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后,带着抠门老爹发家致富 > 第210章 收获之后的喜悦

大锅炖煮出来的鸡鸭,里头一般还会放上一些干菜,不然这么十几张嘴,两三只牲口哪里够吃的?

素菜就是菜园子里现掐的空心菜,或是苋菜;放点儿青椒炒一炒味道就很好了。

这些菜毕竟有限,也不能天天都吃。掐掉一部分后,马氏便会浇上一遍水,中间吃上两顿大酱炒辣椒;或是干鱼炖酱之类的换换口,如此变换着吃法,也算是把一个稻季给对付了过去。

天公作美,直至他们忙活完,也没下上一滴的雨。

此时的院子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粮食包,看上去简直都有点儿不真实。他们以前哪里见过如此多的粮食?

兄弟几个紧着又把收回去的稻子拉出去晾晒了。

差不多有**成干的时候,刘长福和刘长寿二人到了城里一趟。

首先自然是要向杜掌柜的打听一下哪家粮商给的价钱公道些。

杜掌柜家庄子上的粮食比之他们的,不知多出去多少。对于这粮价也是知道一些的 。

他推荐了城里一家丰记粮铺,因着他自己才卖过,兄弟二人自然也晓得多少钱一斤了。

三文半的价钱,对于这样大宗的粮食买卖来说,算是中规中矩。

有粮铺给到四文一斤的,不过人家要求也严,必须要那种晒到不带一点水分的程度。

还有的不计你粮食晒干的程度,价钱自然也就相对低一些,三文一斤。

兄弟俩合计了一下,觉得这丰记粮铺算得上是不错的选择了。

也就不再犹豫,直接过去和掌柜的一说,把人带去拉粮食了。

如此多的粮食,得要专门的大杆秤,人家粮铺自带的,到地方后,还现场秤了一些粮食让刘家兄弟验秤。

这样大的粮铺,又是老店,自然不会在斤两上头糊弄人。这样干的话,生意也不可能做的长久。

对此,刘家兄弟还是放心的。

一通过场走完之后,店里来的四个伙计开始正式秤粮。

没错,店里一共来了四个伙计。

前前后后三四辆宽敞的大架子马车赶到时,那阵仗都把马氏给唬住了。

伙计们训练有素,下了车后也不管院子里的人是哪位,一律笑眯眯的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进院子后,用木棍架起粮食开秤,两个人抬,两个人往牛车上搬运。

一个时辰后,数字被陆续的记了出来。一共拉走的有一百八十八包粮食,每包大约在一百二十斤左右。差了一些重量,小伙计又去拉了两袋子补上,凑了个整数,一共是八十两的银子。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些的伙计从牛车的座位下边搬出了一个木制的箱子来,那箱子样式平平无奇,打开后,里头居然有七八锭大元宝;以及一二十锭大小不一的银锞子。

就刘长寿目测,那些大的,估计每锭要有二十两左右的重量!

果不其然,伙计又从座位下拿出了一杆小一些的秤,将四锭大元宝上秤称了重。

刚刚好好八十两。

这又是走过场的事情,银子之前都是称好重有定数的。不管要大的,还是要小的,他都有。

让人觉得意外的是,一个伙计,居然随身带着这么些钱,估计身份不一般,搞不好是老板的啥亲戚,一般人,店掌柜只怕不能轻易信任......

那大伙计付了银子后,就带着几个手下回城了。

院子里还剩下三分之一的粮食,这些还要再晒两天,然后收到屋里去。

刘长福打量着屋里只怕有些装不下,于是就准备在院子里搭个棚,暂时先把粮食堆在里头。

等下回他们过来再看是要直接起房子,还是将院墙外围着的篱笆拆了重新建。

一百亩水田约莫收了三万多斤的粮食,一亩地大约有个三百出头的样子,这个收成也算不错的了。

他们自家一亩水田也就四百斤不到,就这还得将肥料跟足呢。

庄子上的田地今年也就上了一茬的肥料,原本底子也不大行,有这样的量也是难得了。

其实只要不受灾,人们的日子还是能过的下去的。就怕遇着啥干旱,或者水涝的情况......

他们回村都进九月了,这一趟州府之行花了二十多天。

到家时几乎人人都黑了一个度不止,刘长福还瘦了不少。

家里几个人也都憔悴了好些,一个稻季结束,所有人都累的不行。

就连刘宁他们这几个小孩子也都晒黑了不少,她虽然不像大人那般天天在地里忙活,不过在家里帮着陈氏捡柴摘菜的,尽自己所能的帮她做一些是事情,也算是没闲着。

七毛八毛他们俩也会帮着小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大人小孩齐心协力,即便是忙一些,想到即将收获回来的粮食,众人心里都是开心的。

收完了粮食,老刘头脸上又重新带上了笑容。

堂屋的饭桌上摆着四锭白花花的银元宝,州府庄子里还有一万多斤的粮食,那可是稻子啊,他们家自己收回来的粮食,即便是不吃不喝的攒上两年,也没有一万多斤呐!

光就州府那边剩下没有卖的粮食,都够他们家连人带牲口的吃上一整年的了。

俗话说的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老刘头此时差不多就是这个心态,有了粮食他的底气也就足了。就连那即将被分出去的银元宝,他也不咋心疼。这些银子还没有冬天卖一季绿叶菜来钱多呢,他高兴,主要还是那些多出来的田地。

有了地,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有无限的可能性。

田地就是根本,可以世代传承,在庄户人家的心里,这些田地比啥都重要......

老刘头乐呵呵的心情一直维持到他的几个儿子说话前,等刘长寿慷慨激昂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了想要在州府庄子上多盖几间大屋子时,就彻底的绷不住了。

“今年收成不错,趁着手上有余钱,咱们抓紧在那边盖几间屋子,这样也不愁没地方放粮食了!”

刘长寿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