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衣沙门 > 第82章 净瓶收修罗泪 杨柳枝拂帝王心

黑衣沙门 第82章 净瓶收修罗泪 杨柳枝拂帝王心

作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8 13:01:15 来源:小说旗

定场诗:紫竹林中露华凝,玉瓶杨柳舞云旌。修罗血结千般孽,帝王心缠万缕缨。一滴甘露融业火,半枝清露洗尘缨。且看慈航轻点处,金銮殿上见真明。

话说归墟血渊初定,申公豹真灵被燃灯带入灵鹫山,通天教主重返金鳌岛,人间护世道场方兴未艾。这一日南海紫竹林中,观音大士玉净瓶突然泛起血色涟漪,瓶中杨柳枝竟滴下泪珠 —— 原是北地燕京,明成祖朱棣被修罗族 “业火血咒” 缠上,帝王冕旒间隐现万千修罗面,每一面都在重复 “靖难之役” 的杀劫。

第一折 紫竹林观:玉瓶映出帝王劫

“大士,这血咒勾连的是玄武门旧怨?” 龙女侍立瓶侧,见水中倒影里,朱棣正对着太庙灵位出神,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斩将刀疤。观音轻挥杨柳枝,水珠溅落处显化出幽冥景象:阎罗族 “转轮圣王” 正将朱棣的 “帝王杀业” 炼入修罗族 “血魂幡”,每道刀疤都对应着一名枉死将士的怨魂,正被血咒凝成 “灭世兵俑”。

“昔年唐太宗遇泾河龙王之难,靠《金刚经》化解;今朱棣承‘靖难’因果,修罗族却要借此开‘人间血池’。” 观音望向瓶中渐渐浑浊的甘露,“你看 —— 燕京护城河下,已埋了三百六十具‘血祭陶俑’,若让阎罗族借帝王气运启阵,归墟血涡便要倒灌人间。”

正说间,玉净瓶突然剧烈震颤,瓶底浮现出截教 “一气化三清” 的青蜈纹与阐教 “三光神水” 的太极印 —— 原是当年慈航道人在阐教时,曾以清净琉璃瓶融合截教灵水,今日两种真意共鸣,竟在瓶中凝成 “护世甘露”。“龙女,备莲台,随吾往燕京去。此次点化,需借‘儒门忠烈’与‘释道护世’双重根器。”

第二折 金銮殿迷:血幡引动往昔劫

却说朱棣这夜批阅奏章,忽觉烛火青焰大作,案头《大明律》竟被血雾浸透,每一页都浮现出 “壬午殉难” 诸臣的惨状:铁铉被油炸的焦魂、方孝孺被凌迟的血影,竟都化作修罗族模样,举着 “灭世” 大旗逼向御案。“陛下可还记得,当年在白河沟战场,以‘玄武大帝’之名祭旗,借阴兵十万?” 阴森话音中,阎罗族 “勾魂使” 从地砖下爬出,手中铁钩竟挂着朱棣的 “帝王魂火”。

正危急间,殿外忽有清光透入,一位手持鱼篮的老妪缓步而入,篮中盛着带露的杨柳枝。“陛下可识得此物?” 老妪轻抖柳枝,血雾竟化作细雨,“当年姜子牙封神,将‘天喜星’神位留给忠烈,你杀人虽多,却为止戈;血流虽惨,却为定乱 —— 可还记得起兵时,曾在北极阁许愿‘护百姓百年安稳’?”

朱棣猛然惊醒,记起靖难之役最艰困时,曾有一道人赠他 “护世符”,符上正是眼前的杨柳纹。“你是……”“老身不过是南海扫叶人。” 观音指尖轻点御案,案上奏折竟显化出民间景象:顺天府百姓用扫帚结成 “护世阵”,扫退鬼族阴雾;山东响马放下屠刀,在泰山庙替过往客商祈福。“陛下看,护世从不在帝王权柄,而在百姓举手投足间。”

第三折 护城河战:甘露洗净血陶俑

忽闻宫外杀声震天,三千血魂幡军破城而来,为首者正是被修罗族附身的 “靖难旧将” 房宽,眼中泛着归墟血光,手中长枪挑着截教 “穿心锁” 残片。观音踏莲升空,玉净瓶朝护城河一倒,竟倾出三种真水:上层是阐教 “三光神水” 的清冽,中层是截教 “幽冥灵水” 的浑厚,底层是佛教 “八功德水” 的慈悲,三色交融,化作 “护世洪流”。

“老将军可还记得,真定之战中,你曾为救百姓孩童,身中九箭?” 观音以杨柳枝轻点房宽眉心,血光中竟透出他当年在军营教幼童识字的画面。穿心锁残片 “当啷” 落地,房宽抱头痛哭:“我等冤魂被阎罗族炼作兵俑,日日喊着‘杀尽反贼’,却不知反贼正是被执念困死的自己……”

护城河底,三百六十具血陶俑同时崩裂,每个陶俑心口都嵌着一枚 “护世沙弥像”—— 正是慧明在双教寺扫出的真文所化。观音趁机将玉净瓶悬于城楼上,瓶中甘露化作千万条柳枝,飞入百姓家中:有绣娘将柳枝纹在护腕上,针脚竟自动流转三教灵气;有老兵将柳枝插在旧刀鞘,刀鞘顿时化去杀伐之气,显出 “止戈” 二字。

第四折 太极殿悟:杨柳枝拂帝王心

朱棣随观音步入太极殿,忽见殿柱上缠绕着两条光带:一条是截教 “万仙幡” 的青气,一条是佛教 “八宝琉璃光”,交缠处正是 “护世” 真文。“陛下可知,为何修罗族偏选帝王下手?” 观音指向殿外渐散的血雾,“因人间帝王掌气运,若能让‘护世心’染血,便可借‘天子一怒’催动灭世阵。”

说着玉净瓶中浮出三滴露珠,分别映出三个场景:其一,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宝船上既供妈祖像,又刻截教 “避水诀”,船头还立着佛教经幡;其二,武当山修建时,张三丰弟子与少林武僧共研护世拳法,拳风过处,山精野怪皆化作护山灵兽;其三,民间百姓用扫帚扫出 “护世” 二字,竟引动天道功德,凝成实质光盾。

“原来护世之道,不在杀罚,在包容。” 朱棣摘下冕旒,对着观音深揖,“朕当年以‘清君侧’起兵,却让太多无辜牵连,如今方知,帝王之责,是让百姓手中扫帚能扫尘埃,而非逼他们握起刀枪。” 话音未落,他眉间 “帝王劫纹” 竟化作柳枝虚影,随风飘向紫竹林方向。

尾折 南海归:瓶收修罗未了愿

观音见帝王心灯已明,便要返驾,忽有血光从归墟方向追来 —— 却是转轮圣王的 projection,手持半页染血的《皇明祖训》。“你以为洗净帝王劫,便能断了吾族血路?” 圣王尖笑中,祖训上 “藩王戍边” 四字竟被血咒改作 “藩王互杀”,“人间只要有权力之争,吾等便有因果可偷!”

观音不慌不忙,将杨柳枝往瓶口一叩,竟收尽祖训上的血咒,玉净瓶底同时浮现出通天教主的青蜈纹与燃灯的定海珠光:“你看清楚了,截教‘有教无类’容得下藩王百姓,佛教‘众生平等’化得了权力执念,阐教‘替天行道’护得住人间正道。三教合流之处,便是你等血渊的尽头。”

燕京城头,朱棣望着观音离去的方向,忽然命人取来扫帚,亲手扫净殿阶上的血痕。这一帚下去,竟引动全城百姓响应,无数扫帚光汇聚成 “护世” 金轮,悬在紫禁城上空。归墟深处,转轮圣王的 projection 崩解前,听见人间传来童谣:“玉净瓶,杨柳枝,扫尽人间帝王痴;护世心,平常心,金銮殿上开莲池。”

正是:

玉瓶收尽修罗泪,杨柳拂开帝王扉。

从此金銮无血咒,只留护世一心归。

欲知转轮圣王是否会卷土重来,申公豹在灵鹫山能否彻底洗净血咒,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