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 第168章 禹帝手杖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第168章 禹帝手杖

作者:姒洛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8 15:56:18 来源:小说旗

跟「帝禹阁」达成了深度合作之后,利比亚米苏拉塔这边的「救赎殿」也就非常好解决了,唐鹤童直接开了一道传送门,把「帝禹阁」安排的三位异人全部带了过来,三位异人的名字也相当有意思,分别为章悦、章惺和章怏,且全都是女性。

「帝禹阁」的姓氏是有规范的,是按照禹帝治水时期手下的十大名臣取姓,这十大名臣分别是伯益、后稷、皋陶、后羿、朱虎、熊罴、章亥、鉴亥、方道和宋毋,而利用他们的姓氏给「帝禹阁」内部的异人取名,其实也是在给他们延嗣,并且给异人的功能分类。

就拿章家三姐妹来说,她们继承了章亥的姓氏,就是要跟章亥一样负责在神州大地上面奔走,承担信使的工作,即便是以现在异人手段发展的水平,远距离通信手段已经多种多样了,她们还是没有放下脚下的工夫。

只不过,「帝禹阁」发展到现在,内部异人的分工早就已经不如之前那么明确了,姓氏的取舍更多是看异人根苗的天赋,让这些异人传承他们继承姓氏下面的独门异术罢了,除此之外,也就是剩下象征意义了。

就像现任阁主子泯,按照血统来计算可是十成十的北方汉人,一丁点殷人血统都没有,能够得到这个姓氏,完全就是继承了子契在「帝禹阁」地位和智能,子姓异人本身就是独立于「帝禹阁」所有系统之外的管理者和对外负责交际的那么一个角色,包括后面藏着那五位底牌之中,也有一位得到子姓的异人,名为子虔,原名叫做张千钧,是有着祖天师嫡系血脉的雷法专修异人!

章家三姐妹的出现,也是给了唐鹤童相当大的帮助,毕竟,没有人比她们三姐妹这种从小就接触陶文夏篆的异人,更能够清晰解释「救赎殿」神庙石柱上面的陶文含义了,只不过,她们仨解读出来的内容还是让唐鹤童比较意外,陶文留下的内容并不是还是什么呼唤神明的咒文,反而经过整理之后,能够看出来是一部分的类似于《山海经》一样的旅游杂记类的东西。

是的,你没有看错,《山海经》这东西就是一部旅游类的杂记,且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成书在舜帝把人皇尊位禅让给禹帝之前,不仅记载了各地知名的异兽仙草,还把三川四渎、日月星辰等诸多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了神明化,算是第一版本的《封神榜》,也是有了《山海经》作为的依照,商末时期才有《封神榜》现世的!

而章家三姐妹整理出来的陶文内容,跟《山海经》上面的格式几乎是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这些文字很有可能就是禹帝时期负责记录《山海经》的官员后人,带着「周天星鉴」流落到西亚地区的时候留下的,按照“九官十二牧”的结构来说,不出意外,就应该是伯益的后代,毕竟,人家在虞舜时期就是负责掌管山川草木的朕虞了!

值得一提的是,伯益和伯夷可不是一个人,伯益在唐尧和虞舜两朝的地位就不低了,且按照贡献和年龄来算,都要超过大禹的,因此,在夏禹朝初期的时候,禹帝对于伯益也是非常尊敬的,且给予其足够大的自由度,可以说是一人之下的地位了,反观伯夷只是皋陶的父亲,属于掌管刑罚的士官,跟伯益都不属于一个体系的,最重要的是,益和夷的古言发音,可没有现在这么相似!

之所以要区分伯益和伯夷的原因,就是因为需要重组眼前这些陶文,是需要借助陶文的古音的,而重组陶文的目的,就是解开被这些陶文封锁在石柱里面的东西,根据章家三姐妹判断,存放在「救赎殿」神庙石柱里面的武器,很有可能就是禹帝遗留下来,却没有被「帝禹阁」找到的那根手杖!

这跟手杖使用九节紫竹糅合了多种特殊金属制成的,跟那杆耒一样,同样是在治水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工具,只不过,经过常年累月的真炁淬炼,不仅从凡物化作了法器,甚至于,在禹帝接引天地功德的时候,并不具备产生灵性可能的“杖”和“耒”,也是自然而然诞生了器灵,一步迈入了法宝的等级,且初始品级就是传说中的“忘机” 层次,只不过,那杆“耒”现在在会稽山那边,负责镇压禹帝陵里面保存的人道气运,只有这根“杖”下落不明!

值得一提的是,这根“杖”其实就是“定海神珍铁”、“如意金箍棒”的原型,只是当时吴承恩在描写的时候,可能又融合了一部分夸父手杖化为邓林的故事,因此,给“如意金箍棒”增加了伸缩如意的功能罢了!

而禹帝这根手杖,吸收庞大的天地功德之后,便具备了生死人肉白骨的特殊作用,只不过,消耗真炁总量很大,除非遇到紧急情况,否则一般很少有人动用这个功能罢了。

现在一切线索也就能够联系起来了,「救赎殿」能够治疗信徒的能力,其实就是来源于「禹杖」,而「禹杖」发动能力所需要的能源,估计就是「周天星鉴」接引过来天外星力转化而来的,只不过,「救赎殿」并没有被腓尼基人保护下来,公元前六世纪就被灭亡干净了,连带着具备神效的「救赎殿」都没有保存下来,可能就是当时波斯人认为这位外神不能够融于自家的信仰体系,所以就彻底放弃了,还把里面可以移动的「周天星鉴」给带走了。

「周天星鉴」没有被埋藏在神庙内部唐鹤童也能够理解,毕竟,「周天星鉴」想要接引星力的话,是需要按照实时变化的星图进行调整的,以公元前地中海地区的技术,根本就不允许这位伯益的后人,在这建造内部结构过于复杂的机关,因此,为了方便使用,这位伯益的后人就没有把「周天星鉴」藏起来!

现在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已经不是怎么把「禹杖」取出来,因为以唐鹤童的手段,完全可以把「救赎殿」整体挪走,连底下的土基都可以不放过,最重要的是,那位行踪神秘的儒修,正虎视眈眈的看着章家三姐妹,显然他已经知道唐鹤童拉来的这三个外援,已经把柱子上面的陶文给破译出来了。

其实,之前唐鹤童联系门长的时候,也把这位儒修的画像给发回去了,只不过,不论是「唐门」内部的情报系统,还是其他江湖上缅的风闻机构,全没有此人的信息,好像他就根本没有在神州大地之上生活过一样。

要知道,这帮在异人界混了几百上千年的江湖风闻机构,可都是有自己的情报数据库的,虽然大部分都是保存着纸质文件,但是人家都有这自己的一套检索方式,连这些故纸堆都找不到这位儒修,只能够说明,这位儒修很可能就不是在神州大地上面出生的华夏人。

现在唐鹤童剩下的最后一丝希望,就在土耳其那边了,之前给他提供帮助的凯末尔,已经凭借自己表弟的身份,一跃成为了土耳其共和国大阿訇了,也就是统管土耳其境内所有清真寺的总负责人,而作为亚欧大陆的门户,土耳其清真寺能够搜集到的情报,绝对要比欧洲魔法界的情报机构强上不少。

还真没有让唐鹤童猜错,凯末尔还真就按照他提供的基本信息,找到了五个相似度极高的目标,并且把他能够搜集到的所有情报,一股脑给唐鹤童发了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