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6章 建文法会逞辩才 黑衣沙门拒朝簪

黑衣沙门 第6章 建文法会逞辩才 黑衣沙门拒朝簪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8 13:01:15 来源:小说旗

定场诗:法鼓金铙震帝京,缁衣舌战辩纵横。莫道方外远尘事,早蓄安邦定国情。

却说姚道衍助朱棣暂弭北平之危,时建文元年,新帝朱允炆初登大宝,为显仁政、祈国运,诏令于南京鸡鸣寺设水陆法会。消息传至燕王府,朱棣执请柬笑谓道衍:\"法师辩才无碍,此去必令群僧失色。\"道衍抚须答曰:\"贫僧正欲借法会观朝堂风云,探削藩虚实。\"

数日后,道衍一袭玄色袈裟,随燕王车马南下。但见南京城朱雀桥畔画舫凌波,秦淮河岸丝竹盈耳。鸡鸣寺内香烟如雾,五百高僧身披云锦袈裟,分列经坛。正中三世佛像金身耀目,宝盖流苏垂地,钟磬声中,建文帝朱允炆头戴冕旒,身着赭黄龙袍,率群臣缓步而入,满寺僧众齐诵《妙法莲华经》,声震云霄。

法会甫始,天界寺住持宗泐越众而出,此人素以博学名重江南,此刻拂袖朗声道:\"今圣上力行新政,削藩之举天下瞩目。敢问法师,此举可合佛门慈悲之道?\"众人目光如炬,尽聚焦于道衍身上。

道衍整衣登台,双手结无畏印,声若洪钟:\"高僧差矣!昔如来降伏六师外道,非以慈悲废戒律;达摩面壁九年,岂为避世而修行?今藩王势大,尾大不掉,圣上削藩,恰如良医刮骨疗毒,虽有阵痛,实为万民谋太平。《涅盘经》云'应机说法',佛法亦非一成不变!\"

宗泐面色骤冷,再诘:\"佛门本当远离朝堂,法师周旋藩邸,莫不是贪图荣华?\"道衍仰天长笑:\"贫僧若图富贵,岂拒洪武圣诏?昔玄奘西行求法,鉴真东渡弘道,皆为众生解脱。今殿下仁厚爱民,贫僧辅佐,正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话音未落,翰林院编修陈迪手持《孟子》急步上前:\"儒家以'民为贵,社稷次之',佛法空幻,何益治国?\"道衍从容应对:\"孟子云'达则兼济天下',与佛门'普度众生'殊途同归。《大学》'格物致知',不正如佛法'明心见性'?梁武帝造寺万千,达摩祖师言'实无功德',可见治国之要,在修心而非形式!\"

建文帝听得入神,忽抬手问道:\"法师精于星象,且说朕之天下,当以何道长治?\"道衍取出青铜佛印,刹那间金光四溢,印面二十八宿图流转生光,他朗声道:\"贫僧夜观天象,紫微垣虽亮,然东北方有黑气侵扰。陛下若能宽仁待藩,恩威并济,自可保四海咸宁。\"

建文帝颔首,命礼部侍郎:\"姚法师才学卓绝,可授僧录司左善世,留京辅政。\"满朝皆以为道衍必谢恩,却见他伏地叩首:\"贫僧山野之人,只求弘扬佛法。北平庆寿寺乃修行之地,恳请陛下允贫僧北返。\"

建文帝怅然叹道:\"真乃世外高人!\"赐紫伽黎袈裟、白玉念珠,准其归乡。法会散后,道衍与朱棣渡江北上。行至船头,道衍望着翻涌江水,低声道:\"陛下虽有仁心,然削藩操之过急。臣留北平,正是要助殿下应此劫数。\"朱棣执其手,目含热泪:\"先生高见,本王铭记于心!\"

暮色四合,江风猎猎,道衍袈裟翻飞如鹏翼。此一去,看似归山修行,实则暗伏千里风云。欲知靖难之役如何发端,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