前方突然传来低喝,沈默诚立刻伏地,却听见对方用只有沈家人才懂的节奏跺脚——三长两短,正是林场工人老陈的暗号。

“老陈,是我,”沈默诚压低声音,“给后山的‘抗虫松林’送养料。”

老陈的身影从树后转出,肩上扛着和沈默诚一模一样的柴捆:“巧了,我也去,”他眨眨眼,“王师傅说,食堂的蒸笼缺根松木,我瞅着后山的‘岩松’合适。”他的柴捆里,隐约露出半截带金斑的松针——当然,是沈默诚提前塞的“集体标记”。

两人在山林里穿行,沈默诚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狗吠,老陈立刻掏出个小陶罐,里面装着灵泉水泡的辣椒面:“李富贵的狗,”他往地上撒了两把,“闻见这味,比见了公社的打狗队还怕。”

当他们抵达鹰嘴岩的暗渠入口,沈秀兰的身影从岩缝里闪出,竹篮里装着用槐叶包裹的灵泉红薯:“哥,老周的货车在土地庙等,”她指向篮底,“红薯表面的霉斑,我用野漆树汁点的,比公社的‘坏粮’还逼真。”

老陈的目光在竹篮上停留,看见篮沿绣着的麦穗纹,忽然想起上个月沈家送他的灵泉酒,治好了多年的风湿痛:“秀兰妹子,”他压低声音,“我婆娘在供销社,听说李富贵明天要查‘林场副业’,”他指向自己的柴捆,“咱这柴,就说是‘集体备用材’,盖着张场长的公章呢。”

沈默诚立刻从怀里掏出张盖着林场公章的《木材领用单》,张场长的签名歪歪斜斜,却正好遮住“空间松木”的字样:“老陈哥,您走主干道,”他指向另一条小径,“我和秀兰走暗渠,狗鼻子再灵,也嗅不出岩缝里的水味。”

更深露重时,三人在土地庙后巷碰头,老周的货车引擎声轻得像夜风。沈默诚迅速将松木和红薯搬进夹层,表面盖着印着“农业学大寨”的红旗,老陈则掏出本皱巴巴的工分簿,上面记着“夜间巡逻:沈默诚、老陈,各记2分”。

“沈大哥,”老周压低声音,“县商业局的检查站,我用您家的‘神泉辣菜’打点过,”他指向方向盘套,“秀兰妹子织的麦穗纹,比介绍信还管用。”

沈秀兰忽然轻笑,从篮子里取出个搪瓷缸,里面是灵泉泡的野山椒:“周老板,给检查站的同志捎的,”她压低声音,“就说‘林场工人的革命辣菜’,吃了能抗寒。”

货车驶离时,老陈忽然拽住沈默诚,从口袋里摸出个布包:“老诚,这是张场长让我给你的,”他打开布包,里面是张县木材厂的招工表,“场长说,只要你每月保证十方‘岩松’,年底能转正式工人。”

沈默诚的指尖在招工表上停顿,看见“家庭成分:贫农”的评语,想起沈秀兰连夜绣的麦穗纹补丁。他忽然指向老陈的柴刀,刀柄上刻着与沈家鸡窝相同的麦穗纹:“老陈哥,您这刀,该换刀柄了,”他从空间取出段松木,“后山的‘抗虫松’,比普通木耐用三倍。”

五更天,沈家三兄妹在地窖里清点物资,沈默诚摸着新得的招工表,松木刀柄上的麦穗纹在油灯下泛着微光:“小轩,老陈他们,为啥肯帮咱?”

沈默轩正在给空间红薯重新染色,金斑在槐叶汁中渐渐淡化:“哥,您忘了?”他举起片烤焦的土豆皮,“上个月张老汉的娃喝了灵泉粥,王师傅的老伴用灵泉松针茶治好了咳嗽,”他望向二姐,“二姐给每个工人家庭都送了‘抗虫棉袜’,针脚里藏着麦穗纹,他们知道,咱的‘资本主义尾巴’,能给全家换‘社会主义甜头’。”

沈秀兰点头,展开刚绣好的袖套,每只都暗藏不同的工分编号:“我在袖套里缝了块灵泉艾草,”她轻笑,“工人一干活就发热,艾草味能盖过空间松木的清香,”她指向招工表,“哥,您明天就去林场办手续,张场长的公章,比啥都保险。”

破晓时分,沈默诚蹲在林场的考勤表前,看见老陈和张老汉的名字旁,“夜间巡逻”的工分格外醒目。他知道,这场工人的拉拢,从来不是靠甜言蜜语,而是用灵泉的馈赠、用集体的名义、用每个工人家庭切实的好处,织就的一张无形的网。

张老汉的梆子声再次响起,这次喊的是“防火防盗”,却在经过沈默诚身边时,用只有两人懂的节奏轻敲:“老诚,放心干,咱林场的工人,心里都有杆秤。”

沈默诚笑了,摸了摸胸前的玉佩,麦穗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想起《农正秘典》的“众篇”:“众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然以蜜和水,水自甜,舟自稳。”当林场的工人们默许沈家夜间进山,当每个袖套、每颗土豆都成为信任的纽带,秘密,便在这集体的掩护下,在工人的默契中,悄然流淌成时代的潜流。

晨雾漫过伐木道,沈默诚的胶鞋踩过老陈撒的辣椒面,远处的狗吠声渐渐平息。他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双眼睛监视,只要工人的袖口还绣着麦穗纹,只要食堂的蒸笼里还飘着空间土豆的清香,沈家的每一次行动,都将是集体劳动中最合理的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