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141章 万仙阵图现漠北 朱棣点兵征鞑靼

定场诗

漠北黄沙蔽日昏,阵图翻涌动乾坤。

截教余孽施妖法,鞑靼胡骑叩玉门。

成祖挥鞭惊四海,道衍遗策护三垣。

仙凡共举诛魔钺,留得威名震九垠。

第一折 阵起黄沙:碧游余党联胡虏

且说永乐二十二年冬,距北海诛仙剑阵破不过三月,漠北草原忽起青黑色妖雾,直扑长城峪关。鞑靼大汗阿鲁台帐中,忽有截教余孽灵牙仙、金光圣母踏雾而来,手中托着半幅残破的 “万仙阵图”—— 当年万仙阵被破时,通天教主以**力保下的阵图残卷,此刻竟以胡虏鲜血祭炼,阵图上 “截教天威” 四字泛着妖异青光。

“大汗但看,” 灵牙仙怪笑一声,将阵图抛向空中,只见漠北戈壁瞬间化作迷阵,沙砾聚成刀山,狂风卷作剑林,更有幽冥鬼火从地底腾起,隐隐可见阎罗族 “九幽鬼哭幡” 的影子,“此阵借阴山鬼气、胡骑凶煞为引,便是天兵天将也难破!” 阿鲁台抚掌大悦,即刻点兵十万,扬言要 “踏平应天府,教汉家天子为我牧马”。

应天府内,朱棣接到边报时正与法深和尚观《永乐大典》“武备” 卷,忽见书页上 “神机营”“火铳阵” 等图纹隐隐发烫。法深合十叹道:“陛下,截教与阎罗族勾连鞑靼,以万仙阵图融合胡虏杀劫,分明是要借人间战火重聚魔威。当年道衍先生曾言,漠北有‘长城护世纹’,需以‘天子气’与‘军民意’催动……”

话未说完,宫外忽有金光闪现,阐教惧留孙手持 “捆仙绳” 显形,绳上系着半截阎罗族 “勾魂令”:“截教与阎罗王共谋,欲以万仙阵破长城阵纹,贫僧从鬼门关抢得此令,方知阵图要害在‘阵眼三凶’—— 灵牙仙、金光圣母,还有那藏在阴山背后的阎罗太子!”

第二折 兵临城下:成祖点兵祭玄甲

朱棣拍案而起,腰间 “玄甲剑” 龙吟不止 —— 此剑乃当年徐达征北时,张三丰以玄武真炁铸造,剑鞘刻有 “天子守国门” 五字护世纹。他大步走出奉天殿,只见午门外神机营已列阵,火铳上的 “神火纹” 与《大典》“火器篇” 共鸣,更有郑和船队归来的 “宝船卫” 将士,甲胄上嵌着四海护漕的螺贝纹。

“传朕旨意!” 朱棣声如洪钟,“命丘福为前锋,领三万玄甲军出居庸关;朱能率神机营断后,携《武备图》镇守阵眼;朕亲自祭告太庙,以‘天子气’稳固长城纹脉!” 言罢取过太庙香火,在《大典》“兵戈” 卷上画下 “靖难” 战旗虚影,竟化作金色甲胄覆于全军之上。

漠北战场,丘福刚出峪关,便陷入万仙阵迷雾。但见沙暴中无数骷髅兵涌来,头顶 “阎罗令” 黑气腾腾,正是鬼族 “幽冥战阵”。丘福怒喝一声,手中 “靖难刀” 劈出,刀光所过之处,《大典》“忠烈传” 中常遇春、徐达等名将虚影浮现,刀风竟带 “忠勇” 二字金纹,将骷髅兵震成飞灰。

金光圣母见状,祭起 “五雷八卦幡”,引动天雷劈向明军。却见朱能冷笑,令神机营齐发火铳,火铳口喷出的竟不是铅弹,而是《大典》“火攻” 卷中的 “神火符”—— 当年陈墨翁改良火器时融入的护世纹脉,此刻化作 “焚魔火”,将五雷八卦幡烧出焦痕。

第三折 阴山鬼哭:道衍遗计破阵眼

法深和尚与惧留孙则率一队僧兵,绕道阴山寻找阎罗太子。阴山深处,阎罗太子正踞于 “九幽鬼座” 上,以胡虏生魂喂养万仙阵图。鬼座周围,立着二十四面 “阎罗招魂幡”,每面幡上都锁着汉家百姓的生魂,幡角 “生离死别” 四字滴着黑血。

“当年道衍先生早留后手!” 法深展开贝叶经,经上竟画着当年姚广孝在阴山布下的 “往生阵”,“胡虏杀劫虽重,却不知汉家百姓‘思乡念亲’之心,正是破鬼之钥!” 说罢诵起《护世经》,经文中 “慈母倚门”“妻儿盼归” 等画面化作白光,直扑招魂幡。

惧留孙趁机祭起捆仙绳,绳上忽现 “永乐通宝” 铜钱虚影 —— 当年郑和下西洋时,铜钱上沾染的万国民念,此刻化作 “镇鬼金链”,竟将阎罗太子捆在鬼座上。“尔等以生魂为饵,却不知人间最坚的,是割不断的血脉情!” 惧留孙大喝,阴山鬼哭之声骤歇,万仙阵图开始崩裂。

第四折 阵破漠北:天子横刀震八荒

朱棣亲率中军抵达时,万仙阵已现颓势。但见灵牙仙仍负隅顽抗,祭起截教 “地烈阵” 旗,引动漠北火山喷发。朱棣冷笑,取出郑辰所献的直言笏板,板上 “从谏如流”“护国安民” 八字齐亮,竟化作 “言官金盾”,将火山岩浆反激回阵中。

“截教妖人,可还记得当年万仙阵之败?” 朱棣踏剑升空,身后《永乐大典》虚影展开,“人间护世,靠的不是玄功妖法,而是这百万军士的忠勇,千万百姓的祈愿!” 话音未落,长城内外的百姓遥相呼应,家家户户燃起 “护世灯”,灯光汇聚成 “万民伞”,罩住整个漠北战场。

灵牙仙见阵图破碎,正要遁走,却被天空中突然出现的 “定海神针” 虚影定住 —— 正是当年孙悟空借给郑和的 “镇海针”,此刻受《大典》“神异志” 召唤而来。金光圣母欲祭雷火,却见观音菩萨踏莲而至,玉净瓶中甘露洒下,化作 “慈悲水墙”,将妖雷尽数熄灭。

尾折 青史留名:玄甲归来护山河

此战过后,万仙阵图残卷被收入《永乐大典》“阵图志”,图上每一道裂痕都刻着明军忠魂的名字。鞑靼阿鲁台大败而逃,漠北妖雾散尽,长城护世纹脉更胜往昔,连砖石上都隐隐浮现 “天子守国门” 的篆文。

截教碧游宫内,通天教主望着北方叹息:“吾以阵图借胡虏杀劫,却忘了汉家天子‘天子守国门’的执念,比仙阵更坚;百姓‘护土安民’的心愿,比天雷更烈。” 阎罗族 retreated 幽冥时,发现 “九幽鬼哭幡” 上竟染了汉家灯火的暖光,幡角 “生离死别” 四字,不知何时变成了 “魂归故里”。

应天府内,朱棣大摆庆功宴,席间取过《大典》,在 “漠北之战” 篇写下:“朕非好战,实不得已。护世者,护民也;安民者,安天下也。”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天下百姓皆感其心,从此 “天子守国门” 的护世纹脉,深深刻入汉家山河。

正是:

万仙阵起欲吞天,成祖挥师靖漠烟。

莫道胡骑凶煞盛,民心为盾骨为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