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 > 第65章 燕陶问鼎

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 第65章 燕陶问鼎

作者:剧漫街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12:45:49 来源:小说旗

第二卷:九鼎迷踪(春秋战国)

第六十五章:燕陶问鼎

子奚的指尖在越王剑鞘上摩挲出一道血痕,连日的奔波让剑鞘夹层中的青铜星图帛片边缘已经起毛,那些细如蛛丝的线路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他蹲在燕国边境的陶窑废墟旁,用剑尖拨开一堆碎陶片。每块碎片内侧都附着暗红色的结晶体,像是掺了什么东西的釉料。

\"咳咳...\" 一阵剧咳让他不得不停下动作。吐出的血沫里跳动着金色细丝,落在陶片上发出\"滋滋\"的声响。自从会稽山剑池一战后,他体内的青铜菌丝就愈发活跃,胸口星图疤痕周围的皮肤已经完全变成了青灰色。

\"客官,这地方邪性得很\" 沙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子奚不动声色地按住剑柄,转头看见个驼背老妪。老人挎着个破篮子,里面装着几块形状怪异的陶土,右眼蒙着脏兮兮的布条,左眼浑浊发黄。

\"哦?怎么个邪性法?\"子奚故意露出商贾式的笑容,老妪咧嘴笑了,露出三颗金牙:\"三年前这窑厂烧过一批祭鼎,开窑时...\"她突然压低声音,\"鼎里爬出会动的人俑!官差来查,第二天全变铜人了。\"她掀开篮子里的破布,露出块带指纹的陶片,\"就剩这些碎渣子。\"

子奚瞳孔微缩——陶片上的指纹深陷泥胎,指节处有明显的青铜色渗透痕迹。他摸出半两碎银:\"老人家可知道那些祭鼎送去哪了?\"

\"说是运往临淄...\"老妪突然住口,惊恐地看向子奚身后,\"又来了!\"

陶窑深处的阴影里传出\"咔哒咔哒\"的声响,子奚缓缓转身,看见个半人高的陶俑从废墟里爬出。它的动作僵硬得像提线木偶,表面布满裂纹,每走一步都有碎渣簌簌掉落。最骇人的是它的\"脸\"——没有五官,只有个凹陷的漩涡状纹路,正中央嵌着颗青铜眼珠。

\"跑...跑啊!\"老妪尖叫着跌坐在地,陶俑突然加速,扑向老妪的篮子。子奚的剑鞘横扫,将陶俑拦腰击碎。碎片四溅的瞬间,他看清了陶俑内部——中空的腔体里缠满青铜菌丝,像蛛网般包裹着一节指骨。

\"果然是人变的...\" 老妪已经吓晕过去。子奚蹲下身检查那些碎片,发现断面处有细小的气孔,排列成规律的星图。当他将两片碎陶拼合时,气孔突然喷出淡金色的雾气,在空中凝结成残缺的鼎形。

\"九鼎铸造的熔渣...\" 窑厂深处突然传来更多\"咔哒\"声。子奚握紧越王剑,循声走向废弃的窑洞。越往里走,空气中的金属味就越浓,还夹杂着若有若无的腐臭味。最里面的窑室保存相对完好,墙上挂着盏青铜灯,灯油已经干涸,灯座刻着\"吕不韦监制\"的小字。

窑室中央摆着个残缺的陶鼎,鼎足缺了一只,断口处露出暗红色的陶胎。子奚用剑尖轻刮鼎腹,剥落的釉皮下竟显出一行铭文:\"泗水沉鼎,九州归...\"最后一个字被刻意刮花了。

\"原来吕不韦连铭文都敢篡改...\" 突然,鼎腹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敲击。子奚后退半步,看见鼎耳处的釉料正在剥落,露出底下青铜材质的卦象纹路。与此同时,窑顶烟道里传来金属摩擦声,一个青铜卦盘卡在烟道中部,盘面指针无风自动,指向三星堆的方向。

\"找到你了,守史人\" 阴冷的女声从窑口传来。子奚转身,看见共工玄女斜倚在门框上。她的右半边身体已经恢复人形,左半边仍覆着青铜鳞片,腰间挂着块残缺的玉琮。

\"没想到你会来燕国废窑。\"玄女缓步逼近,\"怎么,越王剑里的星图不够清楚?\"子奚的剑尖指向陶鼎:\"你们在陶土里掺了三星堆人牲骨灰。\"他盯着玄女的表情变化,\"难怪这些陶器能通灵...是用活祭品的怨气养出来的。\"

玄女突然大笑,鳞片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聪明!可惜晚了...\"她猛地拍向陶鼎,鼎耳卦纹亮起血光,\"九鼎大阵已成,只差最后一把钥匙!\"

窑室剧烈震动,烟道里的青铜卦盘轰然坠落。子奚闪身避过,卦盘砸在陶鼎上,碎片四溅。一块锋利的陶片划过他的脸颊,血珠滴在卦盘残件上——指针突然疯狂旋转,最终定格在\"坤\"位。

\"你的血...\"玄女的表情突然变得狰狞,\"怎么会...\"

子奚趁机一剑刺向陶鼎缺失的鼎足处。剑锋没入陶胎的瞬间,整个窑室亮如白昼。鼎腹\"咔嚓\"裂开,露出里面蜷缩的陶工骸骨——那具骨架的右手紧握着根骨针,针尖刻着精细的方位标记。

\"泗水捞鼎的真实位置!\"子奚一把抓起骨针。针尖的标记与越王剑星图重合,指向一个意想不到的地点,不是泗水,而是都江堰!

玄女发出不似人声的尖啸。她的青铜鳞片片片竖起,像箭矢般射向子奚。千钧一发之际,子奚将骨针刺入陶鼎裂口

\"轰!\"

陶鼎炸裂的冲击波将玄女掀飞。烟尘散去后,地上只剩一堆陶土,里面混着灰白色的骨灰颗粒。子奚跪在地上咳嗽,吐出的血里金丝更多了。他颤抖着展开越王剑星图,将骨针标记的位置与之重叠——两条线在三星堆神树遗址完美交汇。

\"原来如此...\"子奚擦去嘴角的血,\"九鼎根本不在泗水...\" 子奚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骨针的尖端在掌心刻出一道血痕。

窑室里的尘埃缓缓沉降,像一场灰色的雪。他低头看着掌中那根陶工骨针——针尖的方位标记沾了他的血,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暗红色。针尾缠着几根青铜丝,细看才发现是凝固的血丝里裹着金属碎屑。

\"咳咳...\"

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这次吐出的血块里,金丝已经凝结成细小的青铜珠,落地时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子奚用袖子擦了擦嘴角,袖口立刻被蚀出几个小洞。

窑室深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他警觉地抬头,看见那些陶鼎碎片正在蠕动,像被无形的手推动着重新拼合。最诡异的是碎片边缘——暗红色的陶胎里渗出金色黏液,像蜘蛛吐丝般将碎片重新粘连。

\"还没死透?\" 子奚踉跄着站起来,越王剑在手中发出低沉的嗡鸣。剑格处的青黑色眼珠已经完全褪色,变成浑浊的灰白,但剑身上的鱼鳞纹路却愈发清晰,每一片鳞甲都泛着青铜光泽。

一块陶片突然飞起,擦过他的耳际。子奚侧身避让,第二块、第三块接踵而至。他挥剑格挡,剑刃与陶片相撞竟溅起火星。那些碎片像活物般在空中变换轨迹,组成一个残缺的鼎形。

\"吕不韦的傀儡术...\"子奚冷笑,\"用陶土做媒介,倒是聪明。” 他猛地将骨针刺入自己左臂,鲜血顺着针身上的凹槽流下,在针尖汇聚成血珠。当血珠滴落在越王剑的鱼鳞纹路上时,整把剑突然剧烈震颤,剑身浮现出细如发丝的红色纹路——是都江堰的水系图!

陶鼎碎片组成的虚影突然停滞,随即像被无形大手拍散般哗啦落地。子奚趁机冲向窑口,却在拐角处踩到个硬物——是那个昏迷的老妪的篮子。篮里的陶土块不知何时已经融化,变成粘稠的金色泥浆,正顺着篮缝往外渗。

\"救...救我...\"

老妪不知何时醒了,正惊恐地看着自己的右手——那只手已经变成了陶土质地,指尖开始泛起青铜色。她用左手拼命抓挠,却只抠下一块块干硬的泥皮。

子奚犹豫片刻,从怀中掏出玉琮。玉琮表面的裂纹更多了,像随时会碎裂的冰晶。他咬破手指,将血滴在玉琮上,然后按在老妪陶土化的手腕处。

\"滋\" 白烟冒起,老妪发出凄厉的惨叫。但那些陶土确实停止了蔓延,凝固在她小臂处。子奚掰开她紧握的左手,掌心赫然粘着半块陶片——上面刻着\"泗水\"二字,但\"水\"字的横撇处多了一道不该有的刻痕。

\"这不是'水'...\"子奚的瞳孔微微收缩,\"是'木'字!泗木...都江堰的镇水神木!\"

远处传来隆隆雷声。子奚抬头看向西南方向——那里的天空呈现出诡异的青铜色,云层中隐约可见九道流光在交织盘旋。他胸口的星图疤痕突然灼痛起来,那些青铜色的皮肤下,有什么东西在蠕动。

\"来不及了...\" 他弯腰捡起篮子,将融化的陶土倒在窑室中央。金色泥浆自动流向那些碎片,重新塑成陶鼎的形状。当最后一块碎片归位时,鼎腹内壁显出一幅完整的星图——九鼎环绕三星堆神树的排列图。

子奚的手指抚过鼎耳,在右侧耳背摸到个凹槽。骨针插入的瞬间,整个陶鼎轰然炸裂,飞溅的碎片在空中组成一条清晰的路线:从燕国到都江堰,再到三星堆。

\"原来你们把真鼎藏在了...\"子奚的话戛然而止。他的喉咙突然像被无形的手扼住,咳出一团缠满金丝的淤血。血团落在陶鼎基座上,竟慢慢渗入,在表面形成个模糊的印记——吕不韦的私人钤印。

窑外突然传来乌鸦刺耳的啼叫。子奚撑着越王剑站起来,发现自己的影子在窑壁上扭曲变形,渐渐拉长成九头蛇的形状。他苦笑着摸了摸胸口的星图疤痕:“看来得抓紧时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