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136章 魔主演阵毁典籍 老儒士血书护世经

定场诗:黑云压城典籍摧,魔主挥旗卷雾来。血火焚经千卷碎,忠魂泣血寸心哀。青蜈纹上留真意,黄绢篇中见大材。莫道书生无铁骨,笔锋能筑护世台。

第一折 雾锁经楼:魔主临凡布恶阵

且说万历三十年,应天府护世经楼外,漫天青紫色鬼雾翻涌,雾中隐约可见截教 “万仙来朝幡” 与修罗族 “血河焚世旗” 交织,化作狰狞鬼脸。楼中守阁老儒陈墨翁已至八旬,却腰板挺直,手中握着传自祖上徐文长的青蜈扫帚 —— 帚柄小猴印记虽已磨损,却在雾中泛着微光。

“墨翁,西南角砖纹松动!” 弟子林书童指着墙缝,只见护漕砖上的 “民心” 二字正被血咒侵蚀。陈墨翁抚过扫帚柄,忽闻雾中传来桀骜笑声,截教 “金鳌魔主” 踏雾而来,头顶嵌着诛仙剑残片,身后跟着修罗族 “焚典圣女” 与鬼族 “蚀史将军”,手中分别捧着 “截教灭典策” 与 “血河焚经录”。

“人间护世阵纹,不过是蝼蚁筑巢!” 金鳌魔主挥手,鬼雾中竟浮现出当年秦始皇焚书的虚影,无数火鸦扑向经楼飞檐。陈墨翁早有防备,以扫帚敲击楼中 “护世云板”,声如龙吟,惊起檐角铜铃齐鸣,铃上刻着的三教典籍金句化作光网,暂时挡住火鸦。

第二折 妖法噬典:血咒漫卷护世楼

焚典圣女祭起 “血河焚经录”,书页间涌出黑色火舌,专烧护漕砖纹:“道衍和尚的三教阵?郑辰的言官笏?今日便教你们知道,邪能胜正!” 话音未落,经楼二层的《永乐大典》副本突然起火,字迹在血火中扭曲成 “暴秦再世”“典籍当诛” 等妖言。

陈墨翁见势,急令林书童取出 “珊瑚护世网”—— 这网传自当年的翠翠,网心青蜈纹与扫帚小猴印记遥相呼应。“当年渔村少女能织网护漕,今日我等儒生便能织网护经!” 他大喝一声,将扫帚抛向空中,小猴印记化作引灵符,网中鲛人丝竟显化出历代护世者的虚影:郑和挥桨、道衍抄经、郑辰持笏、徐文长扫雾,连成一道 “护世长河”,暂时抵住血火。

蚀史将军却趁机祭出 “鬼域蚀骨幡”,幡中厉鬼专啃典籍中的 “忠义” 二字。经楼内,《方孝孺集》残页上的血字渐渐淡去,《于谦奏疏》的墨迹开始模糊。陈墨翁心中大急,忽觉掌心刺痛 —— 原来当年徐文长刻在护漕砖上的 “护世” 二字,正通过扫帚柄传入他的血脉。

第三折 血书显圣:忠魂化阵破妖邪

“典籍若毁,护世阵亡!” 陈墨翁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在青蜈扫帚的帚须上写下《正气歌》全文。血字甫成,文天祥的虚影竟从帚须中走出,手中竹剑刻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剑光所过,厉鬼纷纷消散。更妙的是,血书正气融入护漕砖纹,每块砖上都浮现出守阁儒士的掌纹,连成 “万民护世阵”。

金鳌魔主见状,祭出截教至宝 “金鳌焚天鼎”,鼎中滚油沸腾,刻着 “毁尽诗书” 的咒文:“凡人之血,也敢抗我仙魔重宝?” 鼎中妖火腾空,竟将护世网烧出缺口,《永乐大典》副本的书页纷纷飘落,如黑色蝴蝶般死去。

千钧一发之际,陈墨翁突然想起祖上徐文长留下的《护漕宝鉴》残卷 ——“护世阵眼,在人心未死之处”。他望向林书童,见少年眼中满是悲愤,又望向经楼外,无数书生正冒雾赶来,手中捧着自家珍藏的典籍残页。“阵眼在此!” 他高呼一声,将血书《正气歌》抛向空中,与书生们的念力共鸣。

第四折 万念成钢:老儒捐躯铸阵魂

书生们的诵读声化作实质,在经楼上空聚成 “护世经幡”,幡面绣着从商周甲骨文到本朝《本草纲目》的典籍剪影。陈墨翁趁机将青蜈扫帚插入经楼地基 —— 那里正是当年四象阵的玄武位,扫帚柄的小猴印记与砖纹中的 “民心” 二字相合,竟引动海底宝船龙骨的护世纹脉,海水化作四条水龙,缠住金鳌焚天鼎。

“老匹夫,你敢!” 金鳌魔主挥剑劈向陈墨翁,却见老人背后浮现出历代守阁儒士的虚影:汉朝伏生护《尚书》、唐朝孔颖达疏五经、宋朝朱熹注四书,个个手持典籍,以身为盾。陈墨翁趁机在鼎身血书 “史不可灭” 四字,剧痛中竟笑出声来:“我儒门弟子,头可断,笔不辍;经可焚,心不毁!”

话音未落,护世经幡轰然砸下,金鳌焚天鼎应声而碎,妖火熄灭处,《永乐大典》副本的残页竟自行修复,字迹比先前更亮三分。焚典圣女与蚀史将军见势不妙,欲带魔主撤退,却被书生们的念力光网困住,身上的邪咒反被刻入护漕砖,化作警示后人的 “毁典图”。

尾折 青编永固:护世精神代代传

陈墨翁倒在经楼门前,手中扫帚的帚须已被血浸透,却在砖纹上留下一道新的护世印记。林书童含泪捡起老人的血书《正气歌》,发现字迹已融入护漕砖,成为 “万民护世阵” 的新阵眼。从此,护世经楼的砖纹中多了一位老儒握笔的身影,与当年的渔村少女、言官、船工并列。

截教碧游宫内,通天教主望着水晶球中消散的魔主虚影,长叹道:“金鳌魔主败在不懂 —— 人间护世,从来不是单靠阵法,而是靠陈墨翁这般甘愿以血祭经的痴人。” 修罗族圣女看着碎裂的 “血河焚经录”,发现录中最后一页竟显化出陈墨翁血书的场景,字迹未干,竟比任何仙法都更刺眼。

万历皇帝听闻此事,下旨追封陈墨翁为 “护世大儒”,并在经楼前立碑,刻其血书《正气歌》全文。百年后,碑上血字仍鲜艳如昨,每当有妖邪靠近,便会响起老儒的朗朗书声。而护世经楼中的典籍,也因融入了无数凡人的护世心血,成为天下最坚固的 “文气长城”。

正是:

魔主演阵势炎炎,老儒血书护世严。

一息尚存经不毁,留将青史照人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