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回亲哥被斩首前,我被娘家带飞 > 第66章 启程

重回亲哥被斩首前,我被娘家带飞 第66章 启程

作者:漫三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8 15:56:34 来源:小说旗

按照常理,打出祝宋两家的名号,暗中的盗匪畏惧宰相名声,唯恐引起官军围剿,就不敢动歪心思了。

但是凡事最怕一个意外。

宋婉君带着三个孩子,这是不能出一点意外的!

一连准备了半个月,宋婉君才带着孩子们出发了。

船队中有货船,运送宋婉君及随从的行李。

同行的还有祝家旁支的两位堂侄,辈分是小,但是他们都已经到了中年,很有些走运河的经验。

到了京城,他们就会带着祝家人在其他宅子中安顿下来。

其余还有几艘伪装成商船的战船,船上配着佛郎机炮,这都可以剿灭小型的水匪了。

这当然就是宋然的手笔了。

他不晓得这些运河两侧盗匪的底细,也不清楚漕帮内部的事情,但是他晓得的是——爱女带着子嗣上京,孤儿寡母,一路上都没个照应的人!

在京城,面对皇帝、面对和皇帝一母同胞的宗室成员,他不得不小心谨慎,但也只有这些人值得他小心谨慎了。

在宋然的亲自安排下,漕军就这么悄悄安排了这件事。

船队护卫的最中间是一艘楼船,以铁力木为骨,船底包了铅皮防蛀。

楼船分为前中后三舱。

前舱是护卫住所,设置了兵器架,除了常用的冷兵器,还存有火铳,漕军精锐和祝家护卫在这里轮流布防。

后舱是主人家近身伺候的仆役居所,还设置了小厨房等等。

中舱就是宋婉君和孩子们的住所了,包含卧室、书房、花厅等。

船队启航。

祝新柔站在甲板上,眼睛刚刚能透过围栏看到一点河,她新奇地指着不远处的小船,“娘,那就是河上的船家吗?”

船队行走在运河中时,会有小型渔船穿梭在各个大型船只中做买卖,称作货郎船。

除去贩卖吃食、用具、本地特产等等,还有算命、唱曲、剃头等等服务,更有跑腿的业务。

比如路过客商需要在下一个码头买些什么东西,大船停靠码头一进一出就要上许多时间,货郎们可以帮忙买好,再追上船只送过来。

只是这跑腿费,相比岸上,自然要高些。

宋婉君解释了货郎船,又道,“那不是货郎船,是快哨船,他们会先行一步,去探查前方航道的淤塞情况还有暗礁位置。”

“至于那几艘小船,你瞧上面都有明显的标记,是我们家的船只,用来在几艘船之间通信。”

“娘,那我们是什么时候能见到货郎船啊?”

一旁的祝启昭也期待地看了过来。

祝绍庭年纪大些,知道弟妹的期待肯定是要落空了。

运河上有些货郎船,白日和人做生意观察商船内的动向,晚间就成了盗匪。

宋婉君为了杜绝意外,这一路上的人所有吃食都是祝家供给,绝不允许私下从外人手中买卖,免得中了旁人的暗手。

她自然更不会允许货郎船靠近船队。

祝新柔沮丧地点头。

祝启昭就没这么好哄了,他被货郎船勾起了心思,现在眼珠子一转,就在想着是哭还是撒泼打滚呢?

祝新柔悄悄凑到二哥耳边,“哥哥,娘给我们带了教书先生。”

祝启昭瞬间清醒,不想闹了,还想立刻离娘亲远些,求求娘忘记还有一个他吧!

这当然是不可能忘记的。

第二日清晨。

船行了一天,宋婉君瞧着孩子们都没有晕船,欣慰地定下了读书一事。

常逸阳和能旭临时担任孩子们的启蒙老师。

这应当是一个极轻松的活计。

两个三岁的孩子现在需要学的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再就是描红,学着笔法。

他们每日考校孩子们背诵情况再指点握笔姿势就行。

“你只学了《百家姓》?”

常逸阳二十出头,家中子嗣正巧是启蒙的年纪,他深知这个进度不能说是慢,简直就是零。

他心中纳罕。

祝家是正经的读书人家,眼前这人是宋夫人爱子,又不是庶出,为什么只有这点进度?

莫非是宋夫人舍不得子嗣走科举这条路,想着让他通过恩荫入仕?

宋婉君当然没有这个想法!

时下恩荫入仕顶了天不过就是四五品官,而且会被朝中同僚鄙视,唯有科举才是读书人唯一正经的入仕法子。

坐在下首的常逸阳疑惑更浓,一旁陪坐的祝家人已经是感到不安了。

不用想,这又是祝鑫的事。

祝相去世时,祝启昭还不到两岁。

之后一年祝鑫守孝,祝启昭的启蒙一事自然就是交给了他。

二十岁的进士,宋婉君是极相信这位夫婿在科举上面的意见,直到几个月前,宋婉君才觉得祝启昭读书进度太慢了。

却又让祝启昭在霞光山上赖了一段日子,如此现在才正式接手。

“三岁孩子现在就要读这些,是不是太快了?”

常逸阳极不赞同,话语中甚至有隐隐指责宋婉君慈母之心太过,有误了孩子一生的意思。

时下只有一甲进士和二甲优秀者才能进翰林院,进了翰林院才能有望入阁,若是三甲进士,大多就是在地方任职,如果没有机缘,顶天就是布政使了。

这固然是高位,可是对于祝家,委实不够。

不考虑这个,三甲进士一向是读书人中排位最低的,有些心气的读书人,宁愿晚上三年再考,也不愿意临时上阵,最后得了一个同进士的称号。

这一关不仅在考上,更在于名次,这就需要才学出众。

科举分为三场考试,童试、乡试、会试加上殿试。

过了童试得到秀才称号,其中童试又分为三场,县试、府试、院试。

宋婉君当然晓得,说来惭愧,她身边的亲眷们还没人过不了童试的,哦,三叔公除外。

“夫人晓得县试考什么吗?”

“这自然是晓得,考的是四书文,试帖诗、经义、策论、律赋等。”

单是四书文这一项,是主考官从四书中抽取句子来让应试者做一篇八股文,这句子可能是完全不相关的两句,这叫做截搭。

不能熟练掌握四书,连题目都能误会了。

除去通读四书,了解四书给出的名家注释,这个名家注释也是引经据典,更加诘屈聱牙的东西,还要熟知历史,熟背文学名篇,这是为了用典。

八股文自然有指定的格式,总之就是在种种规矩之中写出一篇好文章,实用和经典相结合。

这就需要大量时间学习,而这只是其中一项。

“敢问夫人,您希望子嗣何时过童生试呢?”

宋婉君张嘴又闭嘴,她是晓得童生试的内容,自己也是熟读经典,当然是晓得其中难度。

不会和外人那样,说考的不过是那几门,教材就是那几本,你学了三五年还不能考个全省前三回来?

就算不是前三,前五十总行吧。

总不能是前一百吧,每年秀才名额就几十人,第一百名那就是落榜了啊!

可是啊,这又和她周围认知有差距。

夫君、兄长、亲爹、夫家祖父……这些人中举时间最迟也才二十三岁。

她心中想法是十四五岁中个秀才,应该不难……吧?

童试每年一考,十一二岁开始参加考试,考个三五年应该能中?

只是童试是参与人员最多的,不限制年纪,有人读了几十年书还在考童试,这就是所谓的老童生了。

宋婉君近乎狼狈地承认了自己的疏忽,以往确实是疏忽了幼子的读书。

这般承认之下,少不得请常逸阳多多管教子嗣。

这边说完,又是气冲冲给祝鑫写了一封书信,将他骂个狗血淋头。

她没参加过科举,祝鑫也不晓得吗?!!!

祝鑫收到信时,正是心中桃花朵朵开的时候。

他赴任的路上结识了一位小娘子,和他之前认识的女子极为不同,最是瞧不起那些世家规矩,陈规陋习,更瞧不上那等男女大防。

“你长得这么好,合该是我占了便宜。”

祝鑫深以为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