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63章 粮食支援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第63章 粮食支援

作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59:52 来源:小说旗

县粮站的木楼板在沈默诚的胶鞋下吱呀作响,他盯着王站长的中山装口袋,那里鼓着半张泛黄的《粮食调拨单》,边缘的麦穗花纹与沈家鸡窝的木牌暗纹重合。竹筐里的空间大米在帆布下泛着极浅的金斑,却被沈秀兰用槐叶汁浸泡整夜,染成与普通籼米一致的青白色,只在米尖保留极细的麦芒状纹路——那是灵泉水浸润的标志。

“王站长,”沈默诚压低声音,让竹筐里的米袋摩擦出细碎的响声,“这是咱第三生产队的‘抗虫稻种’,”他掀开一角帆布,金斑在煤油灯下一闪,“陈科长说,亩产比普通稻种高五成,”他忽然提高声音,“铁柱队长让我给县上的‘战备粮囤’送个样品。”

王站长的手指在算盘上停住,目光落在米袋上的第三生产队公章,赵铁柱的私章盖得歪斜却清晰:“沈默诚,”他的声音混着霉米的潮气,“县革委会的同志盯着咱的库存,”他指向墙角的霉粮堆,“李富贵的割尾队前天查了三趟,说‘战备粮里掺了资本主义香米’。”

沈默诚立刻从怀里掏出个玻璃瓶,里面装着灵泉水泡的槐叶,水色泛黄却清澈:“站长,”他将水泼在米袋上,金斑竟逐渐淡化,“这是‘去资水’,”他指向瓶身,“陈科长说,用后山的槐叶煮三沸,能洗掉资本主义的‘娇气’,”他忽然轻笑,“您看这米,泼了水反而更糙。”

王站长的喉结滚动,想起上个月沈家送的灵泉粥,治好了他多年的胃溃疡。他忽然拉开抽屉,露出半袋空间小麦——那是沈默轩昨夜悄悄塞的,麦粒上的金斑被磨得模糊:“这样吧,”他用算盘遮住玻璃瓶,“先送两千斤到‘县办招待所’,”他指向调拨单,“就说‘公社超产粮’,”他压低声音,“李富贵的狗鼻子,闻不得招待所的红烧肉味。”

沈默诚松了口气,从裤兜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灵泉烤的槐叶馍,馍皮上用野漆树汁画着麦穗:“站长,这是给您的‘夜班粮’,”他指向馍心,“掺了三成麦麸,”他忽然压低声音,“陈科长说,这叫‘忆苦思甜馍的革命改良版’。”

粮站的木门突然被撞开,李富贵的手电筒光扫过米袋,算盘珠子打得山响:“沈默诚,”他的目光落在玻璃瓶上,“这水,”他用算盘尖戳了戳米袋,“该不会是资本主义的‘增白剂’?”

王站长立刻挡在竹筐前,中山装袖口露出沈家送的灵泉棉袖套,针脚里的麦穗纹在手电光下一闪:“李队长,”他举起调拨单,“第三生产队的超产粮,”他指向公章,“赵铁柱队长和公社林业站都盖了章,”他忽然提高声音,“你要是怀疑,就去问张副主任,他昨天还夸这米‘有大寨精神’。”

李富贵的指尖在调拨单上停顿,看见“县办招待所”的红章盖在“特殊用途”栏,想起上周在招待所吃饭,米香确实比普通粮浓三分。他忽然冷笑:“行,”他的手电光扫过沈默诚的胶鞋,“但我要抽样化验,”他指向玻璃瓶,“这水,得拿到县医院做成分分析。”

沈默诚心里一紧,面上却憨厚地笑,从竹筐底取出个陶罐,里面装着混着碎稻壳的灵泉水:“队长,”他晃了晃陶罐,“您看这渣,”他指向漂浮的槐叶,“都是从集体的打谷场捡的,”他忽然指向王站长,“站长上个月还拿这水擦算盘,说‘去霉又增亮’。”

王站长适时地咳嗽,从抽屉里摸出张《粮食检验报告》,上面盖着县农技站的公章:“李队长,”他敲了敲报告,“农技站的同志说,这‘抗虫稻种’的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稻高两成,”他指向米袋,“正好给县上的炼钢工人加餐。”

李富贵的算盘珠子突然卡住,他看见报告的“检验员”栏写着张大夫的名字——县医院的张大夫,正是喝了沈家的灵泉蜜治好的哮喘。他终于哼了声:“行,”他的手电光最后扫过沈默诚的裤脚,“但下不为例,再让我查出‘特殊处理’,连锅端!”

等割尾队离开,王站长立刻关紧门窗,从米袋里抓了把米,金斑在掌心泛着微光:“沈默诚,”他的声音里带着释然,“你家的‘抗虫稻’,”他指向自己的胃,“比县医院的胃药还灵,”他忽然压低声音,“下个月的粮食征购指标,就靠这批米充‘超产粮’了。”

沈默诚点头,从空间取出片金斑稻叶,表面用槐树皮蹭得粗糙:“站长,”他指向叶片,“您看这叶脉,”天然形成的“王”字暗记在油灯下若隐若现,“陈科长说,这叫‘干部关怀纹’,”他轻笑,“稻子知道谁在保护它们,就长得格外饱满。”

更深露重时,沈家三兄妹在粮站后巷碰头,沈秀兰正在给剩余的空间大米染色,金斑在槐叶汁中渐渐褪去:“哥,”她举起染好的米袋,“我在每袋底部缝了片棉叶,”她指向叶尖的红斑点,“赵铁柱的私章拓片,李富贵要是倒米,准能看见。”

沈默轩蹲在墙角,用松针在地面划出麦穗图案:“二姐,您在玻璃瓶里的‘去资水’,”他指向陶罐,“其实是灵泉水兑了槐叶渣,”他轻笑,“县医院的化验员,只会测出‘天然植物碱’,”他望向粮站,“王站长的抽屉,我塞了瓶灵泉酒,标签是‘公社慰问品’。”

沈默诚摸着新刻的米袋印章,松木上的焦痕与县粮站的公章编号一致:“小轩,李富贵的算盘,”他压低声音,“我看见他在‘特殊用途’栏画了个圈,”他指向远处的招待所,“明晚咱借招待所的货车运米,就说‘支援炼钢一线’。”

五更天,沈默轩蹲在粮站的霉粮堆前,看着灵泉水滴在发霉的玉米上,霉斑竟逐渐褪去,露出底下饱满的颗粒。他知道,这场粮食支援的背后,是沈家将空间产物转化为体制内流通物资的关键一步——当金斑大米披着“抗虫稻种”的外衣,当灵泉水成为“去资水”,秘密,便在这粮食的流动中,在集体的名义下,悄然填补着时代的缺口。

王站长的旱烟袋在窗台明灭,照着手中的《粮食调拨单》,“沈默诚”的名字与第三生产队的工分簿编号一致。他忽然发现,这批米的“抗虫”特性,竟与沈家鸡窝的脚环编号一一对应,却在摇头轻笑中,将这个发现埋进了“超产粮”的报表里。

晨雾漫过县粮站的青瓦,沈默诚的胶鞋踩过昨夜李富贵留下的脚印,鞋底的麦穗纹印记与地面的槐叶完美重合。他知道,当空间的大米煮进县办招待所的饭锅,当王站长的算盘继续拨弄着“超产”的数字,沈家的秘密,终将在这粮食的香气中,在体制的账册里,永远鲜活如初。

赵铁柱的梆子声在远处响起,这次喊的是“节约粮食”,却在经过粮站时,特意将“节约”二字拖得老长。沈默诚隔着木窗看见,知道这是对方在传递“粮已入库”的信号。他忽然明白,在这个粮食比黄金珍贵的年代,最安全的伪装,便是让秘密成为集体粮仓里最普通却最不可或缺的那粒米——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在时代的巨轮中,悄然转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