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25章 万仙幡重聚幽冥气 琉璃灯再照帝王心

定场诗:金陵城外鬼磷飘,截教余幡锁帝寮。朱允炆身缠业火,阎罗族马踏宫桥。慈航水涤三生孽,多宝光开八宝谣。莫道皇权争斗苦,人心自可破魔妖。

话说朱棣在奉天殿设宴,忽闻琉璃佛灯骤亮,灯芯血光不散 —— 冀州虽平,朱允炆竟携残部遁入皖北阴陵山,借阎罗族地脉重聚截教万仙幡残片。道衍和尚抚灯长叹:“此子执迷帝位,竟要在阴陵山摆‘幽冥皇权阵’,借鬼族怨气冲犯紫微帝星。”

多宝如来闭目感应,眉间金轮微颤:“阴陵山乃上古祖巫后土浊气所化,若让万仙幡吸尽地脉阴气,人间恐成鬼蜮。” 观音大士玉净瓶中清水泛起涟漪:“老身当年在八景宫见过此幡,需以先天灵物破其幽冥气。” 慧明握紧金蛟剪精魄,剪柄太极图与八宝纹交相辉映:“弟子曾以精魄净化云霄残魂,或可一试。”

道衍点头:“慧明随多宝圣佛破阵,我与三大士护持紫微帝星,免得朱棣遭反噬。” 言罢化作流光直扑金陵皇宫,只见紫微殿顶乌云翻涌,朱允炆的虚影正持半截万仙幡,与阎罗族鬼王共舞 —— 幡上赤莲纹与截教玄纹交织,每道纹路都吸扯着宫中阳气。

“道衍!” 朱允炆虚影冷笑,“你助朱棣篡逆,今日便让阎罗天子收了你这佛门秃驴!” 话音未落,殿角转出十八具青铜鬼面,正是阎罗族 “十八层地狱幡”。观音大士杨枝轻挥,净水化作冰莲冻住鬼面:“朱允炆,你贵为天子,怎可与鬼族为伍?”

皖北阴陵山内,慧明随多宝如来踏碎阴云,只见山谷中央矗立着九根青铜巨柱,柱顶悬着七十二片万仙幡残片,每片都绘着截教弟子魂影。多宝如来祭起十二品金莲,佛光扫过残片,却见魂影齐声悲号:“我等本是截教散仙,为何困在此幡?”

“诸位道友,” 慧明高举手中金蛟剪精魄,剪魄内雌雄二蛟虚影游动,“当年封神榜已了,何苦为人间皇权再堕幽冥?” 话音未落,中央巨柱突然喷出黑血,修罗大君的笑声从地底传来:“多宝,你以为金蛟剪精魄能破万仙幡?此幡已与阎罗族地脉相连!”

多宝如来见状,头顶多宝塔放出万道金芒,塔中飞出八宝琉璃砖,每块砖上都刻着《金刚经》箴言,竟将青铜巨柱定在半空。慧明趁机以剪魄引动戊土山地脉,金色巨龙从地底冲出,龙身缠绕巨柱,残片上的截教魂影竟渐渐显露出人形。

“是金灵圣母座下弟子!” 慧明认出魂影中有人曾在戊土归藏阵显形,忙以佛灯金光注入精魄,“诸位前辈,云霄娘娘已悟执念,你们何苦被修罗族利用?” 魂影中一位持剑散仙叹道:“我等魂无归处,只求重入轮回……” 多宝如来合十:“待破此幡,贫僧亲自送你们往生。”

金陵皇宫内,道衍和尚与三大士正战阎罗族鬼王。鬼王手持 “生死簿残页”,竟能操控宫中侍卫魂魄。普贤菩萨六牙白象踏碎生死簿,文殊菩萨青狮法相咬住幡角,观音大士玉净瓶倒悬,将十八层地狱幡收入瓶中。朱允炆虚影见势不妙,竟扑向朱棣眉心 —— 他要以 “借命秘法” 夺取帝王气运!

“陛下闭眼!” 道衍祭起琉璃佛灯,灯中三世佛影显化:过去佛燃灯古佛指尖点向朱允炆额间,现出其前世身为南瞻部洲比丘的模样;现在佛如来佛祖垂下金莲网,罩住即将消散的虚影;未来佛弥勒佛展开布袋,将残余的幽冥气收入其中。

“师父,朕为何看见自己身披袈裟?” 朱棣惊问。道衍低声道:“陛下前世与佛门有缘,故能抵御幽冥邪术。” 说话间,阴陵山方向传来巨响 —— 多宝如来与慧明已将万仙幡残片收入八宝琉璃盏,盏中截教魂影皆双手合十,随地藏王菩萨的锡杖铃声步入轮回通道。

朱允炆本体在阴陵山现身,手中仅剩最后一片染血的幡角。慧明见状,金蛟剪精魄化作流光绕其周身:“朱施主,金蛟剪精魄已认你为截教因果之钥,何苦再执迷?” 朱允炆望着精魄中闪烁的太极图与金莲,忽然泪如雨下:“朕…… 朕只是不甘祖宗基业落入旁支……”

多宝如来缓步上前,以指尖点其眉心:“当年武王伐纣,截教弟子各为其主,终究是顺应天命。你若执念于‘正统’二字,便是重蹈云霄覆辙。” 言罢,琉璃盏中飞出一道白光,正是云霄娘娘残留的 “放下” 之意。朱允炆手中幡角应声而碎,化作万千蝴蝶飞向天际。

是夜,阴陵山地脉恢复清明,阎罗族残部遁回幽冥,修罗大君的怒吼声渐渐消失在血河深处。道衍与多宝如来在山顶论道,只见慧明正以金蛟剪精魄在石壁刻下 “众生平等” 四字,剪魄所过之处,截教玄纹与佛门梵文自然融合。

“慧明已得截佛融合之道。” 多宝如来微笑。道衍点头:“此子能以刀心悟佛理,正应了‘烦恼即菩提’之说。” 忽然,琉璃佛灯底座的业火莲子完全绽放,莲心处竟浮现出 “封神榜” 与 “涅盘经” 的虚影 —— 这预示着两教因果即将圆满。

朱棣派人送来圣旨,欲在阴陵山建 “双教寺”,供奉截教先圣与佛门诸佛。道衍摇头轻笑:“陛下终究是帝王心,总爱以香火分正邪。” 多宝如来却道:“香火本无正邪,全在人心如何悟。待双教寺建成,或许能化截教戾气为佛门慈悲。”

慧明忽然指着北方天空,只见北极星旁的新星愈发明亮,而原本晦暗的帝星渐渐恢复光辉。“看来人间气运已稳。” 观音大士踏云而来,玉净瓶中杨柳枝又生新芽,“朱允炆愿随老身去南海修行,也算放下屠刀。”

众人正欲返回金陵,地藏王菩萨的锡杖突然指向东海:“修罗族虽退,龙族却在东海聚集煞气,怕是要借‘定海神针’再生事端。” 多宝如来望向慧明:“金蛟剪精魄与龙族同源,或许你该去会会东海龙王。” 慧明握紧刀柄,眼中闪过坚定:“弟子定不让业火再燃人间。”

道衍望着弟子背影,忽然想起在大雪山初见时的小沙弥,如今已能独当一面。琉璃佛灯在风中轻颤,灯芯映出未来景象:东海深处,金箍棒与金蛟剪虚影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着西游与封神的未尽之缘。

“师父,” 慧明忽然回头,“截教与佛门,终究是同一片天地下的慈悲与杀伐吗?” 道衍笑道:“天本无分佛与道,全在众生如何破执念。待你东海归来,或许便懂了。”

欲知东海龙族如何借定海神针兴风作浪,慧明与金箍棒主人会有何渊源,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