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琵琶惊鸿庶女逆袭长安乐坊 > 第42章 打脸教习展锋芒

琵琶惊鸿庶女逆袭长安乐坊 第42章 打脸教习展锋芒

作者:红山朝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8 09:29:42 来源:小说旗

晨光透过青竹帘洒在乐坊演武堂的青砖地上,沈清欢垂眸望着手中泛黄的手札,纸页边缘还沾着地下室霉味,那是昨夜她摸黑翻找了三个时辰的成果——白璃裹着灰布披风替她望风,听到巡夜的梆子声时,姑娘的指甲几乎掐进她手背。

\"周教习说我泛音低了半度。\"她将手札轻轻摊开在案上,墨迹因年代久远有些晕染,却恰好显露出\"李夫人忌辰用\"几个小字,\"可这是开元年间宫廷乐正李延的亲笔批注。

当年李夫人爱听松涛,偏她生辰那日山风比寻常弱三分,李供奉便改了泛音调子,说是'替松风补几分哀思'。\"

演武堂里静得能听见檐角铜铃轻响。

几个上了年纪的乐工凑过来,老花镜压得鼻尖发红:\"确实是李供奉的笔迹!

当年我在教坊司当差,见过他给《松风操》改谱......\"

周教习的赤金步摇剧烈晃动,她攥着帕子的手青筋凸起。

昨日苏大人还说要把林师姐捧成新的头牌,今日这小蹄子竟敢拿前朝旧谱压她?

她扫了眼立在廊下的司墨,玄色劲装裹着挺拔身形,腰间银鱼袋闪得人眼疼——禁军办案的由头来得蹊跷,莫不是这丫头勾搭上了?

\"一派胡言!\"周教习拍案,茶盏里的碧螺春溅湿了袖口,\"旧谱?

谁知道你从哪个烂书堆里扒拉出来的?

再说了,乐坊规矩是活的,如今要讨好的是苏大人,他爱听什么才是正经!\"

\"那不如比一场?\"

沈清欢的声音清凌凌响起。

她抬眼时,眼尾一点朱砂痣像被晨光点燃,\"周教习说我取巧,林师姐说我靠运气。

不如我们各弹一曲,让在场各位评评理——到底是我滥竽充数,还是有人......\"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林师姐鬓间那支与周教习同款的赤金步摇,\"倚仗旁门左道?\"

\"你!\"林师姐猛地站起来,月白裙裾扫翻了妆奁,螺子黛滚了满地。

她本是苏大人外室的侄女,上月才被塞进乐坊,仗着周教习撑腰总爱压人一头。

此刻被当众挑衅,她耳尖涨得通红:\"比就比!

《十面埋伏》敢不敢?\"

\"有何不敢?\"沈清欢指尖轻轻划过琵琶弦,\"不过我有个要求——请司统领做个见证。\"她转向廊下的司墨,\"禁军统领之子,总比我们这些乐伎可信些?\"

司墨垂眸摸了摸腰间银鱼袋,嘴角扯出极淡的笑:\"某虽不懂琴,倒愿意当个哑巴听众。\"

演武堂里瞬间炸开议论。

几个常被林师姐欺负的小乐伎偷偷拍手,老乐工们搬来两张梨木案几,连扫院子的杂役都扒着门框往里瞧。

周教习咬着牙坐回主位,指甲在檀木扶手上掐出月牙印——若真让这丫头赢了,苏大人那边......

林师姐先弹。

她抱出自己的紫檀琵琶,弦上系着翡翠璎珞,一上手就是利落的轮指。

《十面埋伏》的金戈声炸响,可弹到\"埋伏\"段落时,本该沉郁如夜雾的泛音,却被她弹得像急雨打瓦。

\"太躁了。\"老乐工摇头,\"当年教坊司的张婆婆说过,'埋伏'要弹得像蛇在草里爬,你得让听的人起鸡皮疙瘩,才算是入了戏。\"

沈清欢垂眸听着,指尖在膝头轻轻打着拍子。

她记得昨夜在地下室,除了李供奉的手札,还翻到本《琵琶心诀》,里面写着:\"凡曲有骨有肉,骨是技法,肉是心意。\"林师姐的技法挑不出错,可她的心意——沈清欢抬眼望过去,正撞进林师姐怨毒的目光——全在\"压过沈清欢\"上,哪里有半分对曲子的敬畏?

轮到沈清欢时,演武堂突然静得落针可闻。

她解开琵琶套,\"天音琵琶\"的木质在晨光里泛着琥珀色,弦线是用冰蚕茧抽的,触上去凉丝丝的。

这琵琶是她重生时就跟着的金手指,每次弹奏能预知听众情绪,只是......她攥了攥帕子,上月用了三次,这月的月信到现在还没来——罢了,今日若不镇住场子,往后更难立足。

她试了试弦,突然开口:\"我弹《塞上曲》。\"

林师姐冷笑:\"《塞上曲》?

那是闺阁小女儿的曲子,能比得过《十面埋伏》?\"

沈清欢没理她,指尖轻拨第一弦。

第一个音就镇住了全场。

那音不是清越,倒像大漠风卷着沙粒,擦过人的耳膜。

老乐工猛地直起腰——这是\"轮指\"的变种,叫\"风轮\",得用指腹侧面拨弦,他当年在教坊司跟了张婆婆三年才学会!

第二句转低,像胡笳在黄昏里吹,沈清欢的眼尾微微发红。

她预知到前排老乐工此刻想起了战死的儿子,于是手腕一沉,弦音里多了几分哽咽;又感觉到廊下司墨的情绪从疏离转为专注,便在\"望月\"段落加了个滑音,像月光在铠甲上流淌。

最后一个音收得极妙,余韵绕梁三息,连檐角的铜铃都跟着轻颤。

演武堂死寂了片刻,突然爆发出喝彩。

小乐伎们拍红了手,老乐工抹着眼泪直拍大腿:\"好!

这才是'曲中有画,画中有情'!\"连司墨都垂了垂眼,喉结动了动——他想起上月在城西战场,残阳里一个小卒抱着断剑唱的民谣,原来琵琶也能弹出这样的悲壮。

林师姐的琵琶\"当啷\"掉在地上。

她望着沈清欢被晨光镀亮的侧影,突然想起昨日周教习塞给她的密信:\"沈清欢是前朝乐伎之女,留着是个祸害。\"可如今......她攥紧裙角,指甲几乎戳进肉里。

周教习的脸白得像纸。

她望着案上沈清欢的手札,又望着满地喝彩的众人,突然拔高声音:\"不过是取巧!

苏大人要的是讨喜的曲子,谁管你什么前朝旧谱......\"

\"苏大人昨日遇刺了。\"

司墨的声音像块冰,\"刺客用的是带倒刺的柳叶刀,和上个月城南绣坊劫案的手法一样。\"他扫了眼周教习发颤的步摇,\"周教习不是常替苏大人送东西?

不如跟我回禁军大营,帮着回忆回忆?\"

周教习\"扑通\"坐下,帕子掉在地上都不敢捡。

沈清欢垂眸掩住笑意——她昨日在苏大人送给周教习的珠花里,发现了半片带血的柳叶刀鞘,连夜让白璃把鞘上的纹路拓下来,塞进了司墨的信鸽竹筒。

散场时,白璃攥着沈清欢的衣袖直发抖:\"阿姊,你今日太厉害了......可苏大人......\"

\"我知道。\"沈清欢摸了摸琵琶套的夹层,里面还藏着半块带血的刀鞘拓本,\"但有些事,早晚会来的。\"

此刻,城南苏府的雕花阁里,周教习跪在地砖上,额头沁着冷汗:\"大人,那小蹄子今日......\"

\"够了!\"苏大人摔了茶盏,青瓷碎片溅在周教习裙角,\"去查查她的旧底。

前朝乐伎之女?

我倒要看看,她背后是不是还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

窗外暮色渐沉,风卷着几片银杏叶打在窗纸上,像极了某种暗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