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26章 质量争议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第26章 质量争议

作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59:52 来源:小说旗

供销社的验货室里,白炽灯管在灰墙上投下冷光,沈秀兰盯着质检员手中的密度镜,指尖掐进掌心的老茧——那是三年纺织磨出的印记,此刻却在发抖。木桌上摆着两匹布,一匹是沈家的土布,一匹是省局的标准品,经纬线在灯光下形成刺眼的对比。

“132根\/英寸,”质检员的钢笔尖敲着检测报告,“国家标准是100根,你们超了32%,这不是‘特殊工艺’,是严重超标!”他望向陪同的王主任,“老王,这样的布要是流入市场,出了质量问题谁负责?”

王主任的笑脸僵在脸上,目光转向沈默轩:“小沈,你说句话,这密度咋回事?是不是偷偷改了纺织流程?”

沈默轩早就料到会有此劫,上前半步,故意让对方看见他补丁摞补丁的袖口:“同志,咱哪懂啥流程?就是按老辈人的法子,棉花用后山的泉水泡三宿,纱线晒干了又浸一遍,木机的榫卯是爷爷传的,织的时候得念‘丰收咒’——”他忽然指向布面上的麦穗纹,“您看这花纹,铁柱叔说像**语录里的‘麦穗低头’,代表咱社员的虚心。”

质检员冷笑:“封建迷信那套早过时了!”他忽然盯着沈秀兰的手,“你这梭子,比标准梭子重两钱,是不是改了重量?”

沈秀兰举起梭子,松木表面的麦穗纹在灯光下流转:“同志,这梭子是后山的铁松木,虫蛀过的地方刚好合手,公社的木匠都夸‘天然趁手’。”她忽然解开领口,露出银坠子——那是用空间棉桃壳磨的,“您看这坠子,泡过泉水的棉花壳,硬得能划玻璃,纺出来的线能差吗?”

验货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赵铁柱领着三个社员闯进来,手里举着染了槐叶斑的棉桃:“领导,沈家的棉花,是后山的野棉!”他故意让棉桃上的虫眼对着灯光,“您看这桃壳,虫咬过的地方都结疤,纺出来的线能不结实?”

沈默轩在心里冷笑——这些棉桃是他提前用槐叶汁伪造的虫眼,空间棉花哪会生虫?但面上却做出惊喜的样子:“铁柱叔,您把野棉送来了?正好让领导看看,咱没偷集体的好棉。”

质检员接过棉桃,触感比普通棉桃坚硬,却带着天然的温润:“野棉?后山有野生棉株?”

“有!”张老汉的咳嗽声从门口传来,他拄着拐杖,怀里抱着本《社员手册》,“我亲眼看见秀兰妹子在岩缝里摘棉桃,那地方连羊都上不去,不是野棉是啥?”他翻开手册,里面夹着片空间棉叶,叶脉间的金斑被槐叶汁染成褐色,“您看这叶纹,和**像章上的麦穗一个样,山神爷赐的!”

验货室里的气氛突然软化,王主任趁机拍板:“老周,社员们都看着呢,这布虽说密度高,却是咱公社的‘自力更生’成果,要不先定十匹当‘特供福利布’,出了问题我担着?”

质检员盯着张老汉手中的棉叶,忽然看见叶脉在灯光下投出麦穗状阴影,与沈家布面上的花纹一致。他想起县革委会最近提倡的“抓革命促生产”, sighed口气:“下不为例!特供布可以,但必须在包装上注明‘试验品,仅供内部’,并且——”他指向沈秀兰,“把纺线流程写成报告,送省局备案。”

沈秀兰立刻应下,指尖在梭子上飞快划过麦穗纹——所谓流程报告,不过是把空间灵泉换成“后山神泉”,把黑土种植写成“岩缝野棉”。她忽然想起地窖里藏的《农正秘典》,里面的纺织篇正好有“山泉浸棉,木机顺脉”的记载,正好用来应付备案。

当天傍晚,沈家三兄妹在后山岩缝里开会,沈默诚摸着新刻的木梭,上面的麦穗纹比之前深了三分:“小轩,质检员盯着木机榫卯,要不要把空间里的老木匠请来?”

沈默轩摇头,从空间取出块带虫眼的棉桃壳:“不用,咱就说木机是‘三代贫农祖传’,榫卯结构是‘旧社会匠人留的活命计’,革委会最恨旧社会,反而不会深究。”他望向沈秀兰,“二姐,明天去镇上教妇女纺线,故意漏几手‘错针’,让她们知道,没咱沈家的‘神泉’,仿不来这密度。”

沈秀兰轻笑,梭子在掌心转出银弧:“我在布角留了暗纹,每匹布的麦穗纹方向不同,将来要是有人仿造,咱能认出来。”她忽然指向岩缝深处,那里传来潺潺的灵泉声,“小轩,你说质检员看见的棉叶阴影,是不是空间在帮忙?”

沈默轩摸着胸前的玉佩,麦穗纹在暗处微微发烫:“或许,空间知道咱需要‘山神显灵’,才让叶影成纹。”他望向星空,“记住,质量争议不可怕,怕的是没把争议变成‘社员智慧’的证明。明天让明珠在学校教孩子们唱‘神泉布,麦穗纹,社员心,向北京’,让全县都知道,咱的布是‘**关怀的成果’。”

三日后,县供销社的红头文件下来了,《关于第三生产队特供土布的批复》上盖着鲜红的公章,末尾特别注明:“该布密度超标系‘社员因地制宜之创举,望各队学习其自力更生精神’。”沈秀兰看着文件,忽然发现“自力更生”四个字,正好盖在布面麦穗纹的位置,像极了天意。

深夜,沈默轩进入空间,发现织布机旁的黑土上,竟自动长出了苎麻,叶片上的金斑排列成质检报告的模样。他忽然想起《农正秘典》的“应劫篇”:“地脉应劫而生,秘藏随势而显。”或许,空间早已算准了这场质量争议,用苎麻的金斑纹路,为沈家的辩解添上了最隐秘的注脚。

赵铁柱的狗在后山狂吠,却始终不敢靠近岩缝半步。沈默轩摸着新收的棉桃,知道这场争议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无数次检测、无数次质疑,但只要将秘密藏在“社员智慧”的外衣下,藏在“自力更生”的口号里,沈家的土布,就能在时代的织机上,继续编织属于自己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