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游戏时空的第二次告白 > 第132章 再次夺冠

游戏时空的第二次告白 第132章 再次夺冠

作者:素小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8 06:57:32 来源:小说旗

计时器跳动的数字像某种无声的催促,179:30的红色字体在视野边缘闪烁。杨龙深吸一口气,鼻腔里立刻盈满了各种食材的气息——新鲜龙虾壳的海洋腥咸,松露被刨片时散发的泥土芬芳,还有砂锅里老汤微微沸腾的醇厚。这些气味交织在一起,勾勒出即将展开的五道菜的轮廓。

\"蓝龙虾处理好了。\"猫头鹰的声音从右侧传来,他手中的生物刀精准地挑开虾壳关节,完整的虾肉像脱手套般被取出,晶莹剔透的虾黄一滴未洒。他的操作台温度始终控制在12度,这是保持海鲜最佳状态的关键。

豆豆正在准备第一道前菜——松露鹅肝三重奏。她将肥厚的鹅肝平铺在保鲜膜上,手指轻抚过表面,寻找那些细微的血管纹路。银质镊子的尖端精准夹住每一条血管,轻轻一拉,暗红色的杂质就被完整取出。这个动作她重复了上百次,在成都周记的后厨,在杭州的公寓,在无数个星辰舱的虚拟训练中。

\"温度计。\"她头也不抬地伸手。陆子浮立刻递上红外测温仪,同时调整着水浴锅的旋钮。\"56.3度,稳定。\"他眼镜片上反射着数据流,\"真空袋压力值0.9个大气压。\"

鹅肝被小心地装入真空袋,加入波特酒和杜卡斯私藏的那瓶香料油。当袋子浸入恒温水浴时,豆苗已经开始了她的工作——将黑松露切成0.3毫米的薄片,每片都要能透出指纹的轮廓。她的刀是特制的超薄刃,刀刃接触松露时发出极轻的\"沙沙\"声,像是春蚕啃食桑叶。

杨龙转向主菜的核心:川法融合版\"开水白菜\"的升级。他取出今早刚从里昂空运来的布雷斯鸡,金黄的鸡皮下覆盖着一层均匀的脂肪。刀尖沿着胸骨划开时,能听到筋膜断裂的细微脆响。不同于中式料理常用的剁块,他保持整鸡的完整,只取出内脏用于吊汤——这是法式清汤的基础技法。

\"鸡骨煨汤,鸭架增香,火腿提鲜。\"周卓在一旁监督,老爷子的烟斗指向不同锅具,\"记住,法国人吃的是层次,中国人吃的是底蕴。\"

两个汤锅同时沸腾。左边是传统的中式老汤,金华火腿的咸鲜与老母鸡的醇厚在翻滚;右边则是法式澄清汤底,鸡骨与韭葱、胡萝卜、西芹的组合散发截然不同的香气。杨龙需要将两者在某个临界点融合,创造出既熟悉又陌生的味觉体验。

砂时计负责的是第三道菜:麻辣蓝龙虾配黑蒜泡沫。她将猫头鹰处理好的龙虾肉浸入特制卤水,卤料里除了常规的花椒辣椒,还加入了普罗旺斯香草和勃艮第红酒。\"浸泡17分钟,\"她盯着秒表,\"多一秒肉质就会变柴。\"

与此同时,陆子浮正在制作分子料理版的\"宫保汁\"。球形化的酱汁需要精确控制海藻酸钠与钙水的反应时间,每个\"珍珠\"的爆裂温度都要设定在口腔的37度。他的操作台像个微型实验室,移液枪和ph试纸取代了传统的勺铲。

会场里的声音渐渐形成某种节奏——日本队那边传来规律的三味线音乐,佐藤要求队员按照节拍处理食材;意大利队的方向飘来歌剧咏叹调,主厨边唱边揉面团;而中国队的区域只有刀刃与砧板的碰撞声,偶尔夹杂周卓一两句川味十足的点评。

\"白菜心要雕了。\"杨龙提醒道。豆豆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取出冰水里镇着的黄秧白菜。这颗菜心比昨天比赛用的更小更嫩,叶片紧紧包裹如含羞待放的花苞。她换上最细的雕刻刀,刀刃在菜帮上刺出几乎不可见的细孔——这是为了让高汤能充分渗透,又不破坏纤维结构。

第二道菜的准备工作也在同步进行。豆苗将鹅肝慕斯装入虹吸瓶,注入氮气后轻轻摇晃。\"三次加压,\"她小声数着,\"...二...三!\"挤出的慕斯如云朵般轻盈,落在预先准备好的麻婆豆腐基底上,立刻形成鲜明的层次对比。

猫头鹰突然举手示意:\"松露脆片油温异常。\"他面前的温度计显示油温比预期高了15度。杨龙迅速调整火候,同时瞥了眼计时器——142:22,时间比计划慢了约三分钟。这个微小的延误可能导致后续环节的连锁反应。

\"重新分配任务。\"杨龙立即调整方案,\"陆子浮接手第三道菜的酱汁,砂时计去准备第五道的主料。\"团队没有一丝犹豫,像精密仪器的齿轮般无缝切换。这种默契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它源自《星辰之舞》时期的通宵赶工,源自《原神》上线前的崩溃测试,源自无数次虚拟与现实交织的厨艺训练。

第五道菜是周卓亲自设计的\"回锅肉千层酥\"。老爷子将五花肉煮至七分熟,薄切后铺在特制的酥皮上,每一层都刷上郫县豆瓣酱与第戎芥末调制的混合酱料。当这个\"千层塔\"进入烤箱时,散发出的香气让附近几个队的厨师都忍不住转头张望。

\"温度210,时间8分钟。\"周卓盯着烤箱窗口,里面的酥皮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多十秒就会焦,少十秒不酥。\"

第四道菜的工序最为繁琐——\"水煮鱼\"的法式变奏。杨龙选用的是地中海鲈鱼,鱼肉片成蝴蝶状,在滚烫的香料油中瞬间定型。不同于传统的重油重辣,这道菜的麻辣元素来自分子胶囊技术,辣度会在口腔中分三个阶段释放:先是黑胡椒的辛香,接着是花椒的麻感,最后才是小米辣的灼热。

\"胶囊封装完成。\"陆子浮将数百颗微型胶囊倒入保温容器,\"每克含辣椒素0.3毫克,花椒素0.2毫克。\"他的白大褂上沾着几滴试剂,看起来更像科学家而非厨师。

当计时器跳到97:45时,五道菜同时进入最后定型阶段。操作台上仿佛在进行一场精确的芭蕾——豆豆将松露鹅肝三重奏摆盘,每片松露的摆放角度都经过计算,以最大化香气扩散;猫头鹰调整着龙虾的摆盘造型,虾尾高高翘起,像是刚从海中跃出;砂时计则负责最后的酱汁点缀,她的手稳得像外科医生,在盘沿画出完美的弧形酱线。

杨龙面前的\"开水白菜\"正在经历最关键的蜕变。他将中式高汤与法式清汤按7:3比例混合,加入提前准备好的鸡茸进行最后一次扫汤。当浑浊的汤变得清澈见底时,立刻放入雕好的白菜心。这一次,菜心绽放的速度比练习时更快,外层叶片舒展如睡莲,内层则保持着微微的卷曲,形成绝妙的质感对比。

\"最后三十秒!\"豆苗提醒道。周卓的千层酥正好出炉,金黄的酥皮层层分明,边缘处微微翘起,像是随时会碎裂的梦境。老爷子用刷子轻轻扫上一层蜂蜜釉,这是他在物资匮乏年代发明的技巧,能让酥皮保持两小时不软。

五道菜被同时端上展示台,灯光下的它们像是五个乐章组成的味觉交响曲:松露鹅肝三重奏的前奏,麻辣蓝龙虾的快板,开水白菜变奏曲的柔板,水煮鱼胶囊的谐谑曲,以及回锅肉千层酥的终章。每道菜的温度都被精确控制在最佳品尝区间——鹅肝维持在人体温度,龙虾肉刚好60度,白菜汤85度...

计时器归零的蜂鸣声响起,杨龙放下最后一把装饰用的金箔钳。他的后背已经完全湿透,手指因长时间保持精细动作而微微颤抖。但当他环顾团队成员时,看到的不是疲惫,而是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就像他们第一次看到自己设计的游戏角色活过来时的表情。

会场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评委席。山本雄二第一个站起身,他的老花镜片上反射着五道菜的光影。老人缓缓走向展示台,手里拿着评分板和放大镜。在他身后,杜卡斯和贝尔纳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而韩国队的金敏哲则死死盯着那道回锅肉千层酥,嘴唇抿成一条直线。

日本队的区域,佐藤依然保持着标准的跪坐姿势,但他的瞳孔微微扩大,暴露出内心的波动。只有山本悟依然面无表情,黑衣厨师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节奏与心跳一致。

杨龙深吸一口气,塞纳河的水汽与五道菜的香气在肺里交融。无论评分如何,他们已经用最精湛的技艺,完成了一场跨越文化的味觉对话

山本雄二的银发在聚光灯下几乎透明,他缓缓走向中国队的展示台,老花镜片上倒映着五道精致的菜品。老人的手指在评分板上微微颤抖,钢笔尖悬在纸面上方几毫米处,迟迟未能落下。会场安静得能听见中央空调送风的嗡嗡声,上千双眼睛聚焦在那支犹豫的钢笔上。

\"这...\"山本雄二终于开口,声音比平时沙哑,\"这已经超出了评分标准的范畴。\"他放下钢笔,从西装内袋取出一个放大镜,俯身观察那道开水白菜的汤色。放大镜下的汤汁清澈得如同不存在,唯有微微晃动的光晕证明它确实是液体。\"三十年前,我在京都见过类似的清汤,\"老人直起身,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但那个老师傅用了三天吊汤,你们...\"他看了眼计时器,\"三个小时。\"

贝尔纳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松露鹅肝三重奏。当鹅肝慕斯接触舌尖的瞬间,这位以毒舌着称的美食评论家猛地抓住桌沿,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上帝啊...\"他用餐巾捂住嘴,仿佛要阻止自己说出什么不专业的话,\"这个层次...波特酒的甜,香料的暖,然后是...\"第二口下去,他的山羊胡明显抖了一下,\"...是四川花椒?那种微妙的麻感在后面浮现,像...像交响乐的弱音踏板!\"

杜卡斯更关注技术细节。他用叉子轻轻拨开水煮鱼的分子胶囊,红色油珠立刻在盘中扩散成规则的几何图案。\"精确到毫米的爆破半径,\"他掏出手机拍摄,\"胶囊壁厚度不超过0.1毫米,却能承受85度高温。\"当他将鱼肉送入口中时,金丝眼镜滑到了鼻尖,\"三个阶段...这简直是味觉的时间艺术!\"

评委席最年轻的成员——来自秘鲁的女厨师玛利亚,在尝到回锅肉千层酥时突然红了眼眶。酥皮在她齿间碎裂的声音如同秋风扫过落叶,接着是五花肉的丰腴,最后是豆瓣酱与芥末碰撞出的火花。\"这让我想起外婆做的Empanada,\"她小声说,\"但又完全不同...像是穿越了时空的对话。\"

计分板上的数字开始跳动。山本雄二第一个亮分——味道50\/50,呈现30\/30,技术15\/15,附加分10\/10。总分105,超过了百分制的理论上限。\"规则允许特别加分,\"老人对着麦克风解释,声音突然洪亮起来,\"这是三十年来我第一次使用这个权限。\"

贝尔纳给了103分,在\"创意\"一栏画了三个惊叹号;杜卡斯打出102分,特别标注\"科技与传统的完美平衡\";连最严苛的韩国评委金敏哲也不情不愿地写了98分,虽然他在评语里坚持认为\"辣椒的使用源自韩国宫廷料理\"。

当主持人宣布中国队五道菜平均分104.6,打破赛事保持二十年的纪录时,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法国美食杂志的记者冲上前台,相机闪光灯如暴雨般亮起。砂时计对着镜头比出剪刀手,被周卓用烟斗敲了下后脑勺:\"严肃点!\"

后续出场的队伍在如此高分面前显得黯然失色。法国队的松露鸽胸虽然精湛,但评委们品尝时总忍不住回头瞄中国队的展示台;日本队的\"怀石创新料理\"获得了97.8的高分,佐藤鞠躬时背脊挺得笔直,但山本悟的眼神始终没离开杨龙的手——那双能同时驾驭川菜狂野与法餐优雅的手。

颁奖仪式前,组委会主席亲自上台调整了领奖台高度——原本并列的三个台阶被换成了一高两低的特殊排列。白发苍苍的法国老人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宣布:\"第47届世界厨师锦标赛冠军——中国成都周记川味馆!\"

聚光灯如金色瀑布般倾泻而下,杨龙感觉脚下的地面似乎在微微晃动。豆豆的手悄悄握住了他的,掌心有薄薄的汗。他们走上领奖台的步伐不太协调,豆苗差点踩到砂时计的裙摆,猫头鹰则因为过于紧张同手同脚。只有周卓老爷子迈着四方步,烟斗咬在嘴里,像个得胜归来的老将军。

银光闪闪的奖杯被送到杨龙手中时,他惊讶于它的重量——足有十斤多,底座上刻着历届冠军的名字。最新一行\"Yang Long & Zhou Ji team, china\"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字母\"Y\"的拐角处还沾着新鲜的雕刻粉末。

\"同时,\"组委会主席神秘地笑了笑,\"国际厨师协会决定即时更新全球排行榜。\"大屏幕闪动几下,跳出最新的top10名单。前三名赫然是:1. 巴黎银塔餐厅(法)、2. 纽约per Se(美)、3. 成都周记川味馆(中)。从排名30多直接跃升到第三,这个结果连杨龙都倒吸一口冷气。

日本队的佐藤在台下轻轻鼓掌,表情管理完美得看不出情绪;山本悟则盯着排行榜看了很久,突然转身离开,黑色厨师服的下摆像乌鸦翅膀般掀起一阵风。法国队的主厨倒是很大度地过来拥抱,在他耳边用法语说:\"下次用勃艮第红酒比试如何?\"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颁奖结束后。组委会主席再次登台,敲了敲麦克风:\"经评审团特别提议,三天后将举行一场加赛——全球前三席位争夺战!\"会场瞬间沸腾,记者们疯狂按动快门。\"参赛方为当前排行榜前三名:银塔餐厅、周记川味馆,以及...\"他故意拖长音调,\"...自愿参赛的东京嵯峨野!\"

这个安排明显是临时决定的,连背景大屏幕都来不及制作正式海报,只能用文字投影代替。但效果足够震撼——三支代表着不同料理哲学的顶尖团队,将在巴黎最高舞台上进行终极对决。砂时计已经跳起来挥舞中国国旗了,周卓则眯眼看向日本队离去的方向,烟斗里的火光忽明忽暗。

回到休息室,克莱尔送来了香槟和新鲜出炉的可颂。团队成员或坐或站,没人去碰那些美食,大家都还沉浸在比赛的余韵中。豆苗的笔记本掉在地上,页角卷起的设计图露了出来;陆子浮的眼镜片反射着奖杯的银光;猫头鹰则机械地擦拭着已经足够干净的刀具。

\"三天后...\"豆豆轻声说,手指抚过奖杯上杨龙的名字,\"我们要对抗的是上百年的老店。\"

杨龙望向窗外,巴黎的夜空开始飘雨,埃菲尔铁塔的灯光在雨幕中晕染开来。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哈尔滨那个小办公室里,他们对着破旧电脑屏幕上的游戏原型畅想未来的样子。那时的梦想很小,只是希望有人玩他们做的游戏。如今站在游戏内世界厨艺之巅,仿佛肩负的却是整个中国餐饮文化的尊严。

\"不是对抗,\"他拿起一个可颂,掰开的截面露出完美的蜂窝组织,\"是对话。\"酥皮在齿间碎裂的声音清脆悦耳,像是某种预示。

休息室的门突然被敲响。服务生递上一个黑漆木盒,盒盖上用金粉写着\"嵯峨野\"三个汉字。杨龙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把没有开刃的厨刀,刀身上錾刻着\"真味如禅\"四字。没有署名,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来自谁。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雨滴拍打玻璃的节奏与厨房里刀剁砧板的声音奇妙地重合。三天后的对决,将会是一场怎样的味觉风暴?杨龙摩挲着未开刃的刀身,金属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这把刀,或许就是答案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