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 第6章 兄妹密议

青砖下的秘密:灵泉守护者 第6章 兄妹密议

作者:一只颓废的大肥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59:52 来源:小说旗

后山的积雪尚未化尽,空间里的桑树已抽出鹅黄色的嫩芽。沈默轩蹲在新扩出的桑田旁,用竹尺丈量叶片——每片桑叶都有成人手掌大,叶脉间流淌着淡淡的金纹,这是灵泉灌溉后的异变。他翻开《齐民要术》,对照“种桑篇”,发现古籍记载的“鲁桑”特征竟与空间桑树分毫不差,只是生长速度快了三倍。

“小轩,该给蚕宝宝换叶了。”二姐沈秀兰掀开地窖石板,怀里抱着个藤编筛子,里面躺着二十条蚕蛹——这是她用空间棉花向老陈换来的“改良种”,比普通蚕蛹大出一圈,外壳泛着珍珠光泽。

沈默轩接过筛子,指尖触到蛹壳时,突然听见细微的“咔嚓”声,一只幼蚕正顶开茧口,身体白得发亮,比普通蚕多出一对腹足。他心头一震,想起《农正秘典》里的“灵蚕篇”:“得水土之精者,蚕生六足,茧出七彩。”

“二姐,把这些蚕宝宝放进空间里的竹匾,用最新鲜的桑叶喂。”他特意交代,“千万别让姑姑们碰,就说后山的野蚕,见光就死。”

沈秀兰点头,忽然听见东厢房传来大姑的呼唤:“秀兰,把新收的红薯干藏到灶膛里!赵铁柱那小子在村口盯着呢!”

自沈默诚进入林场,赵铁柱便成了沈家的“常客”,三天两头以“检查副业”为由上门,实则是想分一杯羹。沈默轩早有准备,在空间里辟出半间石屋,专门存放“应付品”——略小的红薯、带虫眼的棉花,还有用普通泉水泡的药酒。

“哥在林场咋样了?”沈秀兰边往筛子上铺桑叶,边问,“听说他给李主任送了两坛灵泉酒,现在能单独进山伐木了?”

沈默轩笑了:“林场的优等松木都被咱包圆了,李主任巴不得哥多跑几趟。不过——”他压低声音,“昨天老陈说,县木材厂在招正式工,要‘特殊贡献’证明,咱得攒够十根空间松木,才能给哥换个城镇户口。”

正说着,地窖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小妹沈明珠掀开草帘,辫梢沾着雪花:“哥,公社小学的王老师病了,孩子们都在哭,说饿得没法上课!”

沈默轩心头一紧,空间里的灵泉虽能治病,但直接拿出食物救济全校,难免引人怀疑。他迅速装了半袋空间玉米粉,又摘了些灵泉菠菜,用槐叶包好:“明珠,你去把这些煮成糊糊,就说后山的野玉米,熬汤能顶饿。记住,只给孩子们喝,别让老师看见。”

沈明珠走后,沈默轩取出《农正秘典》,翻到“荒政篇”,上面记载着用灵泉改良贫瘠土地的方法:“取土三尺,拌以泉泥,百日成膏壤。”他决定在后山选块荒地,用空间的腐叶土和灵泉泥改良,名义上是“公社试验田”,实则为未来的公开种植做准备。

晌午,沈默诚从林场回来,怀里揣着两张工业票:“李主任说,只要咱每月送两根松木,年底就能推荐我去县木材厂。”他看着空间里新出生的羊羔,眼睛发亮,“小轩,咱把羊粪收集起来,掺合灵泉水,说不定能让后山的石头地长出庄稼。”

三姑沈张氏端着羊奶进来,瓷碗里的奶皮足有半寸厚:“诚子,把这奶给林场的干部尝尝,比牛奶还香,保管他们抢着要。”她忽然盯着沈默轩的玉佩,“小轩,昨儿夜里我梦见你爹,他说玉佩里的泉水,能洗去灾星,可千万别断了香火。”

沈默轩心头一暖,知道三姑是想起了父母。他摸了摸玉佩,发现麦穗纹路比冬日里明亮许多,灵泉井的水位也上涨了,隐约能看见井底的玉简浮现出“蚕桑”二字——这是空间在提示新功能。

傍晚,沈秀兰从供销社回来,怀里抱着半匹的确良布:“王主任给的‘奖励’,说我纺的布被县百货大楼选中,要当‘样品布’。”她摸着光滑的布料,眼眶发红,“咱娘要是看见,得多高兴……”

沈默轩接过布,突然听见院外传来赵铁柱的叫骂:“沈默轩!公社要收‘爱国粮’,你家的野地瓜干,每户摊派五斤!”

他迅速将的确良布塞进空间,出门时故意露出破棉袄:“铁柱叔,您看咱家人均每天四两粮,哪有五斤干货?要不这样——”他压低声音,“明晚去后山,我给您两斤灵泉腌的萝卜干,比肉还香。”

赵铁柱的喉结滚动,骂骂咧咧地走了。沈默轩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拖延,随着沈家“特殊”越来越多,迟早会引起更高层的注意。他决定加快计划:让二姐在供销社建立情报网,大哥在林场打通木材渠道,小妹在学校培养“小耳目”,而他自己,则专注于空间的增产和保密。

三月初三,空间里的首批蚕茧成熟了。沈秀兰掀开竹匾,倒吸一口凉气——蚕茧竟有鸽蛋大小,颜色从雪白到淡金不等,轻轻一扯,竟抽出近两丈长的丝线,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晕。

“这茧,比镇上供销社的特级茧还好十倍!”她颤抖着手指,“小轩,咱把金茧留给自己,白茧卖给供销社,就说后山的野蚕,吃了灵芝草才变成这样。”

沈默轩点头,忽然听见空间外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夹杂着公社干部的喊话:“沈默轩!县革委会有人来查‘资本主义尾巴’,把你家的副业统统交出来!”

他迅速将蚕茧收进空间,又让二姐把纺车藏进地窖,自己则抱着半筐带虫眼的棉花迎出门。为首的干部戴着红袖章,劈头盖脸地骂:“听说你家私藏高产作物,还搞黑市交易,跟我们去公社一趟!”

沈默诚从林场匆匆赶回,撸起袖子露出伤疤:“同志,我弟弟在后山救过三个饿晕的老人,那些‘高产作物’,都是分给乡亲们的救命粮!”他指向墙角的野菜糊糊,“您看,咱自己还吃着野菜呢。”

干部脸色稍缓,却仍要搜查。沈默轩故意引他们去东厢房,三姑立刻开始咳嗽,吐在陶盆里的“血沫”(其实是空间里的红莓汁)让干部们退了半步。趁乱,沈秀兰将灵泉蚕茧塞进干部的挎包,低声道:“同志,这是后山的野蚕茧,给您家闺女做个香囊吧。”

当晚,干部们空手而归,却在第二天送来一张“家庭副业许可证”——这是县革委会特批的,允许沈家在后山种植“珍稀作物”,前提是每月向公社卫生院供应两斤“药用蚕茧”。

沈默轩知道,这是灵泉蚕茧起了作用——茧丝煮水可治外伤,县医院的伤员用了都说好。他趁机与卫生院签订协议:“药用蚕茧”换西药和纱布,而普通蚕茧,则通过老陈的黑市,换成紧缺的化肥和种子。

四月谷雨,小妹沈明珠在学校办了件大事。她用灵泉泡过的黄豆,磨成豆浆分给营养不良的学生,不出三天,孩子们的脸色竟红润起来。校长震惊之余,要写报告表扬“沈家秘方”,却被沈默轩拦住:“校长,这是后山的野豆子,说破了就不灵了,您要是真想表扬,就给咱明珠多换两本字典吧。”

随着夏天到来,空间里的茶树开出洁白的花,沈默轩试着用灵泉水制茶,竟炒出了堪比龙井的绿茶。老陈尝了后,差点把茶杯吞下去:“沈小哥,这茶,县招待所的贵客喝了都说好,一两茶换一斤粮票,咱直接走县供销社的特供渠道!”

七月流火,沈默诚终于拿到了县木材厂的招工表,需要“家庭成分证明”和“特殊贡献材料”。沈默轩伪造了后山“野生松木林”的调查报告,又让李主任在“贡献栏”里写下:“沈默诚同志发现优质松木,支援国家建设,特推荐为产业工人。”

送大哥去县城的那天,沈家全家出动。沈默诚穿着二姐做的新布鞋,胸前别着林场的“先进工作者”徽章,站在牛车旁迟迟不肯上车:“小轩,秀兰,家里就靠你们了。记住,玉佩千万不能离身,遇到难处,就去林场找我……”

沈秀兰抹着泪,往他兜里塞了包空间炒的瓜子:“哥,到了县城别舍不得吃,你那胃,得常垫着点。”

沈默轩看着牛车消失在土路上,忽然发现玉佩的麦穗纹路连成了环,灵泉井里的玉简完全浮现,上面多了一行小字:“三载成聚,五载成邑,慎终如始,毋怠毋忽。”

他知道,沈家的“聚”已成,接下来便是“邑”——让秘密继续隐藏,让家人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后山的风掠过新栽的茶树,带来空间里的草木香,沈默轩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身看见赵铁柱正背着竹篓,往公社方向走,篓里露出半截金蚕茧的光泽。

他冷笑,悄悄摸出灵泉泡过的泻药,拌在给赵铁柱的“好处”里——这是给对方的警告,也是沈家在饥荒年代的生存智慧:恩威并施,秘不示人,方能在这土地上,耕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