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32章 地窖取粮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第32章 地窖取粮

作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59:52 来源:小说旗

暮春的风卷着细沙灌进领口,沈默诚的铁锹重重砸在青砖墙根,新翻的泥土里混着碎陶片和槐叶渣——这是沈家特意埋下的“旧物”,证明地窖已多年未修缮。他抹了把汗,目光扫过墙角的暗门,那里用空间黏土新砌了三层砖,敲起来中空声响比往日沉闷三分。

“哥,把这筐‘坏红薯’堆在门口,”沈默轩递过个漏底竹筐,里面躺着表面发霉的普通红薯,薯皮用野漆树汁泡得发黑,“赵铁柱晌午来查岗,让他看见咱在‘清理霉粮’。”他蹲下身,指尖划过砖缝里的金斑黏土,“新砖缝用槐叶浆糊抹,气味能盖过空间的草木香。”

沈默诚点头,故意将铁锹磕在砖墙上,溅起的泥点落在暗门边缘:“昨儿在林场借了十根松木,今晚架在地窖顶,就说‘防坍塌’。”他望向正在筛土的三姑,“三姑,您老把灵泉红薯埋深点,上面盖层去年的陈麦秸,赵铁柱的鼻子再尖,也闻不出新粮味。”

沈秀兰的身影从地窖深处转出,怀里抱着五斤空间红薯,薯皮上的金斑被槐叶汁染成深褐色,只在芽眼处留着极浅的黄:“小轩,这批红薯在空间泡了三天灵泉水,蒸着吃能顶普通薯两倍饱。”她指向墙角的腌菜坛,“我在第三层坛底凿了暗格,灵泉薯混着坏菜叶,赵铁柱翻坛时,只会看见酸水和霉叶。”

正说着,院外传来赵铁柱的咳嗽声——这是“外人靠近”的信号。沈默轩立刻吹灭油灯,摸黑将最后一筐伪装红薯堆在暗门前,碎陶片在地面投下凌乱的影子。等脚步声近了,才重新点燃油灯,看见赵铁柱正扒着门框往地窖里瞧,鼻尖皱起:“老诚,修地窖咋不跟公社报备?莫不是藏着‘投机粮’?”

沈默诚抡起铁锹,故意让泥土溅在对方胶鞋上:“铁柱叔,您看这墙缝,都漏风了,开春时灌进雨水,霉了半筐红薯。”他指向门口的坏红薯,“刚清理出来的,您要是不信,尝两口?”

赵铁柱慌忙后退,盯着霉斑密布的红薯:“少来!”他的目光落在新砌的砖墙上,忽然伸手敲了敲,中空声让他眉头一皱,“这墙咋回事?以前没这么空。”

沈默轩立刻堆出憨厚的笑,从口袋里摸出张皱巴巴的工分簿:“叔,这墙是我爹当年用后山红土砌的,年久空心,公社李干事说,修墙能记‘家庭基建工分’,您看——”他翻开工分簿,上面有会计刚盖的红印章,“今早才报的计划,明天就去公社交木料钱。”

赵铁柱的目光在工分簿上打转,看见“沈默诚”的名字旁记着“修地窖,6分\/日”,想起自家婆娘收的灵泉蜜,语气终于软下来:“行吧,别偷工减料,要是塌了砸着人——”他忽然瞥见沈秀兰手里的陶罐,“那是啥?”

“酸汤,”沈秀兰举起陶罐,里面的酸水泛着白沫,漂着几片发霉的菜叶,“霉红薯泡的,打算喂猪,您要是嫌弃,我倒了便是。”她故意让陶罐倾斜,酸水溅在赵铁柱脚边,布料瞬间泛起白泡——这是灵泉水的特性,却被她用野漆树汁伪装成“腐蚀性酸水”。

赵铁柱咒骂着跳开,胶鞋上的白泡让他脸色发白:“倒了倒了!喂猪也别留,资本主义的毒水!”他转身时撞翻了坏红薯筐,霉烂的气味扑面而来,“赶紧修,明天我带会计来验工!”

等脚步声远去,沈秀兰立刻从陶罐暗格取出空间红薯,薯皮上的酸水痕迹自动脱落,露出底下的浅褐色:“小轩,铁柱的鞋尖沾了灵泉水,要不要——”

“不用,”沈默轩摇头,从空间取出片野漆树叶子,“他回家用皂角水洗脚,只会以为是墙缝里的毒汁,正好坐实‘地窖危险’的说法。”他望向新砌的砖墙,“哥,今晚子时动工,把空间的红薯分三批运,每批用陈麦秸裹三层,再浇半桶酸汤。”

更深露重时,沈家三兄妹在地窖里排成流水线:沈默诚负责从空间入口搬运,沈默轩用酸汤浸泡的麦秸包裹红薯,沈秀兰则将伪装好的粮筐码在腌菜坛之间,每筐底部垫着带虫眼的槐叶。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砖缝时,二十筐“霉粮”已整齐堆放在地窖显眼处,而真正的灵泉红薯,正藏在第三层坛底的暗格里,与腐叶土混为一体。

“小轩,”沈秀兰忽然轻笑,举起片染成褐色的棉叶,“我在县供销社听见,王主任把咱的‘地窖修缮’写进了《抗灾报告》,说‘社员自发加固粮食储备点,杜绝霉粮浪费’。”她指向墙角的木牌,上面新钉了块“第三生产队家庭粮窖”的铁牌,“铁柱的会计来验工时,我让他摸了摸霉红薯,手上的黑印三天没洗掉。”

沈默轩点头,翻开从老陈那里换的《地窖建造手册》,目光落在“防潮层”章节:“二姐,咱在暗门上方装个漏斗,下雨时让雨水滴在砖墙上,形成天然水痕,铁柱下次来,只会以为是‘正常渗漏’。”他望向空间入口,那里的藤蔓已自动生长,叶片与玉佩纹路一致,“空间在帮忙伪装,咱得顺着它的性子来。”

次日晌午,公社会计跟着赵铁柱来验工,手里拎着个空布袋,显然等着“顺点好处”。沈默诚递过半筐坏红薯,会计捏着鼻子接了,却没看见筐底藏着两枚灵泉鸡蛋,蛋壳用槐叶汁染成灰色:“老诚,这墙砌得结实,工分照记,不过——”他压低声音,“你家的‘山泉水’,给我家捎半罐,婆娘咳嗽老不好。”

沈默轩在暗处点头,沈秀兰立刻从灶台端来陶罐,里面是灵泉泡的枇杷叶,气味混着槐叶的苦:“大哥,给会计叔装罐‘野藤茶’,后山岩缝里采的,治咳嗽比西药强。”她眨眨眼,“记得用公社的旧陶罐,别让人看出好赖。”

等会计离开,赵铁柱却没走,蹲在地窖口盯着砖缝:“老诚,你这墙里,是不是藏着啥?”他忽然捡起块碎陶片,上面沾着极浅的金斑黏土,“这土,咋比后山的红土亮?”

沈默诚心里一紧,面上却笑道:“叔,这是我在岩缝里挖的‘老墙土’,结实。”他突然指向赵铁柱脚下,“您看,酸汤把地都蚀出坑了,咱这地窖,比公社的粮仓还危险,您要是不放心,搬两筐霉粮走?”

赵铁柱看着地面的坑洼,想起昨夜婆娘洗鞋时的惊叫,终于起身:“罢了,别想着藏私,公社的眼睛盯着呢!”他拍了拍沈默诚的肩膀,“今晚给我家送两斤‘山泉水’,婆娘说喝了睡得香。”

深夜,沈默轩独自坐在地窖里,听着灵泉水在暗渠里流淌,新取的红薯正在坛底静静沉睡。他摸着胸前的玉佩,麦穗纹在掌心发烫,忽然听见空间深处传来轻微的“咔嚓”声——那是黑土扩展的声音,比上次清晰三分。

“小轩,”沈秀兰的声音从地窖口传来,“明珠在学校说,孩子们传咱的地窖里住着‘粮神’,专给穷人家送吃的。”她递下盏油灯,光映在新砌的砖墙上,“铁柱的婆娘今晚来借盐,我让她看见咱吃霉红薯糊糊,她抹着泪走的,说明天给咱送两把麦麸。”

沈默轩笑了,看着坛底的灵泉红薯,薯皮上的金斑在油灯下若隐若现。他知道,这场地窖取粮的戏码,不过是沈家与时代的又一次周旋。当秘密藏进发霉的薯皮,当粮食混着腐叶土,当每一块新砖都带着集体的印记,沈家的生存智慧,便在这地窖的阴影里,在这时代的褶皱中,悄然生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