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42章 永乐帝梦玄武神 道衍僧解太平签

定场诗:“金戈铁马梦魂惊,玄武台前鬼气横。靖难刀光凝厉魄,太平坛火照迷津。定海珠映三清影,摄魂幡藏截教痕。莫道人间无净土,慧光到处灭妖氛。”

一、玄武托梦惊帝辇

且说成祖朱棣自南京登基以来,常被噩梦纠缠 —— 但见无数甲士披头散发,从玄武湖中爬出,齐声高呼 “还我命来”。这日三更,他方入梦乡,忽见玄武大帝踏龟蛇而来,手中玉剑直指皇宫:“陛下靖难之役,枉杀太多阴魂,若不超度,恐引鬼族趁虚而入!”

朱棣惊醒时,冷汗浸透龙袍,急召道衍和尚入宫。姚广孝踏月而来,手中佛珠忽生异象:每颗珠子都映出亡魂面容,正是当年东昌、淝河之战中陨落的将领。“陛下此梦,乃幽冥鬼族以‘摄魂幡’勾连怨气所致。” 道衍抚须道,“截教余孽与阎罗族勾结,妄图借人间戾气破我护世阵根基。”

二、太平坛上定海珠

次日,道衍亲率僧众至南京城外斩妖台,见此处荒草间隐现白骨,阴气凝聚成雾。他取出定海珠 —— 当年燃灯古佛所赠,曾在封神大战中镇住截教十天君 —— 以朱砂在坛上画下八卦,海珠悬于中央,顿时霞光万道,竟将白骨堆上的怨气凝成实质画卷。

“快看!” 慧明刚从普陀山赶回,忽见画卷中浮现朱允炆身影,正与阎罗王共祭黑色幡旗,幡面绣着无数狰狞鬼头,“是截教‘摄魂幡’!当年万仙阵中,此幡能收人魂魄为奴。”

道衍掐指一算:“幡中怨气皆来自靖难亡魂,若被炼成‘幽冥鬼帅’,足以踏平金陵。” 他命慧明以 “截佛同源印” 守住坎位,自己则催动定海珠,化作六道光轮罩住斩妖台。霎时,海珠光芒与佛印金光交相辉映,竟在坛中显化出 “忠孝节义” 四尊法相,正是当年阐教护世的根基。

三、摄魂幡现血河咒

却说幽冥血池畔,金灵圣母正将摄魂幡浸入血水:“建文帝,你堂兄的皇位本就该是你的,若借这十万亡魂之力,定能让他龙椅坐不稳!” 幡中传来朱允炆的叹息:“朕本无意杀孽,怎奈叔父逼得太紧……” 话音未落,幡面突然泛起金红波纹 —— 正是定海珠与佛印在斩妖台共振。

“不好!道衍老儿用先天灵宝破我咒法!” 金灵圣母急祭万仙幡残页,却见残页上 “截教” 二字与 “太平坛” 的道家符文相冲,“当年截教重术,阐教重德,如今这定海珠以‘德光’化怨气,倒是打了咱们七寸!”

四、慧明夜斗鬼面将

斩妖台内,道衍正以《太平经》经文超度亡魂,忽见西北方鬼雾凝聚成巨将,头生双角,甲胄上刻满截教符印 —— 正是当年为朱允炆战死的将领铁铉。“尔等本是忠义之魂,何苦为截教所控?” 慧明挺身上前,佛印化作金红双莲,托住鬼将劈来的大刀。

铁铉眼中红光一闪:“小沙弥懂什么!我等魂魄被摄魂幡锁住,生不能护主,死也要讨个公道!” 说着竟分化出十八道残影,每道都持不同兵器,正是截教 “一气化三清” 的邪派用法。慧明忽忆起观音所言 “法宝随念转”,将佛印按在胸前:“你等若念忠义,便该护佑人间太平,而非助纣为虐!”

佛印应声化作 “忠孝印”,印面浮现出岳飞、文天祥等忠魂虚影,与鬼将身上的截教符印激烈对冲。鬼将们抱头嘶吼,身上的鬼气竟渐渐退去,露出半透明的英灵之体。

五、玄武法相镇幽冥

道衍趁机将定海珠升至半空,六道光轮化作玄武、青龙、白虎、朱雀、勾陈、腾蛇六大神兽法相,直扑幽冥血池方向。金灵圣母见势不妙,欲召回摄魂幡,却见幡中十万亡魂正顺着 “忠孝德光” 凝成的光桥,向斩妖台太平坛飘来。

“陛下可记得,” 道衍转身对悄然前来的朱棣说,“当年玄武大帝降魔,正是以‘仁’为甲,以‘义’为刃。如今护世阵的根基,不在法宝强弱,而在民心向背。” 朱棣点头,解下随身玉佩投入定海珠:“朕愿以帝王血,祭这太平坛!”

玉佩触地瞬间,玄武法相突然睁眼,龟蛇缠绕间竟将摄魂幡的幡角扯下三尺。慧明眼尖,见残幡上除了截教符文,竟还有佛教 “卍” 字暗纹 —— 原来金灵圣母早与修罗族勾结,用 “血河咒” 融合佛截二教禁术。

六、惊现截佛同源阵

“不好!” 慧明突然感应到佛印发烫,印中 “截佛同源” 四字与残幡暗纹共鸣,竟在斩妖台地下映出完整阵图,“这是截教‘幽冥摄魂阵’与佛教‘阿鼻血河阵’的融合!若让他们集齐八块幡角,便能连通人间与幽冥!”

道衍脸色凝重:“当年万仙阵破后,截教余孽便妄图借佛教禁术东山再起。如今建文帝以人皇血为引,修罗族以业火为媒,一旦阵成,人间将成鬼域!” 他急命慧明持佛印守住阵眼,自己则以定海珠演化 “周天星斗阵”,与地下的截佛同源阵针锋相对。

七、永乐帝亲书祭文

此时朱棣已换上素服,在太平坛前亲手写下祭文:“朕起兵靖难,实出无奈,然刀兵所及,误伤良多。今以帝王之尊,祭告亡灵:愿开太平之门,纳尔等忠魂入太庙,享万年香火……” 祭文焚化时,空中忽降甘霖,竟将鬼雾洗成青白之色。

最惊人的是铁铉等鬼将,听了祭文后,眼中红光尽褪,纷纷跪下叩首:“陛下既有悔意,我等愿为护世阵基石!” 言罢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定海珠与佛印之中。道衍趁机将摄魂幡残角收入海珠,叹道:“截教之失,在于重术轻德;陛下之幸,在于能承天命而悔过。”

尾 声

是夜,朱棣再梦玄武大帝,却见龟蛇之上立着铁铉等将领,皆着新甲,手持 “护世” 旌旗。大帝抚掌笑道:“陛下以‘德’镇怨,以‘仁’化煞,此乃真正的玄武之威。” 梦醒后,南京城上空阴云尽散,斩妖台处竟生出青竹,正是太平坛德光所化。

而幽冥血池深处,金灵圣母望着破损的摄魂幡,忽然发现幡角残片上多了一行小字 ——“法宝本无正邪,全在持宝人心念”。她猛然想起当年在碧游宫,通天教主曾说 “有教无类,须以善念为纲”,不禁浑身发冷:“难道…… 我们错了三千年?”

却说慧明在斩妖台底发现一块石碑,上刻 “截佛同源,德行为先” 八字,正是当年多宝如来留下的伏笔。他摸着碑上 “德” 字,忽觉佛印与定海珠的共鸣更强了 —— 原来护世阵的真正核心,从来不是法宝之威,而是人心之善。

正是:帝王一梦惊鬼域,僧道双雄破邪幡。德光所至妖氛散,始信人间有善缘。

欲知摄魂幡残角藏着何种秘密,慧明与道衍如何破解截佛同源阵,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