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170章 黄河内阁两相护 永乐治世展宏章

一百七十回 黄河内阁两相护 永乐治世展宏章

【定场诗】

九曲黄河卷巨澜,文渊阁内定坤乾。

截教残魂掀浊浪,成祖遗策护金銮。

官民一脉凝星斗,河海同风铸锦篇。

且看永乐宏章展,正气长留天地间!

第一折 截教再掀黄河劫 内阁惊现血诏图

却说截教「浊浪仙」与修罗族「蚀权使」不甘前败,于黄河壶口设下「九曲回澜阵」:以七十二根「逆水桩」锁地脉,桩顶悬「倒海幡」,引幽冥血海之水倒灌黄河;更在河水掺入「蚀骨砂」,凡沾者骨肉消融,化作「血浪兵」。一时间,黄河水色如墨,浪中浮着截教黑莲与修罗鬼面,竟将沿岸「永乐护世碑」啃噬得只剩残痕。

与此同时,文渊阁内惊现异象:内阁首辅杨溥批阅的《黄河治理疏》突然渗血,墨迹化作「河崩阁倾」四字;洪熙帝御案上的「护世笏板」竟结出冰花,映出截教「五鬼闹阁图」。更险者,六部官印同时震颤,户部印「钱粮星」熄灭,兵部印「甲胄纹」崩裂,显是黄河妖阵与内阁护世脉产生共鸣,欲将「官脉水脉」一并绞杀。

道衍和尚夜观天象,见天河水星黯淡,紫微垣旁血雾缭绕,急取贝叶经推演,经中显影:浊浪仙正以「截教翻天印」残片镇压黄河「龙脉」,蚀权使则在阁顶布下「锁枢网」,专困内阁决策之气。「此乃截教『山河同毁』之计!」道衍拍案道,「黄河为天下水脉之枢,内阁为官脉之要,二者若毁,永乐护世体系将土崩瓦解!」

第二折 金光仙战黄河阵 三杨智破锁枢网

金光仙奉召急赴黄河,见浊浪仙脚踏倒转太极图,指挥血浪兵冲击护河堤。他祭出定水神针,针端迸发成祖治水时留下的「金龙虚影」,龙爪撕开倒海幡,却见幡底暗藏修罗族「血祭咒」,竟将金光吸走七成。浊浪仙狂笑:「当年永乐帝以民心治水,今日我便以鬼力毁河!」言罢挥动翻天印残片,黄河水顿时暴涨十丈,护河百姓被血浪卷走无数。

文渊阁内,杨溥率阁臣杨善、王直展开成祖遗留的《内阁护世全图》,图中暗藏「山河呼应阵」—— 黄河与内阁官署以「民心金线」相连,互为表里。然此刻金线被锁枢网割裂,阁中奏折自动 bust 成灰烬,「永乐护世篇」书页上的文字竟反向游走,化作截教「乱政咒」。杨溥急取文渊阁银印,印上「与士大夫治天下」八字却黯淡无光,显是被蚀权使的「血蚀罩」困住。

千钧一发之际,道衍和尚取出成祖密藏的「奉天玉诏」,诏书上「山河永固」四字与百姓请愿书残片共鸣,竟显化出永乐帝虚影,虚影手持玉笏,直指阁顶锁枢网。

第三折 万民齐心护河脉 百官合力振朝纲

黄河岸边,金光仙振臂高呼:「当年成祖爷开运河、筑堤坝,用的是百万民夫的血汗!今日妖邪犯境,需以民心再镇狂澜!」话音未落,沿岸百姓自发聚集,老者捧出祖传的「永乐护河锄」,孩童高举写有「河清海晏」的灯笼,更有渔民将渔船连成「民心舟」,船头插满百姓手织的「护世旗」。

奇特景象出现了:百姓的号子声、诵经声与定水神针共鸣,黄河浪中的血雾竟凝结成「永乐」二字,字中浮现成祖率众治水的旧影。金光仙趁机将神针化作「镇河铁柱」,柱身刻满天下百姓姓名,每道姓名皆与护世旗光芒相连,轰然砸向逆水桩,九曲回澜阵瞬间崩解。浊浪仙欲逃,被铁柱上的「民心锁链」捆住,化作一缕黑烟收入贝叶经。

文渊阁内,杨溥以奉天玉诏唤醒银印,印纹化作万千金丝,穿透血蚀罩。阁臣们各持六部官印,按「山河呼应阵」方位排列:吏部印镇「官清星」,户部印续「钱粮脉」,兵部印复「甲胄光」…… 当六印与银印同时放光,锁枢网寸寸碎裂,蚀权使被金光逼出原形 —— 竟是修罗族「牍鬼」所化,专噬朝廷决策的清明之气。

第四折 河清阁稳金瓯固 永乐宏章耀古今

黄河妖阵既破,河水复归清澈,河底浮出成祖当年埋下的「护世龙骨」,龙骨鳞片上刻着「民为邦本」的古篆,与百姓护世旗交相辉映。金光仙将镇河铁柱化为「永镇黄河碑」,碑身刻满参与此战的官民姓名,碑顶立成祖御像,像前香火终年不绝。

文渊阁中,杨溥将六部官印与银印重新融入《大典》「护世总图」,图中黄河与内阁的民心金线更加璀璨,每道金线皆流转着百姓耕作、商贾往来的虚影。洪熙帝亲至阁中,见积压的奏折自动分类,朱批处浮现「河清海晏」的吉兆,遂下旨:「黄河护堤官与内阁阁臣同俸同责,官脉水脉一体护持!」

道衍和尚将浊浪仙、蚀权使收入贝叶经,经中新增「逆山河者亡,顺民心者昌」的图录,图中截教黑莲与修罗血雾被百姓的灯火与官印的金光彻底驱散。

尾折 山河同寿传佳话 永乐遗风万世昌

战后,黄河两岸百姓将「永乐护河日」定为节庆,每年此日,民夫持锄、官员执印,共祭河神与成祖。文渊阁内,成祖留下的《内阁护世全图》被奉为镇阁之宝,阁臣入职必拜图中「官民同心」的金线。杨溥在阁中刻石:「黄河之固,非独水坝之功;内阁之稳,岂无百姓之力?」

百年后,有文人登黄河楼,见河水波光与文渊阁灯火遥相辉映,忽闻城下童谣:「黄河黄,阁门亮,永乐遗策护家邦。官为民,民护官,山河表里共安康。」方悟《封神榜后传》所云:「永乐治世,非一帝之功,乃官民共织的山河锦绣、日月宏章!」正是:

截教修罗犯九州,黄河内阁共危忧。

民心化作千钧力,官策凝成万里筹。

河晏能彰天子德,阁明可见圣人谋。

试看永乐宏章处,正气长歌永不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