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152章 道衍和尚演阵仪 三教圣物列祭坛

【定场诗】

碧天如洗阵图开,三教玄光映玉台。

贝叶翻经藏妙法,太极展卷纳雄才。

儒冠剑气凝霜刃,梵呗钟声破雾埃。

道衍沙门施妙算,圣物同辉护世来。

且说自天坛血煞太极阵破后,天下暂安,然道衍和尚在庆寿寺禅房内,每日以朱砂在贝叶经上推演先天八卦,忽见卦象中三阴交泰,幽冥血海处腾起黑雾。掐指一算,暗惊:\"截教与修罗族虽退,却在九幽祭炼 ' 三元归寂阵 ',欲集鬼族阎罗族之力,以三教圣物为引,逆炼灭世魔坛!\" 遂急赴紫禁城,面见明成祖朱棣。

第一折 沙门夜叩紫禁城 三教圣物现玄机

三更时分,道衍和尚袈裟染着夜露,立于奉天殿外,手中贝叶经无风自动,经文竟显三教圣物虚影:佛教 \"舍利金瓶\"、道教 \"太极图\"、儒家 \"御制大诰\"。朱棣接过贝叶经,见图中三物交叠处隐现 \"护世坛\" 三字,惊道:\"莫非妖邪欲夺三教圣物,毁我护世根基?\"

道衍合掌道:\"陛下明鉴。截教多宝道人勾结修罗族大祭司,正以 ' 血河篡命术 ' 染指三教重宝。佛教舍利金瓶现于西域大雷音寺,道教太极图藏于武当山紫霄宫,儒家《御制大诰》乃陛下亲撰,存于文渊阁。若三物被夺,天地人三才失衡,护世纹脉必断。\"

第二折 分兵四路寻圣物 截教余孽阻征途

朱棣当即点将:命郑和率宝船队往西域迎舍利金瓶,因宝船曾渡重洋,船身刻有 \"镇海\" 纹脉,可破血河咒;遣武当山张三丰弟子张松溪回山守护太极图,武当剑派 \"玄武七截阵\" 正合阴阳之道;令大学士解缙亲护《御制大诰》,携锦衣卫 \"明刑\" 腰牌,以人间律法镇邪;道衍自领青蜈卫精锐,往幽冥入口布 \"贝叶结界\",防鬼族偷袭。

却说郑和船队行至天竺,果见修罗族血河舟拦路,船身缠满 \"血河锁魂链\",链上串着西域小国的护世玉佛。郑和怒喝:\"当年宝船下西洋,为的是万邦来朝,岂容尔等玷污!\" 命人敲响船头 \"永乐钟\",钟声混着《古兰经》与佛经吟诵,竟将血河链震出裂痕,舍利金瓶自大雷音寺腾空而起,化作万点佛光,罩住宝船。

武当山这边,张松溪刚入紫霄宫,便见截教金光圣母驾五雷幡而来,欲夺太极图。他冷笑一声,展开武当 \"玄天真武阵\",七十二峰云雾化作玄武巨龟,**吞雷、龟尾扫雾,太极图在龟心旋转,竟将五雷幡的紫电反激回去,劈中金光圣母肩甲。

第三折 祭坛之上演阵仪 三教合流破万邪

三日后,三教圣物齐聚应天府,道衍和尚在午门外设三层祭坛:底层以《御制大诰》铺地,刻满 \"忠孝节义\" 四字,环列七十二贤人像;中层置太极图,阴阳鱼眼分别嵌舍利金瓶与御制玉玺;顶层悬贝叶经,经中飞出 \"唵嘛呢叭咪吽\" 六字真言,与儒家 \"仁者爱人\"、道教 \"天人合一\" 之声共振。

\"列位注意!\" 道衍手持禅杖,杖头嵌着郑和带回的佛国玛瑙,\"三教圣物非凭威力,乃借 ' 理、气、心 ' 三才之道。儒家明人伦以固根本,道教正阴阳以定乾坤,佛教破执迷以净污垢,合之则万邪不侵。\" 言罢踏八卦步,贝叶经化作金轮,太极图旋生云雾,《大诰》文字化剑,在祭坛上空织成 \"三教护世网\"。

第四折 魔阵初开天地暗 圣物同辉日月明

果然,幽冥血海方向传来巨响,多宝道人踏 \"血煞三元阵\" 而来,阵中悬浮截教 \"诛仙剑\"、修罗族 \"血河剑\"、鬼族 \"阎罗刀\",刀光剑影间竟裹挟着人间恶念:贪婪化作黑雾,嫉妒凝成毒烟,嗔恨聚成鬼火。

道衍见状,急诵《心经》,舍利金瓶射出七彩光雨,洗净黑雾;太极图阴阳二气绞碎毒烟,《大诰》文字剑斩落鬼火。多宝道人祭起 \"多宝塔\",欲收三教圣物,却见郑和宝船虚影、武当玄武阵图、青蜈卫扫帚阵同时显形,正是三教圣物与凡人护世纹的共鸣。

\"尔等邪修不知,\" 道衍禅杖点地,祭坛四周浮现千万百姓身影,有人持扫帚、有人握刻刀、有人捧典籍,\"三教圣物若离了人间烟火,不过死物;唯有与万民念力相融,方得永生!\" 话音未落,百姓念力汇入圣物,舍利金瓶中竟显现世世代代的善举,太极图映出人间晨昏更替,《大诰》文字化作护世甲胄,覆在朱棣身上。

尾折 阵仪功成妖氛散 万代流传护世经

多宝道人见圣物与民心相连,知道难敌,欲退走时,被张松溪的武当剑划破衣袖,郑和的宝船锚勾住血河舟。道衍趁机以贝叶经封阵,三教圣物光芒万丈,将 \"血煞三元阵\" 震成齑粉,截教、修罗族、鬼族残部仓皇而逃。

战后,朱棣命人将三教演阵图刻入《永乐大典》\"护世篇\",道衍和尚在篇末注曰:\"儒以理正心,道以气固本,佛以空破执,三教合流,非争高低,乃共护人间。圣物虽贵,不离百姓;阵法虽妙,难舍民心。\" 截教通天教主得闻此事,望着碧游宫前的太极图长叹:\"吾教重术,却轻了 ' 术从心生 ';修罗重杀,却忘了 ' 杀因恨起 '。唯有人间三教,以理、气、心化万劫,真护世大道也。\"

百年后,有书生游天坛,见祭坛遗址上三教纹脉交织,百姓焚香时不分佛道儒,只祷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方悟《封神榜后传》所记:\"三教圣物非神器,民心才是真祭坛。\" 正是:

道衍沙门妙算深,三教圣物列坛心。

民心合处妖邪散,留得人间护世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