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梧桐街记事 > 第12章 布衣春秋

梧桐街记事 第12章 布衣春秋

作者:梧桐茶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8 17:24:25 来源:小说旗

第一幕:机杼惊秋

霜降后的梧桐街,晨风里混着一缕棉絮般的柔香。刘建军掀开蒸笼时,瞥见对街的杂货店挂出一匹靛蓝粗布,布面泛着毛边,像被岁月啃噬过的书页。穿灰布围裙的老太太正踩着老式缝纫机,“哒哒”声惊飞了周晓梅的非洲菊上打盹的粉蝶。

“许婆婆,您这布头渣子都飘我花盆里了!”周晓梅捏着一撮棉絮抱怨。许锦绣扶了扶老花镜,银剪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弧线:“老织布机就这个脾气,碎线头收不住。”她脚边的竹筐里堆着褪色的线团,一根红线缠住钟伯的拐杖尖,拉出一段泛黄的《蚕织图》。

钟伯的放大镜对准布边:“这是木梭织的土布,经纬线里掺了蓼蓝叶。”许锦绣的针尖顿了顿,布料突然“刺啦”裂开,露出夹层里半张1958年的供销社票据,票面盖着“棉布二尺”的蓝章。

第二幕:线卷秘戏

社区手工艺展开幕当天,少年宫孩子举着金属探测器扫过后院。仪器在墙根尖叫时,许锦绣的纺车突然卡住——纺锤里缠着枚生锈的顶针,内侧刻着“丙申年赠”。

深夜,刘建军撞见许锦绣在巷尾烧布头。火舌卷过棉絮,灰烬竟在空中拼出“红星纺织厂”字样。次日清晨,少年宫孩子拆开3d打印的仿古织机,电子屏突然黑屏——许锦绣的纺车线轴不知何时缠满了电路板。

“这叫‘经纬感应’!”穿铆钉皮衣的设计师阿凯晃着激光笔,“传统纹样数字化才有未来。”许锦绣的银剪突然转向,裁开阿凯的亚麻衬衫下摆:“机绣的锁边针脚太死,不如我这老缝纫机活泛。”

第三幕:蓝染风波

大雪节气,社区推出“非遗体验课”。许锦绣的靛蓝染缸刚支起,阿凯的全息投影就投出电子扎染教程。周晓梅的非洲菊沾了蓝渍,花瓣蔫成抹布卷,倒是花盆里的苔藓疯长,顺着缸沿爬成八卦纹。

“染料ph值超标!”此时小林举着检测仪皱眉。许锦绣的竹夹子挑起染布:“我爷爷用这缸染了三十年工装,也没见谁中毒。”刘建军偷蘸染液的老面突然发蓝,蒸出的包子掰开可见靛蓝经络,吓得马大姐的直播间瞬间刷屏。

深夜,少年宫孩子用紫外灯扫描染缸,裂纹里竟显出一串莫尔斯密码。钟伯的《天工开物》被蓝汁浸透,“染色篇”浮出朱砂批注:“以露固色,以情入蓝。”

第四幕:千丝成衣

冬至前夜,整条街的电路因寒潮瘫痪。许锦绣的缝纫机头亮起煤油灯,刘建军的菌丝蓝面在余温中发酵。阿凯拆了全息投影仪,将电子纹样描在土布上,针脚却被老缝纫机带得歪歪扭扭。

“得用这个!”许锦绣抖开褪色的《红星纺织厂操作手册》。少年宫孩子按手册组装零件,老织布机突然“咔嗒”运转,将菌丝和棉线混纺成闪着微光的布料。暴雨突至,染缸里的蓝汁漫过青石板,菌丝在水面织出《蚕织图》的星象纹路。

第五幕:布衣新生

除夕夜,梧桐街化身露天裁缝铺。许锦绣的土布旗袍披在人体模型上,阿凯的激光裁剪出赛博纹样。刘建军的蓝面包子裂成莲花,菌丝裹着棉线在蒸雾中织成发光披肩。

林宴的老灶燃起蓼蓝枝,烟香裹着布料的浆糊味漫过屋檐。钟伯的拐杖尖挑起半截红线,在青石板上勾出“红星”二字的狂草。少年宫孩子将电子芯片缝入土布,霓虹灯牌的光晕在针脚间流转。

晨光中,许锦绣将生锈顶针埋进老梧桐根下。树洞里新结的蛛网兜住一缕布丝,在风里晃成未写完的丙申年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