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179章 三征凯旋阵图固 从此塞上传佳话

【定场诗】

凯歌声里阵云收,漠北烽烟靖九州。

截教余孽藏鬼蜮,修罗邪雾锁龙楼。

民心铸作金汤固,圣策修成玉镜幽。

且看塞垣传万代,山河表里护皇猷!

第一折 凯旋之师遇邪阵 烽烟再起锁雄关

却说永乐帝三征瓦剌凯旋,率六军班师回朝,行至居庸关下,忽闻关城之上金鼓悲鸣,却见城楼悬挂截教「丧门幡」与修罗族「血哭幡」,幡上尽是阵亡将士的甲胄残片,在风中哗啦作响。关前护城河突然干涸,露出河底埋着的「万人坑」—— 坑中尽是瓦剌降卒骸骨,皆被施以截教「聚怨术」,头骨堆叠成「困龙阵」,阵眼立着截教「黑风仙」与修罗族「泣血使」。

「此乃截教『凯旋劫阵』!」道衍和尚在中军帐中惊呼,「以我军得胜之阳气为引,借降卒怨气为饵,阵中『泣血碑』刻着『永乐必亡』的邪咒,欲将三征的浩然军威,逆转为『杀降不祥』的阴魂劫数!」话音未落,坑中骸骨突然站起,皆着瓦剌战衣,手持断刀扑向明军,刀上竟沾着未干的人血。

更骇者,永乐帝的「天子剑」突然悲鸣,剑身上的「日月龙纹」竟渗出黑血,显是阵中邪力已勾连幽冥,将封神之战中截教的「杀劫之气」引至现世。先锋官薛禄率军冲阵,却见敌军大营方向腾起黑雾,雾中隐现截教万仙阵虚影,无数魔兵鬼将踏云而来。

第二折 道衍夜探泣血碑 成祖晨祭护世台

当夜,道衍和尚持「照妖镜」潜至阵前,见泣血碑后刻着修罗族「血祭密文」,竟将永乐帝三征的「奉天讨逆」之举,扭曲为「杀孽滔天」。碑下埋着三百六十颗「怨魂珠」,每珠皆封着瓦剌降卒的「忿怒之魂」。道衍急返大营,启奏成祖:「此阵需以『仁德化怨』之法破之,望陛下亲祭亡灵,以示天威浩荡,不念旧恶。」

次日,成祖身着素服,率百官至阵前设坛,取出《永乐仁政录》置于香案,亲书「罪己诏」焚烧:「朕奉天伐罪,难免伤及无辜,今特祭亡灵,愿怨魂安息,天下太平。」诏文化作金光,竟将泣血碑上的邪咒一一烫平。与此同时,杨溥率文渊阁臣在京城祭天,以《大藏经》《道德经》同诵,形成「天地呼应阵」。

金光仙奉召而至,祭出定海神针,针端金龙虚影口衔「仁德符」,飞向困龙阵。黑风仙挥动黑风幡,却见风中有百姓献上的「祈安絮」—— 原是沿途百姓知圣驾凯旋,皆剪衣袖为絮,望能禳灾祈福。

第三折 万民絮化弭兵雪 六军泪洒洗甲泉

千钧一发之际,成祖命人将百姓祈安絮撒向阵中,絮中暗藏的「永乐通宝」铜钱与护世金牌共鸣,竟在半空凝成「仁德护世伞」,伞面绣着「止戈为武」四大金字。薛禄趁机率「洗甲军」上前,以黄河水、长江水混合的「天河水」浇灌骸骨,水中早浸过百姓抄写的《度人经》残页。

奇特景象出现了:骸骨触水即化,化作朵朵白莲,怨魂珠中的忿怒之魂竟在佛光中露出释然之色。金光仙看准时机,将定海神针插入泣血碑,针上「永乐」二字与碑底的「民心基石」共鸣,显化出成祖赈济灾民、减免赋税的旧影。黑风仙、泣血使见势不妙欲逃,却被祈安絮结成的「仁德法网」困住,动弹不得。

第四折 阵破塞垣金瓯固 功成勒石圣德彰

凯旋劫阵既破,居庸关下浮出成祖早年埋下的「护世洗甲泉」,泉眼刻着「兵戈止处,仁政始兴」的御笔真迹,与祈安絮、天河水共鸣,竟在泉中显影出天下百姓耕作、孩童嬉闹的虚影。金光仙将黑风仙、泣血使收入定海神针,针中浮现「以德服人」的图录,图中截教黑幡与修罗血雾被仁德之光冲散。

成祖命人在关前勒石为「洗甲碑」,亲书《三征凯旋铭》,碑阴刻满阵亡将士与瓦剌降卒姓名,谓「华夷同归天命,怨仇尽化尘烟」。道衍和尚以百姓祈安絮混合漠北沙土,在关城上筑起「仁德墙」,墙上每块砖皆刻「仁」字,谓「以仁守边,万古不迁」。

尾折 塞上传歌夸圣德 民心作盾护山河

战后,居庸关设「仁德驿」,驿中供洗甲泉泉水与祈安絮,每年霜降,边军与百姓共祭,谓「洗甲息兵,共享太平」。文渊阁将此战破阵之法编入《武德全书》,首卷题字:「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仁者,阳德也,天下共仰以安之。」

有戍卒过居庸关,见洗甲碑上「仁」字金光流转,碑旁泉水清冽,冬不结冰。忽闻山隘间传来童谣:「凯歌声,洗甲泉,成祖仁德护雄关。民拥军,军爱民,塞上传佳话万年!」方知永乐帝的护世奇策,早已将仁政之心与百姓之情,铸成了比长城更坚固的护边盾牌。正是:

截教修罗妒凯旋,邪阵欲锁太平年。

罪己诏开仁德路,祈安絮化怨仇烟。

洗甲泉清涵圣德,勒石铭重纪尧天。

试看永乐宏章里,一片仁心镇九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