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125章 朱棣赐旗镇波心 多宝塔影覆汪洋

定场诗:沧波万里起狂澜,宝刹浮光影正寒。帝赐龙旗凝众念,僧开法界护千般。截教遗纹吞日月,修罗血咒蚀心肝。从来浩气存天地,一塔能将四海安。

第一折 海妖临岸:九渊魔窟涌腥潮

且说自龙骨刻纹成阵后,南海航路畅达三载,忽有探马急报南京:“闽广沿海夜现青磷,海水倒灌三十里,浪中竟有‘截幽合璧’大旗!” 永乐帝拍案而起,手中 “护世定鼎印” 隐隐发烫,印面青蜈纹上竟凝出血珠 —— 此乃幽冥势力卷土重来之兆。

郑和船队正泊于泉州港,忽见海面升起九座血色祭坛,每座祭坛上都立着截教 “地烈阵” 与修罗 “血河坛” 的合纹。修罗族大祭司手持 “九渊屠海幡”,笑声混着潮啸传来:“郑和!当年你破我金光阵、鲛雾阵,今日便教你见识‘九渊归寂阵’!此阵借截教玄术抽干海水,再以血河咒将陆地化作幽冥!”

道衍和尚急展青蚨罗盘,见罗盘中心的 “护世” 二字已被血雾笼罩:“此阵核心在‘波心鼎’,乃截教当年为东海龙王所铸,今被幽冥盗去,正吸扯四海之水!” 话音未落,泉州城已现海水倒灌,百姓们抱着扫帚、扛着护漕碑逃往高处,竟在无意间形成 “人墙护世阵”—— 正是当年黄河青蜈阵的凡人气脉。

第二折 帝旗降世:万念成钢铸宝幡

永乐帝闻报,亲至紫禁城万春门,取出御赐 “护漕靖海旗”—— 此旗以皇宫琉璃瓦碎、黄河护世砖粉、天下船工发丝混织而成,旗面绣着青蜈衔帚踏浪图,边缘缀着千颗 “民心铜铃”。“当年朕赐星斗旗镇南海,今日以这靖海旗镇波心!” 皇帝亲手点燃旗顶 “长明护世灯”,但见旗角无风自动,铃音竟与千里之外的百姓号子相和。

郑和接过旗幡,顿觉万千漕工的护世念力涌入体内,旗面青蜈纹突然活过来,化作光带缠住九座祭坛。修罗大祭司惊怒交加:“人间帝王竟能聚万民念力为宝?看我‘血河十二重浪’!” 祭台翻涌出血色浪潮,浪头之上立着截教 “十天君” 残魂,各施地烈、风吼等阵,直扑宝船。

危急时刻,西方教多宝佛塔突然自天而降 —— 原来多宝道人自金光阵后顿悟,携截教典籍皈依佛门,此塔正是以碧游宫残砖与雷音寺金箔共铸。塔身每层都刻着 “截民同心”“仙凡一体” 等纹,塔顶宝葫芦中竟装着黄河青蜈阵的残留光带。

第三折 塔旗共鸣:万法归心破魔渊

多宝佛塔落地时,塔身青蜈纹与靖海旗光带相扣,竟在海面投下千丈塔影。道衍和尚趁机高呼:“百姓们,将护漕号子融入佛号!” 沿海数十万百姓齐诵:“青蜈护漕,扫帚镇波,千浪万劫,民心为舵!” 声浪化作金色涟漪,顺着旗铃、塔纹扩散,竟将九渊屠海幡上的截教符篆逐一震碎。

修罗大祭司祭起 “血河剑” 砍向塔影,却见剑光触塔即化,反被吸入塔顶葫芦。孙悟空早埋伏在塔刹,见状大笑:“好个吸妖葫芦!当年金角银角的宝贝也没这般厉害!” 他拔根毫毛化作无数小旗,每面旗上都绣着百姓扛扫帚的图案,插满九座祭坛,竟将波心鼎的吸力引向自身。

“截教弟子,尔等真要助纣为虐?” 多宝道人站在塔顶,声如洪钟,“当年通天教主布万仙阵,为的是‘有教无类’,而非涂炭生灵!” 阵中残留的截教残魂听了,竟有半数放下兵器,祭坛上的截教纹章随之崩裂。

第四折 波心定鼎:一塔横江锁万邪

郑和趁势将靖海旗插入波心鼎,旗面 “永乐通宝” 与鼎身 “护世” 二字共鸣,海水突然逆流倒灌进九渊魔窟。修罗大祭司见阵眼已失,欲引爆祭坛同归于尽,却被多宝佛塔第二层突然打开的 “截教玄功门” 吸入,塔内竟显化出当年万仙阵的护世真意 —— 截教弟子本为护苍生,而非助幽冥。

“看吾‘周天星斗 - 青蜈合阵’!” 龙吉公主驾赤烟驹踏塔影而来,将潮位图与靖海旗光纹叠加,海面顿时浮现出 “民心” 二字,每个笔画都由千万百姓的护世身影组成。波心鼎不堪念力冲击,“轰” 地炸裂,露出底下被囚禁的四海龙王精魄 —— 原来幽冥早将龙王软禁,强借水族之力兴潮。

海水退去时,多宝佛塔化作万千金箔,贴在每艘宝船的船舷与沿海百姓的屋墙上;靖海旗的铃音则化作 “护海咒”,刻在泉州城的护岸石碑上。永乐帝望着碑上百姓们自发刻下的扫帚、青蜈图案,长叹道:“朕终于明白,护世之旗,从来不是朕一人所赐,而是天下百姓的心意所凝。”

尾折 塔影长明:万代同辉照海天

此战过后,永乐帝下诏改 “护漕靖海旗” 为 “万民用命旗”,并在沿海修建七十二座多宝护世塔,每座塔内都供奉着船工扫帚、护漕碑刻与截教残卷 —— 自此仙凡之别渐淡,护世之力相融。多宝道人则云游四海,教百姓以扫帚为笔、以心念为墨,在船头船尾画出简易护世阵纹。

截教通天教主得知波心鼎之战,望着碧游宫前的 “护世残碑” 良久,忽命人将 “诛仙剑阵图” 磨去杀戮纹路,添上扫帚、纤绳等凡人器物:“当年吾重术,今世人重情,终究是吾等仙神该向人间学‘护’字。” 此后截教弟子下界,多以凡人身份隐于市井,护持漕运海路。

孙悟空回到花果山,特意在水帘洞刻下 “护漕齐天” 匾额,又教小猴们编扫帚阵 —— 遇海难时抛入水中,竟能化作小船救人。此事传至南海,鲛人部落送来鲛珠缀在扫帚上,从此 “护世扫帚” 兼具仙光、鲛珠与民心,成了凡人对抗邪祟的象征。

正是:

帝旗一振海波平,宝塔高悬护众生。

莫道仙凡相隔远,万心同处即蓬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