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 第166章 帝禹阁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第166章 帝禹阁

作者:姒洛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8 15:56:18 来源:小说旗

唐鹤童能够确定「首山神镜」的身份,也是通过其所使用的材料的,要知道,既然被命名为「首山神镜」,那使用的材料必然是「首山青铜」了,也就是由「首山曱甴」分泌出来的特殊生物铜合金,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在任何文献里面找到「首山神镜」的字样,显然想要找到这面巨型铜镜的出处,肯定是要跑一次「阳城帝禹阁」了!

所谓「阳城帝禹阁」可以算作一个异人门派,只不过这个门派培养出来的异人,并不会在异人界中行走,他们被培养出来的唯一目的就是用来守护夏朝遗留下来都城遗迹,因此,这个门派也被冠以了「帝禹阁」的名字。

而商代夏之后,「帝禹阁」就已经秘密组建了,等到为人所知的时候,已经是秦末汉初的时候了,所以,一般异人界碰到什么关于夏朝的异人遗迹,那必然是会找上「帝禹阁」来解决的,只不过,「帝禹阁」也并不是一个给异人界义务解决麻烦的机构,所以,想要从「帝禹阁」那边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必然是要的有所付出的。

还好,自从广汉辐射区的那批「首山曱甴」被带回门内之后,「唐门」便开始动用关系,联系了不少西南地区活动的虫师、蛊师和痋师来帮忙,有这些专门跟虫子打交道的异人,「首山曱甴」培养速度也非常快,第一代人工培育的「首山曱甴」已经开始大面积繁殖,并且开始产出「首山青铜」了。

当然,这第一代「首山曱甴」产生的铜合金质量,肯定是没有办法跟祖代曱甴相比的,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精炼,才能够得到适合炼器使用的「首山青铜」,不过,其转化效率还是足够快的,且只要饲料充足、环境适宜的话,第一代「首山曱甴」能够保证两年左右的丰产期!

也就半年过去,「唐门」负责培养「首山曱甴」的小组,就向门内供应了七八百公斤的精炼级「首山青铜」,腾出一百公斤用开跟「帝禹阁」交换情报,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在「帝禹阁」眼里面「首山青铜」这种东西自禹帝涸泽而渔地开采之有,就在也没有出现在华夏大地上面!

唐鹤童在掌控了「首山神镜」之后,便控制其缩小成了掌心大小的模样,并且用擦墨塔把上面的夏篆和花纹一并拓印到纸上,再用「墨鉴」录入传回国内去,这样就不用他亲上「帝禹阁」了。

说实话,估计他亲上「帝禹阁」,人家也不见得能够接待他,怎么也要的门长唐炳文或是老祖宗唐擎天出面,「唐门」内部其他门人弟子都没有跟「帝禹阁」对等的身份,毕竟,据说「帝禹阁」是章亥后代建立的,正统的士大夫身份,身份不对等的情况下,人家的根本都不会拿你当回事的,更别说本身就是前去求教问题了。

而得知了这份图样是唐鹤童发回来的,老祖宗唐擎天也是为了能够顺利从「帝禹阁」得到情报回馈,所以打算从门长手里面接过这个活,亲上阳城「帝禹阁」去帮着自己最喜欢的这个孙辈去问问题,毕竟,「唐门」老祖宗出世已经算不得什么秘密了,也就是辈分太高,否则的话,好事之人肯定会把老祖宗拉到「十二绝顶」的序列之中。

当然,要说战斗力和修为深厚程度,「十二绝顶」没有一个能够跟唐擎天媲美的,也就是符箓三山的三位天师,凭借从「天师度」里面继承来了不少修为,但是,老祖宗在完成了「逆生第四重」,也就是所谓的「引三归一,虚实相生」之后,他的修为就不再受肉身和元神桎梏了,充斥天地之间的元始祖炁都能够转化为他身上的真炁,被他利用起来的!

然而,让老祖宗没想到的是,「帝禹阁」这种夏朝末年就存在的异人组织,也不是什么简单货色,刚一踏入阳城「帝禹阁」的势力范围,唐擎天就感受到最起码五道远在他之上的气息,虽然无法直接从气息强度判断其修为厚度,但是单凭气息的古老程度,这五道气息主人的年龄,绝对要比自己大得多的多。

唐擎天也是突然想通,为什么从汉初曝光了「帝禹阁」以来,这么多年过去,都没有一位封建王朝的帝王对「帝禹阁」动过手,真实情况应该是,这些封建王朝的帝王不仅想过,而且干过,不过,从结果上面来讲,这些封建帝王只是在「帝禹阁」面前单纯吃亏罢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帝禹阁」一直存续至今的原因,是他们需要监控九樽「九州鼎」的动向,因为「九州鼎」已经跟华夏大地气运结成一体了,稍微地动作都会引起很大规模的连锁反应,所以,「帝禹阁」的异人要负责保护「九州鼎」不被有心之人利用,而要保证这些异人不反过来被人利用,就只能够对他们进行单独管理,禁止他们多与外人联络。

还好,老祖宗带过去的上门礼,对「帝禹阁」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毕竟,人家「帝禹阁」传承下来的炼器技术,不出意外也是夏朝时期以铜合金为主材的技术体系,这些年都用普通的铜合金代替,肯定是无法发挥出夏朝那些法器法宝构型的威力的,因此,他们对「首山青铜」可是非常渴求的!

而拿到了第一批的二十公斤「首山青铜」之后,现任「帝禹阁」的负责人子泯,主动给唐擎天开放了自家的数据库,让老祖宗可以直接拿着那幅唐鹤童传送回去的拓印图,搜索相关信息!

「帝禹阁」的数据库跟「唐门」的还是有区别的,「唐门」的数据库是借助了「墨鉴」本身具备的储存能力,利用法器的集群效应,开发出来的一种模拟计算机运作的数据库,而「帝禹阁」的数据库就是一块巨大的「太古青玉」,只要拥有并会调用识神的异人,都能够直接从上面读取信息,实际上,「太古青玉」就是一种能够保存念头和脑电**动的特殊磁性材料罢了,它同样也是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用来传承功法异术的载体,又名「玉简」!

当然,像「帝禹阁」这么大块的「太古青玉」,自恃见多识广的唐擎天也是第一次见到,他以前见过的都是拇指大小,或者指甲干大小的「太古青玉」,而种尺寸的「太古青玉」也多半是春秋战国时期遗留制作「玉简」下来的罢了,后来,功法异术传承之中,经验类东西的占比越来越多,小尺寸的「玉简」已经不够用了,也就全部回归到了文字记载了!

还好,跟唐鹤童他们这一辈连「玉简」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异人来说,老祖宗不仅见过「太古青玉」,还研究过里面的原理,所以他能够轻车熟路地使用识神,侵入到眼前的大型玉板之中检索信息,要知道,识神的效率和浏览速度可是很快的,按照文字来计算的话,一个人每分钟能够阅读三四百字的话,换成使用识神,效率就能够直接提升万倍之多,一分钟三四百万字真的就不在话下,如果要是图片的话,浏览效率就更快了。

果不其然,老祖宗也就在大型玉板面前做了半个多时辰,他就找到了跟「首山神镜」拓印图一模一样的图片,而上面标注的名称为「寰宇周天星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