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梧桐街记事 > 第11章 茶香依旧

梧桐街记事 第11章 茶香依旧

作者:梧桐茶馆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8 17:24:25 来源:小说旗

第一幕:茶柜风波

春寒料峭,梧桐街改造后的智能茶柜突然“罢工”。老人们围在柜前抱怨:“刷脸十次才出一杯茶!”“暖饮券怎么变成咖啡了?”林小满检查后台,发现系统被植入了广告插件——每取一杯茶,屏幕强制播放15秒咖啡广告。

“是云顶科技搞的鬼!”周奕然调出操作日志,Ip地址指向竞争对手“新茶坊”。晚舟翻出《社区公约》数字版,第23条明确写着:“公共设施不得植入商业广告”。

修表匠陈师傅突然举起放大镜:“广告里这咖啡杯,像不像青禾当年用的款式?”镜头特写显示杯底印着极小logo——青禾资本借壳重生,试图卷土重来。

第二幕:八仙桌审判

社区议事厅内,全息投影播放着证据链。林小满的黑客团队复原了攻击路径:新茶坊通过元宇宙漏洞侵入茶柜系统,篡改程序牟利。

“这是数字时代的欺行霸市!”吴奶奶拍着光绪年《商户公约》拓本,“当年洋行往茶里掺石灰,咱们老祖宗怎么治的?”

老杨头捧出青瓷罐,倒出1903年的陈茶渣:“罚他们用真茶换假茶,连供三年!”

新茶坊代表擦着冷汗签下和解书:免费为社区更换防篡改系统,并在AR地图标注“诚信商户”标签。直播间里,网友集体刷起“老规矩赛过区块链!”

第三幕:苔痕密码

修缮古井时,工人发现井壁苔藓有规律脱落。晚舟用AR扫描,苔痕竟组成摩尔斯密码:“小心水源。”

环保局检测显示,陨石净化后的地下水含新型微生物。陈墨教授激动地摇晃试管:“这些菌群能分解塑料!但需要特定温度培养……”

养老院的吴奶奶突然想起什么,翻出1953年的《茶社日志》:“三伏天用井水冰镇茶渣,水缸底会长晶膜——当年以为是水垢,现在看就是菌膜!”

社区厨房连夜改造成实验室,老灶台恒温培养菌群,苏阿婆的绣娘团用桑蚕丝编织过滤网。

第四幕:长街实验

梧桐街变成露天环保展,每家店铺门口摆着菌群处理箱:

- 包子铺用菌液分解塑料袋,残渣做成花盆

- 修鞋摊的废皮革被制成菌类培养基,长出的蘑菇可供食用

- 林小满开发“菌群App”,扫码查看塑料降解实时进度

新茶坊店长偷偷塞给晚舟U盘:“青禾想偷菌种专利,今晚行动……”

深夜监控画面里,几个黑影翻进社区厨房。菌液储藏柜突然自动喷洒,小偷被黏稠菌液糊住脸——老杨头改装的防盗系统,用的是光绪年捕鼠机关原理。

第五幕:春茶新酿

清明茶会上,晚舟端出“菌茶”——用分解塑料的菌群发酵茉莉花,茶汤澄澈如琥珀。周奕然在赎罪墙添上青禾的犯罪证据,墙面AR特效将其化作肥料滋养虚拟桑树。

吴奶奶带着老人们唱起新编童谣:“青苔痕,茉莉魂,老井养出环保根……”孩子们把菌种包分装成伴手礼,包装纸是苏阿婆绣的《治水古法图》。

月光漫过智能茶柜,屏幕播放的不再是广告,而是1903年茶社施茶的影像。林小满靠在茶馆门框轻笑:“老祖宗的程序,果然杀毒最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